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紹宋 第四十一章 應變

《紹宋》第四十一章 應變

 甚至,這個糊弄未必全是針對真人的,說不得還有針對宋人自己的。

 南方老百姓一看,這麼細致的軍事布置,幾十萬大軍的排列,幾千萬貫的軍事儲備……包括這個披甲率不到十十到底算自曝家丑還是吹牛都不好說。

 當然,話至于此,尚書臺的眾人依然沒有解決那個最直接的問題。

 “那就越過此事。”完斡本眼看著秦檜糊弄過去了一個問題,心中多有些不爽利,果然繼續追問。“秦相公,你只說趙宋此番會不會渡河北伐吧!”

 秦檜再度沉默了片刻,然后干脆的回答了一個字:“會。”

 尚書臺大殿,秋蟬不停,完斡本以下齊齊失聲,唯獨完一人面不變。

 “怎麼說?”半晌之后,一旁韓昉實在是忍耐不住。“秦相公不是說那邸報上訊息真假不定嗎?”

 “真假不定的是容,但無論真假,都說明這位趙家對對外,都擺出了姿態來……他為何要弄那些事?還不是要恫嚇你我?還不是要給自家打氣?”

 “既然是恫嚇……”

 “韓公沒有明白本的意思……這件事無關他是恫嚇還是示弱,也無關邸報容是真是假,關鍵是,這個趙家從建炎元年淮上開始,就沒有在行事上有半分猶疑過!”秦檜忽然揚聲以對,驚住了殿諸位金國權貴。“淮上扼八公山,拒四太子,是為了存!南遁出,鄢陵奪軍,擊破魯王(完撻懶),是為了立足!堯山決戰,親迎越王(完婁室),是為了爭運!覆滅西夏,臣妾遼蒙,是為了奪勢……一步步、一層層,不管他心中如何想,咱們也不知道他如何想,只說此人事到臨頭,可曾有過半分猶豫?!可曾過有半分不敢賭?!可曾有過故弄玄虛,卻不做事的?!”

Advertisement

 滿殿寂靜,便是殿外秋蟬也似乎被嚇到,只有秦檜一人厲聲不斷:

 “細細一算,距離上一次西夏大戰已經三載了,距離此人登基也足足八載有余,若是計量宋軍兩國開戰,那更是足足十年了……諸位,便是邸報上的容再不能信,三載時間,他是不是也擴了軍、存了糧?是不是終究去南方安了東南一整年?是不是積八年之功,蓄十年之恥,然后只待北伐了?若是只待北伐,那便該問他為何不來伐,而非問為何要來伐?!下敢問諸位一句,他兵馬已蓄,后方已定,到底為何不來伐?”

 言至此,秦會之面嚴肅,環視眾人,卻是在座中下了結論:“下在此間只有夫妻二人,便就此押上我們夫妻命做個定論……這趙宋家便是在虛言恫嚇,那也是為了渡河北伐而虛言恫嚇!”

 “若是來伐,又是什麼時候呢?”半晌之后,四太子、魏王兀越過了這個問題,打破了沉默。

 “或許明日便來,或許明年春后……”秦檜依然毫不含糊。“不過若無時事搖,應該是明年春后多些。”

 “這又怎麼講?”兀不變。

 “邸報雖然不足信,但有些東西卻不得不信……如南方營三十萬眾定額滿員的旨意是今年上半年才定下的,所以想要事,最得秋后初冬;又如冬日間將今年秋糧轉運倉,上下才會心安。”秦檜對答如流。“這兩件事,趙宋不可能瞞過去,也沒必要瞞。”

 “確實如此……但為何不是滿員、倉后的冬日便發兵,而是春后?”坐在最上首的遼王完斡本皺了皺眉。

 “最主要是黃河。”不待秦檜開口,旁邊兀便直接做了解釋。“黃河有兩故道、四條分岔深河北,大名府更是被兩條故道夾住,宋軍若要傾力北伐,不可能放棄水上優勢的,而黃河一般有兩次枯水期,使大船不能進黃河舊道……一次是盛夏,上游常有雨水的事,不過到底枯不枯,還要看運氣;而另一次自然是隆冬,不是水深,還有結冰的緣故。除此之外,南方比北伐春耕早,他們春后便來,也可以打個時間差。”

Advertisement

 兀既然說話,眾人皆忍不住稍微打量了一下這位魏王……那意思很顯然,對于這件事,這位四太子其實早有的思索與看法,而且跟秦檜不約而同。

 而若是如此,那就更讓在場之人信服了。

 實際上,沒有南方用兵經驗的完斡本聽完后便登時醒悟,繼而稍作總結:

 “如此說來,趙宋北伐勢在必行,但除非是有什麼大的事端出來,否則十之八九還是會明年春耕后再來?眼下這一波邸報,更多的是虛言恫嚇,好讓我們疲于應對?”

 “但也不得不防。”撻懶再度表了態,卻是說了句廢話。“若哪里真出了大疏,以南方這個趙家的為人,必然毫不猶豫,直接渡河……”

 完斡本點了點頭:“可也不能被調度的過了分,什麼事都要拿個度,老三去鎮定府,足以對太原、西京(大同)、大名府、隆德府做個統籌……關鍵是咱們在燕京這里,要做好全部準備才行,該搜羅糧草便搜羅糧草,集合兵馬、匯集頭人、清點軍械也都不能。”

 “要提前準備好名錄,準備隨時員簽軍……半當軍士補充,半做民夫使用。”完希尹嘆了口氣,也提出了建議。

 “還有蒙古人與高麗人。”烏林答贊謨終于開口。“西蒙古人咱們是夠不著了,契丹人恨我們骨,也不用多想。至于高麗人,那邊主政的國主還有樞相金富軾到底是有幾分水準的,我以為非到勝負已分,他們絕不會擅自決斷的……最大的變數還是東蒙古的合不勒汗。”

 因為南方邸報改了蒙古,連帶著真人也稱之為蒙古了。

 “那就再派使者過去。”完斡本想了一想,著下出言決斷。“拿出誠意來,金銀財帛都可以許他,莫說東蒙古王,整個蒙古的汗王之位也可以許他!甚至邊境上的一些部落、寨子,也可以給他!關鍵時候要分得清輕重才行!”

Advertisement

 此言一出,兀、希尹、秦檜、韓昉、洪涯、撻懶、銀可、烏野,外加烏林答兄弟,包括家奴,在場之人幾乎齊齊頷首。

 “我以為,這一戰的關鍵還是新軍。”眼見著氣氛漸漸妥當,自己兄長的意見也得到支持,烏林答泰也適時出言,他是燕京新軍的右副都統。“新軍這里,燕京本地漢兒還是很踴躍的,可關外兵員卻遲遲不到……又該如何?”

 “剛才遼王便說了,要專門大會關外諸部落頭人。”完希尹呵斥。“連合不勒那里都要下本了,何況自家人?”

 “關于此事,遣人出關會不會更好一點?”烏林答贊謨搶在自家兄弟想要再說什麼之前問到。“這樣能快一些。”

 “可誰去呢?”希尹依然蹙眉。“關外諸頭人那里非同小可,須真正執政大王方可,眼下晉王(訛里朵)去了真定府坐鎮,應對南方;萬一宋人急襲,魏王(兀)也要立即南下與晉王分掌左右的;遼王殿下更是要坐鎮燕京……”

 “讓國主走一趟又如何?”秦檜忽然打斷了希尹。“國主年已十七,去年還巡視過一番關外,置了魯虎的叛,若國主親臨,關外部族必然歡欣鼓舞!”

 希尹怔了一下,當即看向了完斡本,那意思儼然是贊同秦檜的,而斡本明顯有些猶豫……因為這麼做毫無疑問是有政治風險的。

 但也就是此時,之前一直沒說話的完可心中微,忍不住開口了:“既是為了新軍,三位大王又片刻不能離開管,我這個新軍都統何妨護送國主走一遭?”

 完家奴聞言,也即刻接口:“我也愿護送國主出關,關外部落,我家奴多還有些面子。”

 眾人面面相覷,當然曉得這二人是不甘寂寞,想要燒國主的灶,甚至有借這一次新軍集合、任用再起的心思。但與此同時,大家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時候讓國主出去關外團結遼東各部落是最好的選擇,這二人陪國主一起出關,要各部落及時出兵來燕京,也算是這二人為大局發揮余熱了。

 而果然,稍傾片刻,在與四弟兀對視會意之后,大太子終于還是咬牙點頭:“既如此,你二人須好生看顧國主……倒是韓學士,燕京這里需要你來襄助,卻不能侍從國主出關了。”

 銀可與家奴一時心中竊喜,當即俯首做聽命狀,而韓昉猶豫了一下,也隨著前二人一起在座中躬……他知道斡本的意思,一旦趙宋北伐,便是傾國之戰,大金國不僅是需要遼東的力量,也同樣需要燕云漢人的力量,而他們韓氏本就是燕云漢人在金國高層最號召力的代表,這個時候當然不能輕易離開燕京。

 眼見著兩位太子這般坦誠,會議這般務實,之前被自己兄長擋住的烏林答泰終于還是沒忍住:“新軍這里,不是兵員不足,關鍵多是新兵,未曾見過戰陣的……”

 “這倉促之間如何能讓他們見戰陣?”斡本在應下許多事后,終于顯得不耐起來。“便是宋人營新補充的兵丁,不也沒見過戰陣嗎?大家都是要打起來才能見。”

 “下臣的意思是,可不可以從東西兩路再調度一些老卒過來,互換一下?”烏林答泰解釋。“比如再從太原與隆德調兩個萬戶的老軍過來,順便分兩個新軍萬戶出去?”

 撻懶本能想贊同,卻最終選擇了沉默,只是去看兩位太子,以及其他在場人士。

 沒錯,和銀可剛剛一模一樣,眾人其實都知道烏林答泰是想趁機擴充自己所領部隊的實力,但也不得不承認,從大局考慮,這麼做對可能到來的全面戰爭而言還是好更多的。

 故此,殿很多人一時意,然后不免將目再度漸漸匯集到了沉默下來的完斡本上,而在開國時期素來留在阿骨打前,很獨立領兵的斡本卻又旋即看向了自己的四弟兀,繼而引得其他人也一起看向了兀

 沒辦法的,真的是沒辦法的,哪怕是西夏那檔子事兀顯得有些丟臉,可事到如今,論親疏、論戰事經驗,在訛里朵不在的時候,不聽這位的,還能聽誰的?聽完撻懶的?

 他們倒是想聽完阿骨打、完吳乞買、完粘罕、完斡離不、完婁室的……這些人呢?

 而兀被眾人盯住,也是嘆了口氣,半晌方才點頭。

 且說,這位四太子倒不是猶豫這件事可行與否,因為在他看來,只要是對戰爭勝負有正面影響的,不管是誰順便安什麼私心都可以接……關鍵是對大局有主力。

 他之所以嘆氣,更多的是慨烏林答泰的言語挑明了一個無奈的事實,那就是跟南方還得倚仗那些帥臣、統制一樣,這邊大金國雖說改制改制,卻同樣沒法子繞過那些萬戶大將和那些世襲猛安,以至于這種級別的軍隊調度也必須要從萬戶這個層級展開。

 實際上,之所以又編練了一個燕京新軍,本就是因為東西兩路軍的改制翻不過那些大將。

 當然了,事到如今,說這個沒啥意義了,趙家都已經過黃河了,哪里還顧這麼多?

 殿外秋蟬不斷,殿會議也繼續進行……只能說,此時此刻大金國的高層雖然凋零日顯,但能做主的人依然還是開國時期的那批殘余,而這些人對戰爭是沒有任何稚與混沌想法的。

 一旦確定了南方那個趙宋家隨時,甚至最晚也會在半年全面戰爭,他們還是立即相互做出了政治妥協,并毫不遲疑的通過了一系列從政到外,從軍需到兵員的應對措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