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的武皇帝想建功邊陲,洗刷自高祖皇帝以來的外侮恥辱,他對弱為用的治國策略非常不滿,因此,他實施了罷黜百家,獨尊儒的國策,從而結束了無為而治,清靜守法的年代,以德治國取代了以法治國。」
「以德治國被朝廷表述為德主刑輔。『刑』(法)是有明確的條文規範的。『德』是什麼呢?從大儒董仲舒倡導的『春秋決獄』來看,就是按孔聖人所著的《春秋》來作為斷案的依據。一部書怎麼能為判決案子的依據呢?照董先生的說法,因為這部書就有『德』的全部容。依據一本書斷案,吏的權力可就大了,他怎麼說都行,因此吏貪贓枉法,大漢律行同虛設,治理章法全沒了,結果就有了『上請』,凡事都請皇帝定奪。有一幫讀典籍經書的大臣在旁幫忙,皇帝要從史書中找出任何一條合乎自己心意的典故,太容易了,所以『罷黜百家,獨尊儒』的最後結果就是皇帝不再任何大漢律的束縛,皇帝的意願就是大漢律。」
「本朝初期,天子和大漢子民都要遵守大漢律,但自從武皇帝之後,就再也不是了,大漢律是大漢子民的大漢律,天子可以凌駕其上,為所為。大漢國之所以有今日的衰落,追求源,還是尊儒的治國策略問題,還是以德治國的問題。要想重振大漢國威,就要重尊黃老,要以法治國,這一點勿庸置疑。」
襄楷的話音剛落,軍帳的謝明就跳了出來,他當然是極力駁斥襄楷的言論了。隨後,陳好,唐雲,尹思,余鵬,趙雲,姜舞,龐德等一幫人先後持各種觀點和襄楷展開了激烈爭論。
李瑋輕輕推了一下聽得神的李弘,小聲問道:「大人,你看這個襄楷要不要殺了?」
「誰說的?」李弘冷臉說道,「殺不得,他說得非常有道理,你說呢?」
李瑋輕輕笑道:「我不知道,我和你一樣,也覺得有道理,但真正實行起來的效果會怎麼樣呢?還會像本朝初年一樣立竿見影嗎?」
「仲淵,如今看起來,他一定參加了王芬的謀。」李弘湊到李瑋的耳邊小聲說道,「你看襄楷大師執著的樣子,他一定是想利用這個機會劫持天子,脅迫天子實施他的治國策略。」
李瑋點點頭。他著襄楷,突然發現他不再是仙風道骨的大師,而是太學里一個頑固而倔犟的博士(老師),一個信奉黃老學的博士,一個非常擅長說服辯論的博士。
爭吵和辯論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上午。
李弘帶著部下恭送襄楷。
襄楷本來以為自己有機會單獨和李弘說說自己的治國之策,然後趁機說服李弘,但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機會。他在離開之前,總算找到了一個機會。
「大人,當今天下閹當道,百姓苦難,國勢日衰,大人如今深得天子的恩寵和信任,手握重兵,為什麼不想著做一番大事呢?」
李弘躬回道:「大師啊,你看看如今的北疆和西疆,十幾萬胡人陳兵邊境,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侵我大漢國,在這種況下,有什麼大事比抗擊胡人侵還重要呢?天下不得。天下了,胡人侵了,百姓怎麼辦?幾千萬大漢子民怎麼辦?」
襄楷看著李弘,默然不語,忽然,他長嘆一聲,躬致禮,爬上驢背,揚長而去。
=====================
入贅商戶的女婿沒出息嗎?穿越者蕭凡就是個很明顯的反例. 大明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老邁,皇太孫孱弱,燕王蠢蠢欲動. 這一年,蕭凡來了. 天下風雲因他而涌動.
我祖父是朱元璋,我父親是太子朱標,我才是太子嫡子,我才是大明的順位繼承人!我要為父親報仇!有我在,那個庶子就別想坐上皇位,那些禍害藩王叔叔們,聽說東瀛有四島,你們就前去施行教化吧……這一世,絕不再窩窩囊囊,絕不任人囚禁,絕不突然暴斃!朱允熥…
我爹上馬是帝國龍帥,下馬是當朝丞相,人們稱呼我為小相爺。 我們爺倆都怕被朝廷當豬宰了,便奉行著猥瑣發育別浪的原則。 可我越藏拙,我這該死的才華就越是發光。 我越是躲,我這要命的魅力反而光芒四射。 我降智裝笨,一不小心就變得富可敵國。 朝廷警惕了,皇帝懷疑了,於是我坑爹了! 帝國的掌權者們要奪走我的一切,真的要把我們當成養肥的豬給宰了。 好吧,那就站起來,摘下面具,亮出獠牙。 不裝了。 我要讓這天下,變成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