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紹宋 第四十一章 應變

《紹宋》第四十一章 應變

 秋蟬尚鳴。

 聽到大太子完斡本的詢問后,秦檜打了個寒,卻并未直接回復,而是先用目掃視了一遍與會眾人。

 且說,這里是燕京尚書臺,大家盤著在這里開會本就是年國主在位數年間的政治習慣,而如今國主雖已經十七歲,算是年一年多了,政治影響力也在漸漸增強,可在三位太子前依然不夠看。

 再加上大金國本有部落民主的舊制度,故此,無人對這種代表了大金國最高政治權力的會議模式有什麼疑義。

 南方趙宋那里,不也有什麼閣嗎?以至于趙家一年不回來,都不耽誤事。

 據說,就是跟大金國學的。

 而今日,除了國主完合剌例行并不在此外,晉王領都省首相……也就是三太子完訛里朵了……也帶著一些中樞要員去了真定府遙控局面,所以,此時在這里參加這場會議的不過是寥寥數人:

 太師、遼王領平章軍國重事,也就是大太子完斡本;

 魏王領樞院正使,也就是四太子完

 都省副相,實際上的漢化改革推者,大金國實際上的政治庶務執掌者完希尹;

 翰林學士、制,實際上代表了十七歲國主,本也是燕云漢人領頭羊的韓昉;

 都省都承旨,領戶部侍郎,完希尹的實際副手,從齊國轉任的洪涯;

 樞院都承旨,兼禮部尚書,烏林答贊謨;

 燕京新軍左副都統,萬戶烏林答泰

 此外還有四位,分別是完撻懶、完烏野、完可、完家奴,卻又是典型的新面孔加老面孔了。

 這四位中,不到四旬的‘秀才’完烏野是新面孔,但他的上位是意料之中的,因為他本就是國主的真老師,是國主的心腹,而且是近支宗室(撻懶親弟)加漢化先鋒,外界認為是完希尹繼承人的……如今隨著國主年,當然要有這個新任工部尚書的一席之地。

Advertisement

 但是完家奴、完撻懶、完可三個老家伙重新回到核心權力周邊,卻又不只是小國主想借助這些人本事對抗三位伯父的緣故了,而是整個執政集團礙于大局與形勢不得已而為之——無他,今年年初,剛剛過完年,一場倒春寒,直接讓癱在炕上的前國主吳乞買一命嗚呼,去見太祖完阿骨打去了。

 吳乞買可跟他的兒子不是一回事,這位到底是開國后第二位國主,早在阿骨打時期便是國家支柱,替阿骨打穩定后方的。后來在位期間也完對宋的前期侵略,造了靖康之變,算是替金國奪取兩河以作腹心之地,同時還在任了國家權力的部分對上集中,安整合了關外形形的部落勢力。

 晚年雖然政局失控,但那也是非戰之罪,離開燕京準備回自己政治大本營的路上,風一吹就癱了,能怪誰呢?

 這個真的是沒辦法的事,婁室那次來尚書臺就說的很清楚了,他們那群建國時期的‘老人’,從阿骨打以下,普遍是小時候吃夠了苦,青年和中年又多在戰場上拼命,說死就死,真就那麼無奈。

 開國名王大將凋零不斷是客觀事實。

 總而言之,吳乞買的政治就擺在那里,又沒有什麼失德的地方,即便是完搞了政變,三兄弟也沒有敢否定這位,而是將那次政局失控推到了粘罕上。后來想殄除吳乞買的直系勢力,也要搞釣魚執法,都不敢吳乞買的。

 所以,吳乞買一死,立即就引發了嚴重的政治

 來說,便是原本就對遷都和重用漢人嚴重不滿的關外金國舊勢力立即喪失了忍耐度,借著此事在關外搞起了非暴力不合作運……有些干脆就是暴力不合作運……影影綽綽的就說了,老國主死了是因為兒子被賊害了,憂憤加什麼的。

Advertisement

 這種況下,偏偏燕京這里還要面對南方的力,而且國家正在下大力氣搞的十個燕京新軍萬戶,本就是一半關外部族一半燕云漢人的設計,那就更沒法在此時跟關外翻臉了。

 最終,就好像趙家也得去安什麼東南在野黨一樣,大金這里也選擇了安關外部族……大家都自有國在此的……首先便是承認吳乞買的政治功績,廟號大金太宗皇帝,謚號是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謚號還是秦會之本人給想的。

 其次,便是私底下放棄對高麗奢侈品走私的管,同時大力優賞關外部族首領。

 最后,也是沒辦法,便重新啟用了這些未必代表了關外部族利,但卻能夠得到關外部族認可的老派人

 當然了,完可雖做了名義上的燕京新軍大都統,但實際上燕京新軍分為左右兩部,分別完撻懶和烏林答泰所領,他能指揮得自己那幾千舊部了不得了。

 完家奴做了都省副相,但實際上就是個擺設,完希尹在那里,怎麼可能到這個老貨政務?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完撻懶,此人到底是之前首鼠兩端,多次投機,再加上此次大局所致,以及他本人終究算是近支宗室,尤其是燕京新軍里的老底子上還有一個沒法在政治上恢復前途的完,這就更給了他機會,所以這一次算是正兒八經重回中樞權力核心了。

 當然了,燕京新軍那里全是新兵,活沒法往上了,卻也不代表他就那麼好拿,早就沒了軍中爪牙的撻懶想要在新軍中建立勢力,恐怕還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即便是重回權力中心,撻懶也老實了不,萬事都跟著三位太子走,絕不越矩。

Advertisement

 最后的最后,在座之人,當然還不了一個樞院副使,實際上作為幾位太子政務、謀略副手,全方位參與金國各項事務的秦檜秦會之了。

 放在一起,此時恰好十二人。

 轉回眼前,蟬鳴依舊,秦會之看了一圈人,腦子轉過一圈信息,實際上卻只是瞬間而已,而他只是稍微頓了一頓,便朝大太子完斡本正出言:

 “遼王殿下,你是想問宋人邸報上的那些東西是真是假,還是想問宋人到底會不會渡河過來?”

 “都想問。”完斡本也算是養出了氣勢,直接在團上催促了一句。“真假也想問,渡河也想問……先說真假,再說渡河。”

 秦檜點了點頭,從容應對:“若是這般,好讓兩位大王以及諸位同僚知道,下以為,邸報上的訊息真假便是趙宋家本人自己恐怕都說不清楚。”

 其余十一人,除了一個完希尹面不改,似乎早就醒悟外,剩下十人皆是一怔,然后才若有所思。

 “事攤開來說,其實簡單至極。”秦檜看了一眼完希尹,見對方似乎不屑于作這種講解工作,這才繼續說了下去。“那便是文書是文書,實際是實際……不管是大宋還是大金,既有都省、樞院、史臺、六部、九卿、五監,還有學士、舍人、書郎,乃至于諸行軍司、統制司、皇城司之類,幾千年的制度皆是如此,天下林林總總之事總是能找到人管的……譬如早在趙宋仁宗朝,有三司使總攬財略,一年之軍賬目,能細致到一文錢,也寫了奏疏,上了記錄,但仁宗朝的軍費果真這般細清楚?”

 剩下十人,也徹底醒悟。

 完撻懶更是當即搖頭哂笑:“俺便說嘛,這大宋朝如何這麼有本事的?那個趙家到江南行捺缽之事,一年才回來,結果一回到中原,從南京走到東京,不過半個月的功夫,居然能將國家政外、后勤軍需全盤收攏的那麼妥當?原來只是文書。而文書嘛,這麼多衙門吏,只按規矩報上去,便總有說法的。”

 “便是如此也不可輕視。”完希尹終于,卻是嚴肅提醒在座之人。“我且問諸位,有文書好,還是沒文書好……是細致到一文錢好,還是疏到一百貫也可四舍五的好?有制度、有吏、有文書,才能在出了事時按圖索驥,才能在想做事的時候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調度起來。而若是沒有文書,那趙宋家便是想在邸報上嚇唬咱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嚇唬!”

 希尹這般嚴肅,撻懶當即訕訕,其余眾人聞得希尹好像在教訓小孩子一般論及所有人,也都有些不滿,但卻無人表

 “不錯。”秦檜隨即緩緩接口。“況且,那趙宋家在邸報上的言語,雖說是存著嚇唬咱們、勉勵自家的目的,但未必就是真嚇唬人欺瞞人的假話……下只是想說,這種事咱們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查證,而趙宋皇帝也不可能如他在邸報上那般自謂的對國政軍事了如指掌,大家誰也不要將上面的容當真罷了。”

 眾人聞言,多是點頭慨,便是洪涯,在饒有興致的打量了一番秦會之后,也立即頷首不停,狀若思索。

 說白了,這燕京尚書臺里的人,基本上沒有傻的,便是空頭如完家奴,那也太祖時期領過兵的,而且還一度做過完粘罕的副手,只是后來被希尹取代而已。

 而且,秦檜和完希尹分析的也很直接,道理也很簡單,沒什麼難理解的。

 就是這樣嘛……不然還能咋地?

 要知道,這年頭是很難存在那種理想化、死士一般職業間諜的,不是說沒有相應的國人士,也不是說不能派出相應的人去做相應的活,而是說通條件和信息傳遞條件使得這種行效率極低,本沒太大意義。

 實際上,自古以來,所謂間諜這個概念,更多的是兼任……比如說小武裝偵查、襲擾部隊,他們去偵查去破襲,當然是典型的‘用間’。

 再比如說國家間的使者,到地方去試探對方的政治態度,沿途偵查地理,觀察軍事布置,也是理所當然的間諜行為。

 還比如說有投機實力的高階文與軍隊首領,乃至于是資格當墻頭草的部族甚至首鼠兩端的第三方國家,在特定時期選擇傳遞一定信息,乃至于臨場反水……這都是標準的間諜行為。

 至于極在曹營心在漢的那種,也多只能去做法正、張松,去當耿紀、金祎,而即便是法正、張松也需要劉豫州蜀才能發揮作用的,是需要對應的軍事、政治氛圍的……而現在宋金兩國沿著一條黃河對峙,雙方的政治大本營隔著千里,基本上已經將那種純粹的間諜行為給制到了極低層次。

 鄭億年臨走前肯定是接了所謂標準間諜任務的,但一回去就是趙家的忠臣了,包括跟著他的高慶裔啥都沒干也就老老實實回去了。他兄弟鄭修年從南方過來之前,更是在皇城司那里掛了號的,現在也算是大金朝高,另一個掛號的洪涯更是坐在這個尚書臺里,但他們真算間諜?

 不過是存了個種子,等待時勢催發而已。

 而回到眼下的宋金對峙大局上……前線低烈度的軍事偵查肯定沒停過,小也肯定有,但只要北伐沒有驟然開啟,那絕大多數沿河軍事報就一直沒什麼作用……因為很快就會過期。

 所謂大事瞞不住,小事沒價值。

 至于說非想搞點對方腹心的高階政治消息,則大宋那邊連太行義軍都難指,不如指高麗人來的爽快,而大金國這邊更磕磣,他們還不如看對面的邸報。

 但現在邸報也信不得了,因為對面的趙宋家就是瞅準了邸報已經形信譽和輿論威力,所以開始利用這個糊弄人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