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李弘提出了重開鹽鐵,讓私商介經營之策。李弘說,并州的鹽鐵由於胡人侵和黃巾禍,已經多年沒有開採,陛下和府因此大損失。現今大軍坐鎮并州,黃巾已經,并州暫時穩定,陛下是不是可以考慮先行放開并州的鹽鐵經營。
鹽鐵一旦重開,鎮北將軍部可以再次出面向關中關東之地的富賈商戶籌借屯田錢財,然後再用并州的鹽鐵之利來逐年償還所借之資。這樣一來,陛下可得利,府可得利,大司農府可得利,私商可得利,而并州屯田也就有了持續的錢財來源。如此一舉多得利國利民之事,還請陛下儘早詔準,以便并州屯田得以繼續,流民安穩,大軍也可以騰出手來北上幽州平定叛軍。
崔烈看完之後,大喜道:「陛下,這是好事嘛。」
「是嗎?」天子怒極而笑道,「太尉大人不是說李弘在并州騙人嗎?你還出什麼餿主意,要朕詔告天下,號召天下流民都到并州去屯田,你想幹什麼?你想讓朕丟掉江山社稷嗎?你到底是什麼目的?你是何居心?」
崔烈嚇得撲通跪倒,驚慌地說道:「陛下,臣愚鈍,臣實在沒有想到并州的形勢會如此惡化,臣有罪,不過……」
天子小眼一瞪,著他。
崔烈地瞥了一眼天子,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到太學的時候,為什麼不藉機向天下人解釋一下,反而……」
「混帳東西!」天子猛地站起來,一掌拍到案幾上,大聲道,「朕就知道你要這麼說,朕又上了你們這些人的當,朕……」
「陛下,陛下,陛下息怒……」崔烈連連搖手說道,「陛下,這重開鹽鐵也不是什麼壞事,這對陛下而言,既能得利,又能得天下人之心,陛下為什麼要責怪於臣?」
「你不要再裝糊塗,你看看李弘的這道奏。」天子拿起案幾上的一卷竹簡,狠狠地砸到崔烈上。
崔烈略一看,就知道是趙岐寫的。趙岐的文風他太悉了。這個老傢伙,到了并州不福,跟在那個不知死活的豹子後面瞎摻和什麼?這事能摻和嗎?
「你們看看李弘奏所言,這事能行嗎?朕要殺多人才能詔令天下放開鹽鐵?」天子大聲道,「你們是不是和李弘合起伙來騙朕?」
「這大漢律能改嗎?這祖宗的法度能改嗎?」
「陛下,這大漢國是陛下的大漢國,陛下說改,還有誰敢說不改?」崔烈說道,「騙陛下的是那些送錢給陛下的人,不是我們。那些人拿大頭,陛下拿小頭,損失的是府,陛下難道不知道?府的錢難道不是陛下的錢?」
天子若有所思地著崔烈。
「陛下如果重開鹽鐵,臣願意承擔違背祖制之罪,引咎請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