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何進想到李弘帶著大軍四平叛的狼狽樣子,都笑開了。只要李弘在北疆忙得焦頭爛額,他就無力南顧,那自己所需要的時間就很充裕了。
司徒崔烈問道:「大將軍,那如果張燕不反呢?」
何進大笑,說道:「那就墾地屯田啊。行鎮北將軍之議,於國於民,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嘛。」
「那錢呢?」崔烈接著追問道。
何進雙手一攤,說道:「先招嘛,為什麼要想那麼遠?先把張燕拖住再說。」
「那誰去招?」
「當然是行鎮北將軍了。」
「那誰去安流民?」
「當然是并州刺史張懿張大人了。」何進說道,「他是并州刺史,非他莫屬。」
「張懿?」崔烈瞪大眼睛說道,「行鎮北將軍會聽他的?一件事讓兩個大臣干,這事能幹嗎?」
何進雙眼一翻,不做聲了。他希張懿和李弘最好馬上鬧翻,那樣,他就有機會了。
===
天子不理大臣們的反對,下旨讓行鎮北將軍李弘負責招黃巾軍,讓并州刺史張懿負責安流民。
這聖旨剛剛送出,李弘的奏章又到了。
天子一看就不高興了。這才封你個行鎮北將軍,你就不聽朕的話了,這還得了?
皇甫嵩笑著勸諫道:「陛下,如今并州暫無戰事,慢一步調兵也沒有什麼關係。李將軍的當心很有道理,陛下請想一想,假如兩萬鐵騎在河鬧起來,那京畿之地可就危在旦夕了。」
天子嚇了一跳,隨即改變主意,讓大將軍何進派兵上河平叛。何進接旨后,立即讓北軍中侯劉表,侍史袁紹統領越騎營渡河北上。
===
李弘接旨后,大喜,立即通知了張燕,雙方隨即約定在大龍山建營商談。
幾天後,并州刺史張懿從雁門關趕到了龍山大營。張懿四十多歲,單薄,白面長須,舉止優雅。此人學識不凡,為人正直,在并州為多年,口碑不錯。張懿很仇視黃巾軍,他認為大漢國之所以有今日之衰,主要就是因為黃巾軍舉旗叛,四燒殺擄掠。所以他初見李弘,馬上就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憤怒和不滿,他說自己要上書陛下,拒絕招黃巾軍。
李弘心想這更好,我正愁著怎麼一腳把你踢開呢。
再次見到張白騎和黃庭,李弘非常興,他拉著兩人的手,笑道:「去年,兩位說要回太行山耕地種菜,乾的怎麼樣?」
黃庭不好意思地說道:「還種菜呢?我們一回到太行山,就被大帥著做事去了,連顆草都沒種。」
李弘大笑,說道:「這次談了,我送你一塊地,專門讓你種菜。」
張白騎握著李弘的手,地說了聲,「謝謝!」
李弘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認真地說道:「這次不管有多難,我們一定要談,否則,我就待在太原,那裡都不去。」
雙方第一天商談就吵了起來。
并州刺史張懿本來就不想談,他看到黃庭和他有板有眼地說著土地的事,他就氣不打一來,兩人一言不和,隨即大吵起來。
李弘大怒,立即命令龐德帶人把張懿押到大營關了起來。
「在這裡,誰的最大?」李弘看看張懿帶來的一幫并州刺史府掾史,冷聲問道。
一個二十四五歲,長相清雅,文質彬彬的年輕人站了出來。
「下并州府別駕從事唐放唐牧雲。」
「那你接著談,如果再蓄意挑釁,我一刀砍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