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第966章 好輪回(求月票求訂閱)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第966章 好輪回(求月票求訂閱)

 這天傍晚,李香君見到巷子里站在許多健婦與嬤嬤的時候覺得有些疑

 看著排場,像是來找麻煩的。

 但這邊的一排院舍就在靖安王府背后,與知事府隔著小巷子,哪有人敢來鬧事。

 再定眼一看,只見這些人都圍在左明靜的住前,心想著們若是來尋左大人麻煩的、自己也該去幫襯一下,于是舉步過去。

 卻是被一個板著臉的嬤嬤攔下了。

 李香君也不覷們,問道:“你們可知這里住的是誰?”

 “我們大夫人來接回府,這位大人還是不要多管閑事的好。”那嬤嬤角一撇,帶著不屑的表,又道:“你也管不起。”

 李香君愣了愣。

 平時不說都忘了,此時才想起來,左明靜其實還是何家的孫媳婦。

 以往也聽說過何良遠這位天下文壇宿老的大名,卻沒想到其家中仆從是這般跋扈臉,一時也不知怎麼辦。

 李香君本就小,站在這一排胖嬤嬤面前都沒人家其中一個的一半大,只好再跑回知事院再去找顧橫波與董小宛。

 待三人匆匆趕過來,卻見那些人已經走了。

 進了院里一看,只見左明靜的兩個丫環正蹲在院子里抹眼淚。

 三人吃了一驚,忙問:“左大人呢?”

 說話間左明靜已走了出來,神如常的樣子,只是眼神里多了一惆悵。

 “瞧你們,哭什麼?先下去吧。”淡淡笑著,向兩個丫頭吩咐了一句,這才轉向三人,問道:“你們怎麼過來了?”

 董小宛便應道:“聽香君姐說,有群惡婆子找上門來了……”

 “未有什麼惡婆子,是我婆家母親過來見我……”

 那邊兩個丫環還在往外退,聽了這話又哭起來。

Advertisement

 左明靜不愿讓下屬多看這樣的笑話,寒暄了幾句,把董小宛與李香君打發回去,卻以公務為由留下了顧橫波……

 這院子雖小,布置的卻十分雅致,頗有些奇怪的西墻邊上擺了向個破碎的酒壇子,被拿來當花盆種了些花草。南墻的門邊上停了一輛板車,擺著幾株盆景。

 顧橫波見了不由在想,也不知左大人哪找來的這些便宜件,竟也能擺得這般協調。

 “下猜今日齊氏是來大人回何府,又是何良遠派人來勸回去了?”

 “是……”

 “他是在提醒大人還是何家媳婦,還想賣個人給大人?”

 左明靜“嗯”了一聲,道:“此次事了之后……罷罰銀也就是了,饒了何家人的命吧。”

 顧橫波聽了,心中有些小小的得意。

 因王笑與唐芊芊去了關中,淳寧又將臨盆,這邊許多事都是給左明靜作主的。但王笑心知左明靜心,暗中又多布置一道,為的就是給何良遠下套。這事卻只有顧橫波知道。

 拱了拱手,應道:“是。”

 ~~

 那邊,齊氏正坐在轎子里轉回何家,因今日狠狠地臭罵了左明靜一頓而洋洋得意。

 卻沒有想到,正是今日站在自己前面低眉順目、罵不還口的弱弱的子,手里早已掌握著對何家的生殺大權……

 等齊氏回到何家,細表了左明靜的反應,何良遠稍松了一口氣。

 他知道,以左明靜的為人,只要自己不做得太過火,至不會有滅門之禍、命之憂。

 布好了退路,接下來,只等淳寧向布木布泰的退讓的詔令一下,何良遠就打算在朝堂上發難,排除異己。

 思來想去,他覺得釀造一場大案,攻訐楚朝的帝黨,再宣布陛下被捉了,制作混趁機攬權就很好……

Advertisement

 羅德元就是一個不錯的靶子……

 ~~

 與此同時,姚文華也在與別人議事。

 “何良遠的辦法太溫吞了,不等他辦,王笑很可能就會回來,接下來按我的辦法來。”

 姚文華問道:“你要怎麼辦?”

 “濟南城北面、黃河岸邊的勞力營里有數萬俘虜,是上次天佑軍、昌勝軍敗后被押去修河的,把他們救出來,制作恐慌。”

 “這……這也搞得太大了……”

 “怕什麼?你我不說,誰知道背后是誰指使的?有可能是多爾袞的人,也有可能是鄭元化的人。”

 姚文華有些駭然,搖了搖頭,道:“這不太好吧?”

 “你沒有退路了。”

 姚文華一時竟說不出話來,抬起頭看向對坐之人……

 坐在他對面的年輕人一姚府家丁打扮,長了一張國字臉,方直忠正的模樣,開口卻始終帶著狠辣果決之態。

 他名‘馬佳·圖海’,不是什麼滿洲貴族出,只是一介白,初任筆式。

 筆式這個職主要是翻譯滿、漢章奏文字之事,算不得什麼大。但卻是滿人中才華不俗者任擔,與那些靠世而當上侍衛的人不同。

 圖海卻還是能在一眾筆式當中穎而出。

 兩年前,范文程把他的宗卷擺在布木布泰面前。布木布秦認為此人才略出眾,破格優擢他為都統,南下蜇伏于濟南城。

 圖海并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早已天翻地覆,不知道按照他原本的軌跡,本該在以后為大清出將相,平定察哈爾、平定三藩,為有清一朝十二個配太廟西殿的大功臣之一。

 兩年來,一個一個暗探被錦衛挖出來,圖海卻還深藏不

 他有蟄伏的耐心,也有拼死一搏的勇氣。

Advertisement

 “從你見到我卻沒有告發我的時候開始,你就沒退路了。”圖海緩緩說道,“閑話說,我們的時間很。讓城外的俘虜生,這只是第一步,真的作該是在城。”

 “做……做什麼?”

 “當然是幫你們一把了。左經綸、傅青主、蘇明軒……把這些尚在濟南的楚朝重臣除掉,你們才有在楚朝朝堂上出頭的機會。”

 姚文華大驚,著聲音喊道:“這不可能的!”

 “馬上要過年了。上個月,濟南北面大營的兵力剛剛換防,老卒們都回家過年了不是嗎?”

 圖海很認真,又緩緩說道:“現在王笑不在,王珍、王珠也不在,連錦衛指揮使小柴禾都不在,濟南城是防備最松弛的時候。這兩年,我陸續安排了一百人過來,皆是軍中銳,差得只有武,你、寧完我、高延,需要幫我……”

 圖海其實不明白,對于王笑而言,明明接太后娘娘的條件是最好的辦法。為什麼就不肯回應?

 想來,是王笑還不知道痛,這幾年他太順了,志得意滿,心比天高。

 自己需要狠狠地把王笑幾下,讓他老老實實地向太后娘娘低頭……

 ~~

 十二月二十六日,小年。

 忙碌了一年的北楚諸臣也漸漸停下手中的公務,準備著年節事宜。

 雖還是在世之中,濟南城卻一片歡騰景象,比以前的盛世景還要熱鬧幾分。

 一輛馬車從王家駛向靖安王府,馬車里坐著的是陶文君。

 車滾滾,暗中有許許多多雙眼睛都盯著它……

 “陶文君去靖安王府了,今日是王康親自送出門的,還在府門站了很久。”

 “快去稟報大人……”

 一條條消息在暗中傳遞出去,送往各個地方。

 何良遠也得到了消息,再也無心理別的事,起來回踱了幾步,等待著接下來的進展。

 他只恨始終沒能在靖安王府里安排眼線。

 又過了良久,終于有一個心腹下人飛一般地跑進來,在門檻上絆了個踉蹌。

 “老……老爺……”

 “快說!”

 “靖安王府,連請了三個大夫。”

 “什麼?!”

 何良遠又驚,又覺在意外之中,道:“再去探。”

 “是……”

 看來是陶文君把那位送來的玉佩與出去了,也不知道表明了王家的意思了沒有……

 算來算去,淳寧公主除了向那位退讓,已沒有更好的破局之法了,但只怕熬不住,沒下詔就死了……

 這詔令是何良遠所有計劃里最重要的一環。

 皇帝不在,靖安王也不在,但北楚朝政還能正常運轉,就是因為淳寧公主在暗中主持政務。

 何良遠知道,除了議院到知事院這個批紅票擬的單程,王笑每次離開濟南,都把印信留給淳寧,換言之,既可以皇帝的名義下詔,又可以靖安王的名義下詔。

 “詔令啊詔令,快來啊。”他低聲自語著。

 時間一點點過去,天漸暗。

 就在何良遠擔心自己這次是不是真把淳寧氣死的時候,府門外終于有了靜。

 “何大人,靖安王急召大人去議院,有詔令下達,請諸位大人共領。”

 何良遠眼皮一跳,心中狂喜。

 ——靖安王?別以為老夫不知道靖安王不在濟南……必是那娃子不住,向那位退步了。

 就這兩個子,誰強誰弱,誰才能母儀天下,一眼便知。

 而這個新王朝之中,誰將功勞卓著,統率群臣,很快也就要知曉了……

 ~~

 延八年,蒙古林丹汗死后,其孀‘竇土門福晉’踏著大漠的風沙,從察哈爾到沈,改嫁到了滿族皇宮里,為了皇太極的淑妃。

 次年,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晉、察哈爾的囊囊太后,帶著汗丹汗的兒子率眾歸附皇太極,也嫁給皇太極,為西宮大福晉。還獻上了歷代傳國玉璽,于是皇太極改元稱帝,正式建立清王朝。

 天道好回!

 你皇太極連著納人家兩個孀、收其子嗣。而十數年之后,將有一個新的王朝,收你的孀子嗣,為真正的勝利者……

 何良遠想著這段往事,知道等詔令一下,必會有一場爭辯。一群食固不化的人又要囂“怎麼可能讓靖安王娶建虜的太后?!”

 到時,他就要用這段故事給他們頂回去“是讓家國強盛重要,還是你們的禮法陳規重要……”

 他想想都覺得意氣風發。

 這樣的大好事,淳寧公主居然不愿接,幸而有自己這樣的能臣,一力促

 可惜,暫時還不能讓人知道是自己在暗中推波助瀾,但終有一日,許多人都要激自己。

 他上了轎子,向議院急急趕去,再次想起在朝鮮時崔遲川那一句話——“老夫有生之年若能見到華夏中興,死而無憾……”

 冬夜的冷風吹進轎中,他卻覺得撲面而來的是天下贊譽的盛名。

 ~~

 議院。

 來的不僅有議院大臣,還有幾個正在濟南的北楚重臣。

 左經綸、錢承運、姚文華、蘇明軒、夏向維。

 另外,王康竟也來了……

 何良遠與姚文華對視了一眼,不地轉過頭,看向堂中那位老太監。

 說來如今北楚的太監不多,都是在皇宮里侍侯許太后,這位老太監便是許太后邊的老人。

 今夜讓他來傳詔,莫名地就多了些以往沒有的鄭重。

 但老太監攤開手中的詔書看了一眼,卻不愿意念,只給諸臣傳閱。

 發到何良遠手里的時候,他到手都有些抖。

 這詔書果然是以皇帝的名義下發的……何良遠心想明明皇帝都丟了,整個朝廷所有人都揣著明白裝糊涂。

 詔書里先是又說了一遍靖安王的大功,要封他為‘晉王’。

 正常而言,秦、晉、齊、楚這四個封號最為尊貴,晉王已是僅次于‘秦王’的封號了,何良遠卻覺得淳寧還是過于小家子氣了。

 繼續往下看,果然是簡略地說了‘博爾濟吉特氏’當年營救王笑,為其生子一事,封其為晉王妃,為晉王平妻……

 何良遠看完,又遞給錢承運。

 錢承運只是掃了一眼……

 老太監卻顯得非常不高興,他是許太后的人,向著淳寧公主,這平白無故多了個人來和公主爭寵,能給好臉才是怪了。

 那尖細的嗓子冷冰冰地說道:“這詔書諸位也看到了,由哪個送去給這位新的晉王妃,就拿去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