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漢帝國風雲錄 第260章 風雲突變

《大漢帝國風雲錄》第260章 風雲突變

太學講堂的東側,矗立著四十八塊高一丈、寬四尺的石碑,石碑的正反兩面都刻有用古文,篆,隸三種字寫就的經書。這就是聞名天下的石經。

太學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師承不同,所經書難免章句有誤,同時太學中的個別博士為了能讓弟子在試場中拿到好績,竟然賄賂皇家的寫經手,改本簡冊上的文字,讓經文吻合他們的私家傳本。為此,本朝天子在熹平四年詔令當代名儒蔡邕、馬日磾,盧植等正定五經文字。校勘完畢后,由議郎蔡邕親自用古文,篆,隸三種字寫定經文,然後刊刻於石碑之上,立於太學。計有《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五經和《春秋公羊傳》、《論語》。

「許先生是第幾次觀石經了?」馬日磾(讀di)問許劭道。

「這是第二次了。」許劭捋須笑道,「嘉平四年(公元175年)三月,蔡邕蔡大人碑文初起之時,曾經專程來看過一次。那時,京師和從外地趕來觀看、摹寫的士子有數萬人之多,其時人流熙攘,車馬相繼,填塞街陌,場面蔚為壯觀啊。」

「蔡議郎一手好字,端莊渾厚中不乏清逸之氣。」許劭贊道,「不知蔡大人如今何在?」

馬日磾嘆道:「他到吳郡避難,已經好幾年了,我也沒有他的音訊。」

何顒笑道:「我倒有他的消息。大將軍去年派人到吳郡邀請蔡大人返京,被蔡大人拒絕了。聽說他和兒相依為命,生活尚可。」

孔融從人群中滿頭大汗地過來,興地說道:「先生,太學的講堂已經準備好了,諸位大人也已經趕到,就等先生登堂講經了。」

=================

Advertisement

許氏門閥以研讀《易經》名聞當世,而許劭又是其家族中的佼佼者,所以參加今日盛會的大儒名士幾乎囊括了在京的所有名家,比如楊閥的楊彪,楊奇,袁閥的袁逢,袁隗,太尉張溫,司徒崔烈,府樊陵,尚書盧植,太學祭酒侍中馬日磾,趙歧,皇甫嵩等等,大約一百多人圍坐於講堂前排。其後乃京中王公貴族世家子弟,再后就是太學諸生和各地聞風而來的士子。整個太學府講堂四周被二三萬團團圍住,水泄不通。

許劭高坐於講堂之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講經一個時辰。

許劭聲音不大,低沉而富有磁,委婉聽,他把經書中的論點剖析的深淺出,通俗易懂,讓講堂中的所有人都聽得津津有味,或若有所思,或恍然大悟,或喜笑開。

除了坐在近的公卿名士,其他人自然是聽不到許劭的講話,但太學的學子們自有其解決之道。幾十個太學學士圍坐於講壇四周,伏案疾書,生怕錯了一個字,他們是專門負責記錄先生講話的。每當許劭講完一段,立即就有負責傳送的學士把記錄好的書簡送到人群中,隨即就有許多嗓門大的學士在各登高誦讀。每到彩地方,人群中的歡呼好聲此起彼伏,響徹太學府。

許劭講完,太學祭酒馬日磾馬上上臺稍做總結,然後就是論辨時間。

在太學中,博士中相互論難蔚然風,其影響學生中亦有濃郁的學氣氛,學生可和負有盛名的學者論辯。服虔在為太學生時就曾以《左傳》駁當時著名的《春秋公羊學》大師何休。由於當時學生中研讀風氣甚濃,很多學生都思維敏捷,尤其擅長辯論。

到了黨錮時期,由於政治極端腐敗,太學學士們把論辨的方向逐漸轉向了時政,當時以賈彪、郭泰為首的三萬多諸生,他們以品核供卿,裁量執政,形強大輿論,被當時人稱為「清議」,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貶議,致使「三公九卿皆折節下之,三府辟召常出其口」,充分顯示出了太學諸生的輿論威力。

Advertisement

今天,太學的輿論威力再次發揮了巨大作用。

馬日磾話音剛落,孔融就站了出來。

「先生所闡述的許多新觀點,都是依據古經文,那麼,先生是不是也以為當今之世,以古經文治典,更能有助於治國呢?」

許劭笑著點頭道:「文舉此言甚為正確。自從世祖武皇帝復漢室以來,今文經學的門派分得更細,因而各種觀點的爭鬥也愈發激烈,雖然它有許多優點,但作為學,它的治國之論已經漸漸不能適應現今的國家與朝政之間的變化。今文經學最大的弱點,一個是妖妄,一個是繁瑣。今文經學派用讖緯說經,充斥著荒誕不經的鬼怪邪論。今文經學使得許多士子的頭腦開始僵化,今日大漢國的衰落和它有著直接的關係。」

一語激起千層浪。許劭的直言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整個太學府陷了一片爭論之中。

楊彪第一個跳了出來。楊氏門閥由號稱「關西夫子」的楊震開始,就是名聞天下的經學大家,他們家族尊崇的就是今經文一派。

「先生此言差矣。本朝確立經學的目的,本不專為學,而是樹立大漢國的政教大綱,因此,五經等典籍的文本是否與聖人的原著接近甚至一字不差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經典的解釋和靈活運用。大漢國所立的學,皆有一套能夠活學活用的治國之,比如用《禹貢》治理黃河,用《洪範》察知天變,用《春秋》判決案件,用《詩三百》當作諫書,這些辦法雖然死板僵,但在大漢國撥反正、創設文教的過程中,卻有強大的生命力。反觀古文經典,則完全缺乏這種功能。先生如今坐在這裏,對今文經學大放厥詞,是不是有失偏頗?」

Advertisement

伏無忌乃大漢名臣伏湛之後,其博學多識,當代大儒,其家傳也是今文經學。

伏無忌大聲補充道:「世祖皇帝本人出士族,他有喜好古文經的傾向,肅宗孝明皇帝同樣如此,因此,自世祖皇帝朝,就有人要求立古文經為學。不過,他們都沒有功。孝章皇帝朝曾以扶植微學的名義,詔選天下名士進京學習古文經,但古文經依舊未能爭得學。到底能不能把古文經也定為大漢國的學,先輩們先後討論了數次,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孝章皇帝朝建初四年(公元79年)的白虎觀大會。當時今古文的重要派別都有代表參加,爭吵的結果,仍以今文為主流。看看本朝,可有一個古文經學的博士講學於太學?」

「先生再看看太學由蔡邕書寫的石經,它不也是今文經嗎?今先生妄言今文經學已經過時,應該尊崇古文經學,是不是太過偏激?」

許劭笑道:「古文經的文字是東周時期的六國書,認識的人很,所以過去古文經的文本並沒有得到系統的整理和研究,再加上古文經也沒有多老師傳授,因此它不被定為學很正常。」

「如今,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許多士子都開始在民間整理和傳授古文經,解釋古文經,甚至編出了識別和解釋古文經的字典,古文經學已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古文經學雖然未立學,但它卻是本朝私學的主流。本朝一代,古文經學的大師輩出,如桓譚、班固、王充、賈逵、張衡、許慎、馬融、鄭玄等人。在古文經學的訓詁和註釋方面,就最大者當數許慎、馬融、鄭玄三人。」

「今天的古文經學簡單明,思想犀利,不太注重從經典中發揮出實用的微言大義,而是更加註重學化的考訂文獻、訓詁章句,同時,今天的古文經學派更加復古了,他們特別注重發掘五經典籍中屬於商周朝代的宗法和禮樂文化。這一點尤其有特別的實用價值。」

「因為本朝的皇權漸趨薄弱,雖然由閹和外戚流執掌國柄,但士族僚們靠著世代傳習經學充當本朝公卿,勢力龐大。門閥士族們依靠祖宗的庇蔭,依靠自己的巨大財富,逐漸為左右地方的世族豪強。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大漢國的國政和地位漸漸低於儒學的理想和宗族門第,本朝徵辟和察舉的選才辦法也因為到這種觀點的影響而日趨顯弊病。因此,本朝的黨錮事件,儘管是大是大非之爭,但未嘗不暗含了一點皇權和地方士族勢力之間的爭鬥。」

「尊崇古文經學,也就是維護皇權正統,也就是革新我大漢國政,重建一個威武而強盛的大漢。」

許劭緩緩站起來,高舉雙手,縱聲喊道:「我今天可以這麼說,今文經學很快將不容於世,古文經學已經穩居上風。」

「轟……」許劭這一聲驚世駭俗的狂呼,就象一記春雷突然炸響在太學府,頓時引了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的劇烈爭論,分別兩派的士子學士各不相讓,只爭得天昏地暗。

大漢立國之初,五經典籍多從秦代存活下來,從能背誦和傳授全文的學者口中搶救出來,因為秦帝國的挾書令至為嚴厲,簡冊早就化為飛灰了。由於各種原因,記錄下來的文本多有出。因此一部經典,因文本的不同,要並立數家博士,俱為學。到了孝宣皇帝朝,五經各有三家博士,這些博士所傳經典,皆用帝國通行的隸書寫,故稱今文經學。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以來,本朝就以今文經學為方經學。到了武帝末年,魯共王擴建孔子宅,偶爾挖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用古代文字記錄的經文。從此後,便有了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之分。古文經學家提供了闡釋學的一重經典模式,便是「我注六經」,以文字訓詁、名考釋等為手段來闡釋文本的意義,偏重學問題不注重政治的考據。今文經學家也提供了闡釋學的一重經典模式,便是「六經注我」,藉助經文典籍來闡述時代神或者發揮自已的新見解。

自大漢立國以來就開始了的今古經學兩派的論爭,在整個王朝幾百年的時間始終沒有停止過。

這場大辯論自初十下午一直延續到初十一下午,其激烈的程度和規模開創了大漢國之最。

本朝今文經學是方學的主,從的太學到州郡縣所設立的學,教授的經學都是今文經學。但本朝發展到現在,尊崇和研習古文經者越來越多,許多人雖然還在教授或者學習今文經,但純粹是為了混口飯吃,拿點朝廷的秩俸養家餬口。到了討論學的關鍵時刻,這些人立刻就原形畢了,一個個都了堅決捍衛古文經學的鬥士。

當今之世,最有名的今文經學三大家就是天下第一門閥的楊家,還有杜家和伏家。杜家的代表人是杜,其家族門生子弟眾多。伏家的代表人是伏無忌,他們家是皇親國戚。今文經學人才凋零,勢力日微,到現今已經是事實,今日太學府的爭論,不過就是預告世人,天下士子,將來都要漸漸統一到古文經學派了。

=====================

正月初十一。

大將軍站在書房門外,親自迎接何顒歸來。

「恭喜大將軍,賀喜大將軍。」何顒拱手笑道,「城的門閥士族馬上就要風而歸,鼎力支持大將軍,實在是可喜可賀啊。」

何進微微一笑,將何顒讓進書房,笑道:「這趟請來子將先生,辛苦伯求了。」

「子將先生太厲害了。」何顒笑道,「他還沒有走進城,就點評鴻都門為污濁之地,這下子,鴻都門聲譽大損,估計支撐不了多久就要關門了。鴻都門學士日漸稀,其實也就絕了閹的財路,重重打擊了他們的門生子弟。現在我倒要看看,這些鴻都門的無恥之徒在和各地州郡還怎麼立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