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漢帝國風雲錄 第690章 亂世豪雄篇 勢如破竹

《大漢帝國風雲錄》第690章 亂世豪雄篇 勢如破竹

大漢國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十二月。

十二月下,冀州,趙國,中丘城。

北風呼嘯,大雪紛飛。

馬上就要快過年了,辛苦了一年的人們終於可以趁著開市的日子,歡歡喜喜地趕到城裏逛一逛,購辦一點年貨了。雖然今天的風雪很大,但馳道上依舊人來人往,過年的喜慶氣氛隨著歡快的笑聲漾在銀的世界裏。

大黑背著籮筐,和幾個同村的鄉鄰慢慢走在雪地里,有說有笑。

一支鐵騎大軍出現在馳道上。騎士們全副武裝,輕策駿馬,緩緩行走在馳道中央。

這條馳道直通幽州,北疆大軍經常在這條馳道上來來往往,百姓們見怪不怪,紛紛讓到路邊,三五群聚在一起,神著鐵騎將士和迎風勁舞的各旗幟,有滋有味地評頭論足。

大黑站在路邊的雪地里,靜靜地看著越來越近的鐵騎,看著五彩繽紛的戰旗,心裏突然一陣震,思緒霎時飛到了關西,飛到了軍營。啞還好嗎?兄弟們都還活著嗎?自己離開北疆軍已經一年多了,他們如今在哪?還在關西戰場上嗎?

大黑嘆了口氣,抬頭看看天。啞,我過上好日子了。我回到冀州后,和自己失散多年的妻兒團聚了,然後我們一家人到了屯田區,租種了一塊地,過上了安穩的日子。雖然家裏很貧窮,但和過去噩夢一般的日子比起來,這就是神仙生活了。這一切都是大將軍給我的,如果我今生今世還能見到大將軍,我一定要謝謝大將軍,我一定要謝謝他的恩賜。

「大黑,大黑……」站在他旁邊的一個乾瘦老者猛地推了大黑一把,「你快看,黑豹……黑豹大旗……」

大黑一驚,急忙扭頭順著老者手指的方向看去。風雪中,一桿巨大的黑豹戰旗在空中獵獵作響,威風凜凜。悉,太悉了,大黑心中一熱,渾上下不由自主地抖起來,他彷彿又回到了雨腥風的戰場,又回到了浴戰的歲月。

Advertisement

大黑只覺熱直衝腦門,他想,想喊,想吼。

鐵騎士卒一個個目不斜視,神肅穆,依次從大黑面前策馬走過。突然,一個悉的影霍然出現在大黑眼前。他還是那樣高大魁梧,還是穿著陳舊的皮甲,還是披散著一頭桀驁不馴的長發。

大黑心跳驟然加速,突如其來的激幾乎讓他窒息了。

「大將軍……大將軍……」大黑漲紅著臉,用盡全力氣,聲嘶力竭地起來。

黑豹義從齊刷刷地轉頭看向大黑。

「大將軍……」大黑高聲喊著,不顧一切地狂奔向前。

祭鋒怒叱一聲,戰刀呼嘯而出。義從士卒不約而同舉起了手弩。

「站住……再進一步,格殺勿論……」

大黑依舊瘋狂地吼著,奔跑著,聲音卻越來越嗚咽,越來越嘶啞……

路旁的百姓們驚呆了,一個個瞠目結舌,駭然變

李弘面冷峻,雙眼地盯著大黑,忽然,他臉顯驚,大聲喊道,「大黑……」

「大將軍,我是大黑,我是大黑啊……」大黑跌跌撞撞地衝到義從士卒的戰馬前,揮舞著雙手,激萬分地哭喊著,「大將軍,我是大黑……」

李弘飛下馬,跑幾步,一把拉住了他的手,「大黑……真沒想到,會在這裏上你……你哭什麼?好了,好了,你在戰場上殺人的時候眼睛都不眨,怎麼回家種了一年的地變這個樣子?」

大黑又是激又是尷尬,急忙手抹了一把眼淚,突然他想到什麼,用力掙李弘的手,跪倒在地,連連磕頭。

李弘大笑,彎腰對他說道:「你要是再磕頭,不說話,我就走了。」

大黑心裏一急,趕忙站了起來,「大將軍……」

「你看看你都幹了什麼……」李弘指著雪地上跪倒一大片的百姓,笑著對大黑說道,「走,我們到前面去聊聊。」

Advertisement

李弘讓大黑騎上戰馬,走在自己的邊。

「家裏都還好嗎?」李弘笑著問道。

「都好,都好。大將軍對我們全家恩重如山,我……」

「這種話以後不要說了。」李弘搖手制止道,「你從冀州開始就跟著我南征北戰,算起來前前後後也有七年,這七年裏你立了多戰功,殺了多敵人,你還記得嗎?」

大黑搖搖頭。

「我欠你太多,欠北疆軍將士太多,我這輩子如果能讓你們都活下來,能讓你們和家人團聚過上好日子,我就心滿意足了。你能回家,能找到妻兒,不是我的恩賜,而是你應該得到的。你為大漢浴疆場,大漢當然應該回報你。」

大黑心裏一酸,淚水差點滾了出來。

「大黑,你現在租種多畝土地?」

「八十畝。」

「除了上繳租賦外,你還有節餘嗎?」

「今年風調雨順,收不錯,大將軍又下令減免了一部分賦稅,所以到了年底,家裏還有點節餘。」大黑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屯田區其它百姓的況是不是和你差不多?」

大黑點點頭,在馬上深施一禮,「這都是拜大將軍所賜。」

李弘非常高興,又仔細問了一下屯田、賦稅和徭役的事,大黑詳細解說了一番。從大黑喜悅的表上,李弘看得出來,冀州的況比他預想的要好,這讓他到非常欣

「大黑,你說說,你現在最大的心愿是什麼?」

「我希大將軍一輩子待在冀州。」大黑毫不猶豫地說道,「雖然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我真的害怕大將軍離開后,一切又變了。」

李弘搖搖頭,「大黑,這個不算,你再說說。」

大黑面有難言又止。

「大黑,你對我說說,也許我能幫你。」李弘笑道,「我們見一次面很難。如果你有什麼心愿,你現在就告訴我,只要我能做到,我一定幫你。」

Advertisement

大黑聞言急忙跳到馬下,跪倒謝恩。李弘下馬把他扶了起來,「說吧,我聽著。」

「大將軍,我能一輩子屯田嗎?」

李弘苦笑,「屯田是應急之策,一旦天下穩定,屯田就要取消。」

「屯田取消后,我怎麼辦?」大黑臉一變,吃驚地說道,「我沒有地,我一家人吃什麼?」

「大將軍,我覺得屯田很好。雖然屯田是租種府衙的地,要給府衙上繳更多的賦稅,徭役負擔也多,但和過去我們租種有錢人家的土地相比,要劃算得多。另外,遇到災荒年沒有收的時候,朝廷不但免賦稅,還給賑濟,一家人總能支撐著活下去。過去遇到災荒年,我們只要等死。」

「可是,有人對屯田有看法,甚至還有人拒絕屯田。」李弘皺眉說道,「今年夏天,我在安平、河間等地查訪屯田區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屯田的租稅、田賦和徭役過重,不願意長久屯田。我估計,冀州的屯田幾年後就要結束。」

大黑低下頭,小聲說道,「大將軍,那邊郡還有屯田嗎?我去邊郡屯田,我不能讓一家人死。」

李弘沉默不語。這個問題,李弘一直在思考,他和田疇等河北大吏在巡視遼東和大漠的過程中,也一直在探討這件事,但至今沒有答案。

「大黑,如果屯田結束后,朝廷把你現在租種的八十畝地賣給你,你要不要?」

「我想要,但我買不起。」大黑苦著臉說道。

「假如朝廷願意把土地賤價賣給你或者乾脆無償送給你,將來你遇到災禍,會不會賣?」

大黑想了一下,點點頭,「大將軍,土地都是有錢人買,我們哪裏買得起土地?我們窮,土地,一年收有限,上繳賦稅後已經所剩無幾了。如果到家裏有人生病,或者喪葬,只能賣地。更可怕的是到災荒年,地里顆粒無收,要想讓一家人活下去,只有賣地。」

「那你說怎麼辦?」李弘問道,「除了屯田,你還有什麼辦法能讓自己,甚至讓自己的子子孫孫都能活下去?」

「大將軍,你能讓我家世世代代租種朝廷的地嗎?」大黑小心翼翼地問道。

「世代租種朝廷的地?」李弘詫異地著大黑,「世代租種?」

李弘若有所悟,但一時又無法抓住實質,他約約覺到,解決土地問題的辦法就在眼前。

「大黑,我答應你,一定幫你完這個心愿。」

「謝謝大將軍。」大黑驚喜加,再次跪倒於地。

大漢國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正月。

正月,天子改年號為興平,大赦天下。

大將軍李弘回到邯鄲后,立即覲見了長公主。

長公主因為李弘執意要招公孫瓚,一氣之下返回了邯鄲,以為李弘在幽州戰事結束后立即就會回來,誰知李弘竟然在幽州一待就是半年,連個影子都看不到。

「大將軍還知道回來?」長公主著李弘,又喜又苦,心裏更是百般委屈。這半年裏,冀州是非不斷,夾在各方權勢之間努力尋求平衡,日子非常難過。

李弘知道長公主心裏不痛快,隨意敷衍了幾句,然後拿出了一個緻的端牛角號遞了過去,「臣此趟遠行,所到之都很荒涼,沒什麼好禮帶給殿下。」

長公主很驚喜,拿在手上仔細把玩了一下,突然說道:「大將軍第一次到的時候,送給我的也是這個禮。」

李弘驀然想起了先帝。當年自己第一次到,先帝特意準備了一份厚禮讓自己送給太后,送給公主和小董侯的禮也是先帝事先準備好的,是兩個端牛角號。長公主突然提起此事,讓李弘心中十分難。先帝臨終前把大漢社稷託付給了自己,可自己卻辜負了先帝的信任和重託。大漢社稷何時才能中興?

李弘黯然魂傷,良久無言。

正月初六,大將軍召集三府大吏議事,議事的主題只有一個,土地和流民。

李弘在議事上鄭重告訴三府五十多位吏,土地改制之策必須在四月春耕之前拿出來。在這三個月里,河北只討論此事,其它事一概不問。

由於土地制度直接關係到社稷本,牽涉到賦稅和徭役,繼而又牽扯到諸多重大國策,所以討論的範圍越來越廣,討論的人也越來越多,到正月底的時候,河北諸府近百位大吏、碩儒、名士陸續趕到邯鄲行轅,就土地制度如何改制展開了通宵達旦的辯論。

在華夏大地上,最早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

井田制始自夏商,完善於周。關於它的較早且為完備的記載當數《孟子滕文公》:「死徙無出鄉,鄉田同井,出相友,守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從孟子的描述中可知井田以方塊為形共九百畝,由八家共用一井耕之,每家各占私田一百畝,中間一百畝為公田。經此細分之後的土地形狀像「井」字,故謂之井田。八家需先在公田上耕作,以繳納孟子稱之為「助」的勞役地租,然後,各家才能對自家的百畝私田進行耕作。

井田制最突出的特徵便是公私田之分和勞役地租。井田制還採取了定期調整換份地的方式,以消除因土地沃程度的不同而可能導致的不公平現象。

到了春秋中期,鐵制農和牛耕的出現使得公田之外的私田被大量開發,耕地面積日益擴大。貴族領主對私田的狂熱追求使得公田日漸荒廢,國家歲難以為繼,各國不得不改變勞役地租的稅賦制度,紛紛實行「初稅畝」、「相地而衰征」、「十一而稅」等稅制,井田制隨即逐漸荒廢。

秦以「名田制」而強國。

隨著商鞅「開阡陌決裂封疆」的一系列改革,古老的井田制被徹底廢除了,領主貴族的世襲土地所有特權也隨之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名田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