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紹宋 第六十章 舉火成炬

《紹宋》第六十章 舉火成炬

 天沉,月被遮掩,雖然沒有什麼過分的寒風,但本就是冬夜,寒冽之氣不必多言。而就是這麼一種況下,黃河北道南岔口兩岸,一場僅僅是雙方戰兵便實際上接近十萬狀態下的戰斗正在進行。

 但是整個戰場卻在晦明晦暗的夜中呈現出一種詭異的狀態。

 河道東面的大名城與河道西面的元城,無疑是戰場的核心焦點,雙方主帥外加雙方實際上的指揮部、中軍營寨就這麼隔河相對,雙方前沿的直線距離可能只有六七百步,卻因為一條大河的存在而不得不保持對峙。

 更讓人到不安的是,這條河的河道固然不會輕易減,但其中的河水卻越來越淺,而且越來越有可能徹底封凍,使之反過來為通暢大道,隨時隨地為逆轉戰場局勢的關鍵。

 兩城往南去,宋軍中軍不下萬余眾,數名統制領軍,在湯懷的總領下忽然渡河,弄得熱鬧非凡,聲勢極大……鼓噪聲、喊殺聲,外加大大小小蔓延了十余里的火,形了整個戰場靜最大、最混,也是僅次于元城最亮的地方。

 但是,雙方指揮心知肚明,這里是最不要的地方,湯懷此次渡河過去,就目前來說,主要任務就是要搞出靜來。

 往北去,雖然也有繁星點點的火,但卻整上呈現出一種安靜、沉寂的狀。

 而雙方指揮也都清楚,這里是此戰最終之本,是蘊藏殺機的地方,因為再往北一些的館陶境,便屯駐著一支龐大的金軍主力,他們引而不發,隨時可以南下掃這片區域,并隨時支援元城,而宋軍想要攻城,必須要在這片開闊的地方掌握主權,阻攔住金軍援兵才有可能。

Advertisement

 這個空當,本就是一種陷阱與餌。

 往西去,也就是元城更西的金國占領區,火漸次晦暗,到了永濟渠那邊,或者說黃河北道西岔那邊,干脆沒有一點靜與火,宛如濃黑的背景一般。

 可以想見,彼原本集的城鎮中,在大多數丁壯都被拉走充當簽軍以后,面對東面的戰火,會是何等小心翼翼。

 不過,或許不遠的將來,那里還會出現放在任何時代都足以載史冊的龐大主戰兵力,一支前所未有的騎步大軍將會匯集而來。

 往東去,也就是大名城后的宋軍主力的總盤踞區域,雖然沒有刻意喧嚷與放肆,但是各個據點的燈火,往來不停的士卒、人群,造靜和整本無法被遮掩。

 這里正醞釀著今晚行的最終敗,船只在橫穿陸地,民夫在盡全力整備工事板材、拉纖運輸,甚至是在燒鍋做飯,一支龐大的銳主力部隊也在候命。

 然而,最奇怪的地方終究還是戰場的中樞節點那里,金軍大名府行軍司都統高景山所居的偌大元城燈火通明,城里城外嚴整號令,秩序井然,與此同時,宋軍河北方面軍元帥岳飛所在的偏小的大名城卻暗沉沉一片,除了必要的燈火外,沉寂的可怕。

 沒辦法,這是一場‘渡’,原本就應該選在沒有月的本月上旬發才對,如今等到中旬,也不得不專門挑了一個天沉月亮被遮蔽的夜晚,這種況下,大名城‘必須’要盡量減線才‘對’。

 也正是因為如此,兩城中間那日益狹窄的河道之上,線顯得格外晦難名。

 唯獨,明暗加的河道之上,有些東西又不可能因為沒有足夠亮就能輕易無視它的強烈存在的。

Advertisement

 田師中在城北候命,王貴在故城鎮指揮陸地行船,張榮遲遲不見蹤影,至于其余將佐也多領下了任務,早早去別了。此時的大名城,靠著西側水門的那專門放熱氣球的高臺旁,岳飛孤零零端坐于一把椅子上,便是周邊數十步,也只有一個營水軍的參議尤學究,和一個專門負責熱氣球的指揮貝言隨侍。

 整個高臺周邊只有兩三個火把,本看不清岳飛的面。尤學究也沒有了之前在自家節度跟前的那般從容與放肆,只是有些喪氣的攏手蹲在旁邊的高臺下,都不敢。至于貝言,此時明顯有些慌張到不知所措,同時又不敢輕易彈,只能在站在那里枯燥的陪同這二人忍下去。

 沒錯,就是忍,三個人都在忍

 立在這個地方,盡管南面的喊殺聲清晰可聞,卻本遮不住數百步外金國石砲發的呼嘯聲,遮不住砲丸砸水面那沉悶的撲通聲,以及到什麼木料后發出的清脆撞擊聲……最后那一種聲音是最讓人難以忍的,比偶爾發出的慘聲還讓人難以忍

 因為誰也不知道這種清脆的響聲背后,到底是宋軍的毫發無損,還是更大規模的損傷。

 而這,也正是為什麼蕭恩和他的部屬做的這件事,會顯得那麼令人難以接的所在,為什麼張榮會那般糾結的所在,更是尤學究此時幾乎崩潰,卻本不敢逃避的所在。

 這不是什麼戰場上明正大的犧牲,不是大規模作戰中的刀槍無眼,而是說,這麼一群子好漢的命從直觀角度而言就是一種浪送。這種注定要付出巨大傷亡的突襲,是一種虛無縹緲的,誰也不敢打包票說絕對有用,只是從最高層面,從戰略上而言,似乎必須的佯攻。

Advertisement

 可問題糟糕就糟糕在這里,因為這樣的話,它的有用、沒用似乎完全是建立在對面指揮高景山的水準與判斷能力上的。而與此同時,盡管大家心里可能都還明白,但宋軍主帥岳鵬舉卻拿不出明確證據說這些人的作為是關鍵的、必須的。

 對上拿不出,對下拿不出,對蕭恩和他的部屬們來說拿不出,對事后可能要因為蕭恩他們占據功勞而不服的其他各部將士也拿不出,卻偏偏為了整作戰計劃的順利,要人家這多好漢平白去送命。

 沒辦法,所謂營大軍,不過是一個從八年前才草創整合而來的部隊,它雖然已經是一個有著套路的復雜系統,比如有了札制度,有了統制制度,有了親軍文化等等,但還是沒有在這種特定戰上形特定的軍事語,讓人通俗的認可這種犧牲的價值,就好像大家不用說都會認可哨騎的必須一樣。

 當然,城上的岳飛和河道中的蕭恩,現在無疑是在建立這種機制……因為當岳飛下達了這個軍令后,蕭恩毫不猶豫的執行了。

 岳飛枯坐在那里,并不曉得蕭恩是如何想的,也不曉得尤學究是怎麼想的,可對于本就善于思考的他來說,此時不免有些恍惚……慈不掌兵,義不掌財,話可以輕飄飄的說出來,軍令可以咬牙寫下去,但真這般坐在這里,強迫自己去聽這些砲石飛空、砸船傷人聲音的時候,才會意識到,自己到底做了什麼。

 北伐是正義的,收復兩河是必須的,國家統一是偉大的,沒有人可以否認這一點,就好像趙家給最新一期邸報上說的那般……事到如今,沒有人可以否認大宋朝和這個時代正在共同書寫屬于自己的宏大篇章……這句有些繞口和古怪的言論,初次讀來,不免會讓人懷疑是河東方向擊破雀鼠谷南端的涼南關后趙家大喜過,喝醉酒后寫的東西。

 大宋朝怎麼寫文章?

 時代者,時期也,一段時間,又如何能寫文章?

 還共寫?

 但是,細細讀來,卻覺得別有韻味。

 上一期登了韓郡王臨陣請戰時誦的舊詞,當場震鐵嶺關屋瓦,登報后更是震懾天下,但他也不過是說‘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后名’,孜孜以求者,不過是青史留名罷了。而人可青史留名,國由人,時由人造,國與時共寫文章,反而讓人覺得比喻絕妙。

 當時讀罷,他岳飛也的確升起了一種‘大丈夫當如是’的覺——我岳飛也想書寫一段屬于自己的宏大篇章。

 而且,結合著之前的十年辛苦與經歷,岳飛是有足夠的底氣和勇力對所有人說,就好像家文章里的說的那樣,這個篇章是正義的、必須的、偉大的,且不容置疑,屬于敵我分明的。

 然而,影之間,明暗之中,在聽著前方河道中的聲音時,岳飛卻又不得不承認,這個篇章太大了,龐大到足以碾碎任何人。

 持續了十年的兩河百姓空、數年間中原的空、延續了多年的東南百姓沉重賦稅,都是這個篇章的注腳。

 這不是什麼無奈與自私,也不是完全沒有犧牲的自覺與偉大,只是個純粹的渺小,在時代浪中的微不足道而已。

 就好像此時此刻,不知道多好漢的命,就這麼被黑夜用那些聲音給輕易消融了一樣。

 “元帥。”

 打破沉默的赫然是一直陷某種惶恐心態的貝言,他忽然上前,倉促喊了一聲。

 “什麼?”

 岳飛沉聲以對。

 “砲石落水的聲音多了一半。”貝言匆匆解釋。“要麼是船丟了一半,要麼是闖過去了一半,要麼是船只壞掉,彈不得,在一起了……”

 岳飛瞥了這個人一眼,心中登時醒悟,對方在提醒自己,不管是真的突襲闖河道,還是佯攻什麼的,此時作戰要麼功、要麼已經失敗,沒必要繼續下去了。

 只是不曉得這個貝言為一個低級軍,到底能不能猜到是佯攻。

 當然,這個念頭只是一瞬而已,岳飛立即強迫自己沉寂下來,細細去聽那些讓人難以忍的砲石聲,而果然,正如這個細謹慎的貝言所言,金軍砲石砸水面的沉悶撲通聲明顯多了很多。

 但是,岳飛依然難以下令,因為他只知道戰前上岸了十幾艘船,而王貴閑雜還沒有告訴他,此時到底有多功抵達元城背后的河道里。

 更何況,今夜可不僅僅是渡船這麼簡單。

 似乎是看穿了岳飛的心思一般,貝言趕小心再說:“元帥,若是佯攻,使金軍不去注意其他地方,咱們大張旗鼓的救援本,其實也能拖延時間……損失這麼多還不撤退,恐怕反倒會讓對面疑心的。”

 岳飛終于怔了一怔,然后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個已經距離自己不足兩三步的故人,像是第一次認識對方一般……但僅僅是一瞬之后,他便收起多余心思,當場決斷:

 “既如此,立即點火,大舉下河救援!”

 軍令既下,尤學究和這個貝言一起如釋重負,卻是倉促奔走傳令,俄而片刻,城中待命軍士便蜂擁而起,瞬間將整個大名城照的跟對岸元城一般明亮。

 然后便有宋軍沿河堤而下,放聲呼喊,要河中的水軍兄弟棄船棄甲,直接逃回這邊岸上。

 見到這幅場景,聽到棄船之聲,對面金軍上下歡呼雀躍,自覺大勝,而河中苦捱,卻連傷亡況都不清楚的營水軍,也多釋然。

 但是很快,新的問題就出現了。

 “元帥,河中沉船頗多,照卻不足,俺家不傷員本尋不到路。”尤學究滿頭大汗,復又匆匆來報。“河中磕著、撞著、凍著,便是多待片刻都是要命的。”

 原來,此一時彼一時,原本宋軍‘突襲河道’,本該盡量避免燈火才對,但此時既然要撤退,而金軍的砲車又都是固定位,無論如何這種‘火力’都是固定的,這種時候,就反而需要足夠的亮才行。

 河中越亮堂,蕭恩和他的部屬棄船后生還的概率就越大,傷員被救援的可能也越大。

 既然已經決定棄戰該救,岳飛如何不依,趕再下軍令,去周邊調集火把、火盆,又在河堤上堆砌燃料,燃起火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