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伐清 第8節 紛亂

《伐清》第8節 紛亂

深夜,蔣國柱親自帶隊悄悄來到城門前。看到部下將甘輝等六員鄭功的將領帶出城後,蔣國柱就走上城樓,站在甕城的最前沿眺明軍營地,臉上全是憂愁之。今夜的行,蔣國柱本不敢通知管效忠,怕他倔脾氣上來了,非要破壞自己和鄧名的協議不可。

“木已舟,該做的事都做完了,希管效忠能夠清醒過來,和我同舟共濟吧。”蔣國柱在心裡默默盤算著,這是他最後的機會,如果不能趁著鄧名退兵的時候一舉將郎廷佐和樑化擊殺,那他就再也沒有機會把所有的罪名都推給對手了。

與甘輝等人一起出城的,還有蔣國柱派去的一隊騎兵,他們奉命嚴監視明軍的行蹤,每當明軍退出十里,就派一個人返回南京報告。蔣國柱很擔心鄧名會突然殺個回馬槍,趁著自己火併樑化的時候襲城門,但他又不可能放過這最後的機會:“只盼菩薩保佑,讓我渡過此劫。”

甘輝等人走到明軍營地前時,只見對面燈火通明,一羣明軍兵全披掛,在營門前列隊歡迎。看到幾個憔悴的大漢走過來後,鄧名旁的閩軍軍立刻發出歡呼,向鄧名報告道:“沒錯,這位是甘將軍,這位是萬將軍……”

鄧名走上前去,向甘輝等人抱拳行禮:“甘將軍,久仰大名。”

甘輝等人在大牢裡吃了很多苦,已經被折磨得皮包骨頭了。今天被蔣國柱帶出來之前,清軍還用胭脂給他們塗抹一番,讓這幾個延平藩將領的臉上能有點

站在鄧名邊的幾個閩軍軍都是昨天被放出來的,是那批人中間比較好的,其他大部分人現在都在營中休養,這幾個人忙迎上去,給甘輝介紹道:“這位就是鄧提督。”

Advertisement

作爲鄭功的心腹,甘輝、餘新二人都知道鄧名的“唐王”份,因此甘輝楞了一下,不知道該如何見禮。此時他旁悲喜加的同僚已經紛紛向鄧名深躬致謝:“提督大恩大德,讓末將再世爲人。”

餘新走在隊伍的最後,剛被俘的時候他曾經發生過搖,甚至想投降乞命。雖然隨後在甘輝的呵斥下恢復了勇氣,但這段時間一直自擡不起頭來。見到主就在眼前,餘新到更加惶恐,本來就已經搖搖墜的再也堅持不住,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提督,罪將是個懦夫啊,實在不值一提。”

鄧名忙招呼擔架過來,同時有些疑地看著甘輝。

甘輝看著跪地不起的餘新,輕輕嘆了口氣:“老餘差點就晚節不保了。”

聽到這話後,萬禮也猛地跪下了。當初看到餘新有投降的意思後,萬禮也跟著一起向郎廷佐下跪,但見甘輝呵斥餘新後,心中有愧的萬禮也急忙一起站了起來。現在萬禮想起當時的弱,也是慚愧得無地自容。

聽甘輝簡要敘述了經過,鄧名心裡頓時一塊石頭落地。剛纔他生怕這兩個人向清廷吐過鄭功的什麼軍事機,或是做出其它危害明軍的重大事——雖然在鄧名看來,被俘期間的此類錯誤並不是完全不可以原諒,但若真有這種行爲,以這個時代的價值觀,他們二人就和叛徒差不多了。鄧名好言安餘新和萬禮道:“兩位將軍不必自責,誰沒有搖過的時候?快快請起。”

“提督不但前來相救,還親自迎出營外,真是殺罪人了。”餘新被拉起來的時候,依舊不敢擡頭看人,只是一個勁地賭咒發誓:“罪人以後一定拼死殺敵,將功贖罪。”

Advertisement

“只是幾位將軍的親人,我實在找不到們的下落了。”鄧名帶著一歉意說道。被俘閩軍的家屬都被清軍瓜分,郎廷佐也說不清到底是誰帶走的,更不知道們被帶往何,因此鄧名雖然想討要回來,卻本做不到。

和昨天被放回來的那些閩軍軍一樣,甘輝等人雖然也有心理準備,但親耳聽到噩耗,被打破全部的希後,他們都神一黯。

“快送幾位將軍進營休息。”鄧名吩咐道。

甘輝和餘新先後瞅見了穆潭,他們和穆潭對視了片刻,然後一起向鄧名,向鄧名連連使著眼

鄧名心裡奇怪,就跟著兩人到營帳中,把衛士們都留在外面。

只有三人後,甘輝和餘新一同向鄧名再次大禮拜倒,低聲道:“殿下。”

接著餘新就忙不迭的問道:“殿下,王上現在何?是不是回福建了?殿下跟我們一起去福建吧,末將誓死也要保得殿下週全。”

說完後餘新臉上突然一紅,他剛剛想到自己都是鄧名救出來的,卻自稱能保護對方,這話聽上去有種大言不慚的覺。

“不,我不去福建。”鄧名搖搖頭:“也不要這麼稱呼我。”

“殿下,”甘輝充耳不聞,著急地說道:“福建有十幾萬將士,還有大批的舟師,安如泰山。”

“是啊,”餘新也附和道:“當今天子棄國,殿下當早登監國之位,以安人心啊。”

“如果我出海,那麼不是也棄國了?”鄧名話一出口就知道不妥。他明明不是宗室,本沒有棄國一說,這話一出,好像承認自己就是唐王一般,鄧名忙又道:“你們還是我提督吧,我不是什麼宗室。而且現在四川、湖廣的將士都在浴戰,我不能離他們而去。”

Advertisement

見二人還要爭辯,鄧名就告訴他們:“延平郡王大概明日就能到這裡了,你們明天就可以見到郡王本人了。不去福建的事,我會親口和他說明。兩位將軍還是安心休息吧。”

此時郎廷佐也聽到了外面的靜,猜到甘輝他們已經被放回來了。

“蔣國柱,管效忠,你們二人真是萬死不足以贖其罪。”現在郎廷佐已經從心底裡相信,全部的責任都是蔣、管二人的,自己與鄧名的易也是被無奈。郎廷佐盼著樑化把銀子運來,自己好回南京城去爲國除害。

了鄧名放歸的戰俘後,蔣國柱就讓銀車出城,自己則帶著部下去管府。在那裡,蔣國柱找到了一酒氣的管效忠。

聽說蔣國柱不但把俘虜都放了,還送給了鄧名五十萬兩銀子後,管效忠又一次一蹦三尺高:“你這是私通賊寇,背叛朝廷!”

“當初你也有份!”蔣國柱不甘示弱地反駁道:“當初提議鄧名殺郎廷佐,送給他報去伏擊樑化,你難道不知道嗎?”

“大錯啊,我真是太糊塗了。”管效忠失態地嚎起來:“我想著自己罪,保住家人了,又恨郎廷佐落井下石,氣不過樑化那副小人得志的臉,竟然做下了這樣的事!我對不起先帝啊。要是知道最後會放走這麼多海逆,我一開始絕對不會同意和鄧名易的,我會把他派來的使者剁醬喂狗的。”

“別喊了,現在你要是不拼命,我們就都完了。”蔣國柱生氣地扯著管效忠,湊在他耳朵邊喊道:“我用五十萬兩銀子買鄧名離開三天,趁這個機會我們解決了郎廷佐和樑化。你不是想把他的使者剁醬麼?有機會!我已經答應鄧名,等他回來後再給他一筆錢。可是隻要我們除了心腹大患,就不用看鄧名的眼了,到時候我就把他派來要錢的使者給你,懸首城門,再狠狠地奚落他一通。你不是愧對先帝嗎,將功贖罪的機會有的是。鄧名說不定惱怒攻打城池,你儘可以去和鄧名拼殺,將功贖罪,報答先帝對你的恩德。”

“我不去。”管效忠聽說要火併樑化,立刻搖頭:“我已經犯下大錯了,現在皇上就是把我千刀萬剮,我也沒有一句怨言。火併樑化,只會給鄧名襲江寧的機會。而且樑化絕對不是我這麼忠心耿耿的臣子,他要是失利了,說不定會去投奔鄧名,把江寧出賣給闖賊。那我就是危害東南的大罪人。”

“我會不防這手嗎?我們至有兩天的時間鞏固城防。”蔣國柱告訴管效忠,他已經派人去尾隨鄧名的軍隊了,一定不讓鄧名有機會襲南京:“你也說過,朱洪武修建的城池絕對不會被輕易攻破的,只要沒有郎廷佐和樑化給我們添,我們還怕鄧名不

但任憑蔣國柱好說歹說,管效忠就如同一條死狗般說什麼也不肯手,仍在一個勁地灌酒。蔣國柱去搶的時候,管效忠死死地抓著酒杯,嚷嚷著:“讓我喝死吧,我馬上就要下獄了,再沒機會喝酒了。”

“你的家裡人呢?”蔣國柱仍在進行著最後的努力:“你的母親、妻子、兒呢?你不替他們想想嗎?”

“這都是先帝賜給我的,沒有先帝我本來就是一個奴才,不會有妻子兒,現在我犯了這麼大的罪,他們有什麼下場也都是應該的。”管效忠好像已經什麼都不在乎了,可蔣國柱卻不像他那麼看得開,他還想保住自己的命和族人。

蔣國柱兩手空空地從管府離開時,已經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怎麼辦?怎麼辦?”

蔣國柱覺得依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多半是打不過樑化。而論在南京的號召力,蔣國柱覺得也比不上郎廷佐:“我的活路在哪裡?”想了一會兒,蔣國柱就派一個使者去樑化的軍營:“現在郎廷佐已經恨我骨了,而且他又在鄧名營中,無法聯繫。我和樑化沒有太大的舊怨,看看他能不能爲我言兩句。”

樑化與蔣國柱的心腹談完後,馬上慷慨激昂地表示,他願意在蔣國柱和郎廷佐之間做箇中間人,爲他們兩個人化解怨恨。

送走了千恩萬謝的使者後,樑化冷笑了一聲:“蔣巡你說什麼出賣我行蹤的是管效忠,你全不知,你當我是三歲小孩麼?被你隨便騙?”

“那大人還答應爲他向總督大人說項?”一個旁聽的心腹問道。

“哼,聊其心。”

蔣國柱的心腹說他主人想倒戈一擊,與樑化合力對付管效忠,樑化聽到蔣國柱這種表示,就知道對方已經對形勢絕了。雖然樑化覺勝劵在握,但卻愈發的謹慎小心,他可不想把蔣國柱得狗急跳牆去投奔鄧名。現在明軍還在城外,而蔣國柱和管效忠不但仍有著一羣黨羽,還控制著幾座城門,樑化覺得守住南京的大功馬上就要到手了,可不能在這個關頭把對手反了。

樑化已經把銀子給鄧名送去了,郎廷佐明天晚上就能回來。樑化打算到時候說服郎廷佐假裝寬恕蔣國柱,先收拾了管效忠,然後再和蔣國柱算賬。只要蔣國柱倒戈,樑化一方的軍事優勢就會變得很大,很快就能解決對手,損失也會小很多,更不怕鄧名強攻城池了。

在城外,鄧名覈對完銀子的數目後,就通知郎廷佐可以收拾行裝了。

“這傢伙可比蔣國柱出力多了。”李來亨嘲弄地說了一句。

“是啊,因爲他有一個高尚的目的。”鄧名評價道:“蔣國柱和管效忠從一開始就知道他們做的事不對,他們到愧對韃子,所以一直在猶豫;但郎廷佐不同,他堅信自己正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他要爲朝廷除害,他只有活著回去才能好好地替韃子守住東南。”郎廷佐似乎已經把他自己催眠了,所以無論做什麼都到理直氣壯。鄧名道:“有些人越是認爲自己的目標崇高,就越是無所顧忌地使用卑鄙的手段。或者說有些人爲了能肆無忌憚地作惡,就要給自己找一個充分的理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