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農門錦繡 第250章 安排

《農門錦繡》第250章 安排

第250章安排

夏箐箐忙道:“娘,要不明天我們一起去城裡,把各樣種子都買些回來吧!”

“這些菜種一般人家都留得有,我們找村裡人問一問,就在人家裡買不就行了?何必要到城裡去買呢?”陶氏不太能理解閨買什麼都要往城裡跑的想法。

夏箐箐道:“最近不是運了好幾次菜到酒樓去都還冇有結賬嗎?反正要去酒樓結賬,就順便在城裡買點種子回來唄。”

主要是種子是在城裡買的,和村裡人的種子不一樣,到時候種出來的東西和大家不一樣,也好有說辭。

可不想被人當妖怪。

“那你去就是,我跟著去做啥?家裡這麼多的工人在山裡乾活,事多的很,我哪裡有空去城裡。”

陶氏聽說閨去城裡是有正事要辦,倒是不反對順便買些種子回來,但是讓去卻是萬萬不肯耽誤這個功夫的。

夏箐箐笑道:“工人自己乾他們的活,和我們去城裡又冇有什麼關係,再說了,明天剛好是小磊休沐的日子,搬到這裡來了之後,他還冇有去過城裡呢,讓他跟著一起去玩玩,見見世麵唄!”

“他小孩子家家的,有什麼好玩的?最近家裡忙得很,他休沐正好可以在家幫忙做點事。”

在陶氏看來,小孩子年紀小,去城裡看也就是看個鬨熱,除了吃吃喝喝花錢之外,彆的什麼說不定轉頭就忘了。完全冇有帶著小孩子去的必要,所以一口回絕了夏箐箐的提議。

Advertisement

夏箐箐知道不同的生活環境,造人的眼界不同。陶氏一個從小生活在鄉下的婦人,你跟說多帶孩子出去見識,能增加孩子的眼界,改變孩子的思維方式,說了估計也不能理解。

於是抱著的胳膊撒道:“娘,就一起去嘛。我又不會講價,又不知什麼樣的種子纔好,你不去幫我把關,我買的種子不行怎麼辦!”

這麼一說,陶氏就猶豫了。

雖然腦子聰明人又能乾,但是小小年紀就到作坊裡去做工,到底冇有管過田地裡的莊家,去買種子的時候被人拿陳糧忽悠了怎麼辦?

這麼想著,陶氏便鬆了口,點頭道:“好吧,那明年我們一起去。”說著又擔憂道:“我走了山裡怎麼辦?要是冇個人看著,那些村民還不知道怎麼磨洋工呢!”

婿可是花了整整二十文錢一天請這些人呢,要是村民們天天到山裡混家的錢,那不是虧了?

夏箐箐便道:“你看我們家現在那麼多事要忙,就靠我們倆也忙不過來,要不問問舅舅,看舅舅有空冇有?讓舅舅幫忙去管理一下,我們給他算工錢。舅舅家也不容易,我們家現在日子好過,工錢就給他算高一點吧,反正也不是給外人。”

其實一開始是打算把做鹵、豆腐的方子給舅舅們的。可是舅母是個不知足的,可不想幫著幫著反倒幫出仇來。所以決定教方子的事還是先緩一緩,等以後先看看況再說。

Advertisement

即便是要教,也得找個合適的機會。等讓舅舅一家領的恩,而不是拿了習慣,覺得給什麼都是應當的。

陶氏想了想,點頭道:“那行,我現在去找你舅舅,跟他說一聲。”說著拿了揹簍和鋤頭,“一會回來的時候我順便去荒地裡挖點魔芋回來,做了魔芋豆腐明天一併帶酒樓去賣。”

以前不管是賣去酒樓的豆乾,還是魔芋,夏箐箐都加了量的靈泉在裡麵改變口

但是自從下定決心,要以保護自己為主,賺錢放在第二位置之後,便決定以後不對外售賣加了靈泉的食了。

如果不用靈泉了,口肯定就會有差彆。如果像臘那樣,換了方子還好說,像豆乾、魔芋這樣的,一樣的東西,前後送去的口卻不一樣。

肯定會有一翻麻煩,是以夏箐箐拉住陶氏的胳膊道:“娘,你看我們現在這麼忙,以後又要養蠶織,我還想把染坊也辦起來,哪裡還有時間做東西去城裡賣,要不我們把方子賣給酒樓算了?”

養蠶織,辦染坊,這可都是大事啊!

家,能辦起來?

陶氏雖然相信自己閨的能力,但還是有種不真實的覺,心裡很不安,想穩妥一點:“這不是還忙的過來嗎?等以後忙不過來再說唄?”

夏箐箐便一道道的給數最近家裡要忙的事:“娘,你看那二十畝的良田,還冇有耕田育秧苗,家裡的荒地還有些冇有開出來,哪裡該種什麼也還冇有打算好。還有養蠶的事也要開始準備了。這一樣的事可不……”

Advertisement

其實還冇有開出來的荒地也打算像耕田一樣,讓林鵬飛在附近招幾個短工來,和家裡的長工一起,把荒地開出來,到時候哪塊地種什麼,再安排給長工就。至於養蠶,還得先把稚蠶買來,暫時並冇有說的那麼忙。

不過為了打消娘繼續做魔芋豆腐、豆乾去賣的打算,還是故意把事說的多一點。

果然,陶氏聽了的話之後無奈的歎了口氣道:“那行,都聽你的。那今天這魔芋我不挖了?”

夏箐箐道:“暫時不挖吧!等明天的時候我去酒樓問問,問他們願不願意學方子,看他們是願意將辨認魔芋的方法一併買了,還是讓我們像以前一樣,送魔芋過去他們自己做。”

其實私心裡更願意將辨認魔芋的方法連帶著做魔芋豆腐的方子一併賣給酒樓,因為不加靈泉的魔芋其實很普通,覺得冇必要花費那個時間與人力來送貨。

再說了,好歹也占了酒樓份的,要賺錢,但也不能太坑害合夥人了不是?

陶氏覺得閨說的有道理,便放下揹簍和鋤頭,去對麵大林灣村找陶大山,請他過來幫忙做監工。

陶大山冇有在家,和周氏在地裡忙活。

那天晚上大哭了一場,周氏其實已經想通了,知道自己最近這些日子的心態不對。隻不過一直冇有鼓得起勇氣過來給陶氏賠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