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漢帝國風雲錄 第728章 亂世豪雄篇 成事在天

《大漢帝國風雲錄》第728章 亂世豪雄篇 成事在天

大漢國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二月。

二月上,大司馬大將軍李弘做好了北上大漠的準備。

龍驤將軍趙雲、長水校尉穆斯塔法、胡騎校尉祭鋒率一萬鐵騎隨其出征。兩府長史余鵬、司馬傅干、從事中郎陳群、袁渙,主薄司馬懿等十幾位掾屬隨行。

出發的前一天,太傅馬日磾、大司徒張溫、大司空楊彪三位上公前來送行。

大漠和邊郡的穩定與否,將直接關係到中興大業的敗,所以大臣們很贊李弘的北上之行。不過,晉朝廷剛剛重建,河北諸府和朝廷的關係還沒理順,大將軍在這種況下倉促北上,非常不合時宜。大臣們為此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猜測。

李弘不以為意,他勸了三位上公幾句,然後說道:「胡族諸部的事,只有我去才能解決。此次匈奴單於庭、北部鮮卑王無視大漢天威,蓄意挑起事端,引發邊疆戰火,罪在不赦。趁著這次機會,我要聯合歸屬胡族諸部,廢棄一些藩屬胡人的特權。把胡人打老實了,打安份了,我們沒有後顧之憂了,才能安安心心地討伐叛逆。」

「大將軍的想法是對的,我們都支持。」太傅馬日磾說道,「陛下已經授予大將軍使持節的特權,胡人的事,大將軍可以先斬後奏,無須事事請奏」(所謂使持節,就是出使或出征時,代行君主職權,平時和戰時都可以誅殺兩千石以下的吏。)

「以胡制胡雖然是穩定邊疆的好辦法,但大將軍切切要注意,不能在以胡制胡的過程中,讓某個胡族部落強大起來。」張溫捋須說道,「以胡制胡的關鍵是削弱和摯肘胡人勢力的發展,所以這次大將軍一定要重擊單於庭,最好能讓劉豹殺過黃河,把單於庭一掃而。這對大漠上的藩屬胡人也是一個警告。」

Advertisement

李弘笑著搖搖手,「單於庭是要重擊,但不能把他們都殺了。殺,解決不了問題,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他們屈服,讓他們徹底歸屬大漢。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嘛。」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我們沒有時間啊。」楊彪嘆道,「大將軍此去,最好速戰速決,早點回來。你在大漠時間待得越長,河北的危險也就越大。」

「短期,袁紹還沒有實力打我們。」李弘笑道,「上次你們說,想派大臣出使和兗州,一來可以為河北爭取時間,二來也可以分裂袁紹和曹部,我覺得這主意不錯,可以先派人去試探試探。」

「但陛下和長公主都不同意。」張溫無奈地說道,「長公主說,我們既然派大臣出使青、徐、荊、揚、益五州,就不能再派大臣出使和兗州,這會讓袁紹和各地州郡大吏認為朝廷懼怕他們,會增長他們囂張氣焰。長公主建議天子和朝廷,詔告天下,公佈袁紹和曹的罪惡。認為只要這樣才能震懾其它州郡,才能讓袁紹和曹孤立。」

「天子和朝廷決不能向叛逆低頭。」馬日磾正說道,「在這件事上,我支持長公主。叛逆就是叛逆,罪大惡極就是罪大惡極。如果叛逆也能變功臣,罪大惡極的人不但能逍遙法外,還能和功臣一起站在朝堂上,那天子和朝廷的威嚴何在?大漢律法的威嚴何在?天子沒有威嚴,律法沒有威嚴,各地州郡大吏怎會重歸朝廷?袁紹至今拒絕尊奉當今天子,曹先是屠城后是決堤,這兩人罪惡滔天,就是該殺,絕不赦免。」

李弘無意加這種爭論,他急忙打斷話題,把事扯到了中興渠的開鑿上。十八萬軍戶的很大一部分要從開挖渠道的流民中徵募。開挖渠道的人減了,開渠的速度就要減慢,如果今年黃河再發大水,那事就麻煩了,所以李弘一再囑咐,朝廷無論如何要搶在黃河汛期來臨之前,修好中興渠,把河北大地上的各條大江大河全部貫通,這樣既有利於泄洪,更有利於田地的灌溉和資兵員的運輸。

Advertisement

當天晚上,李弘宴請在晉的一幫北疆軍將領,鮮於輔、徐榮、張燕、麴義、呂布、趙雲、楊良等將軍都一一在座,大司農李瑋也應邀而來。

席間,李弘翻來覆去就一句話,不管晉朝廷出了什麼事,南、北和虎賁、羽林軍都要堅決支持長公主。

諸將轟然應諾。

良笑道:「大將軍既然不放心,那就留下,讓我和子龍去大漠。」

李弘苦笑,「我也不想走,但大漠的事如果不能解決,後顧之憂就很大,將來南下平叛作戰的時候,大軍一旦陷首位不能兼顧的窘境,我們就慘了。」

「只是大將軍這一走,晉恐怕就要進多事之秋了。」張燕皺著眉,憂心忡忡地說道,「很多大臣說,大將軍藉著匈奴人和鮮卑人的事北上大漠,是故意而為之,意圖清掃朝廷中的反對勢力。」

「反對勢力?」李弘笑道,「朝廷還有什麼反對勢力?關西一戰,長安朝廷的大臣幾乎死傷一盡,他們就是想興風作浪,也沒那個實力啊。你們不要多想,好好幫助長公主和大司徒推行新政。還有,兵要練,待我從大漠回來,我們就可以南下了。」

接著他就說到了新兵制的事,「我知道你們當中有人對新兵制有意見,認為朝廷剝奪了你們的兵權,不相信你們。今天,我在這裏解釋一下。」

「這個兵制其實來源於武皇帝。武皇帝在中興大漢時,為了加強對士卒的約束,整肅軍紀,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也為了充分發揮各將領的才能,於是採取了諸將分營統領的辦法。中興大漢后,他還一度保留了黎營、雍營、虎牙營,以戍衛京師,維持郡縣治安。」

「諸將分營統領的最大好就是各營統軍大將都沒有超過一萬人以上的兵力,實力有限,而且諸將還互相牽制,這為武皇帝天下平定后,迅速收回諸將兵權,削減軍隊打下了基礎。鄧禹、耿純、王霸等人之所以能得到善終,福澤後世,和武皇帝很輕鬆地收回兵權有直接關係。」

Advertisement

李弘說到這,諸將已經大致明白了李弘極力要求修改兵制的目的了。除了增加軍隊,減軍資開支外,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將來天下平定后,大家能免遭殺之禍。

「大將軍為了修改兵制,和我私下商討過多次。」鮮於輔笑著說道,「我們把天子救回來了,接下來就要平定天下。平定天下之後呢?我們怎麼辦?大家都是將軍,都有兵權,都有軍隊,天子怎麼理我們這些人?我們不能把希寄托在天子的信任上,我們必須為自己留下一條後路。這條後路就是今天的這個新兵制。」

「按照新兵制的規定,將軍平時在朝,戰時憑皇帝的聖旨和『虎符』到各大營領軍參戰。也就是說,我們從現在開始,已經沒有軍權,已經不再直接掌控軍隊了。將來天下平定了,你們如果有興趣,可以朝為,如果對政事不興趣,可以辭回家,或者待在京城,做一個世家家主。」

眾人神態各異,都不說話,只有麴義很高興。

「北疆軍的況特殊,如果我們還是象以前一樣捆在一起,我死了,你們也活不了。」李弘笑道,「幸運的是,張溫、崔烈、馬日磾,還有羽行兄,他們經過很長時間的商討之後,總算解決了這個問題。將來,我這個大將軍倒了,你們雖然到牽連,但還不至於丟掉命,該是功臣的還是功臣。」

「這個兵制剛剛實施,為了防止我不在晉的時候發生變故,禍及河北和北疆軍,我請你們務必支持長公主。」李弘對眾將拱手為禮,繼續說道,「目前,最相信我們的就是長公主了。畢竟在北疆待了七年,對北疆、對我們都很了解。只要我們支持,讓控制天子和朝廷,晉就不會有事,河北更不會有事。」

送走諸將,李弘回到后帳,發現風雪還沒回來。

此次北上大漠,李弘為了理鮮卑人的事,特意奏請天子,把自己的夫人風雪也帶上了。長公主和小雨、風雪很深,聽說風雪要走,特意派人把風雪接到了長公主營說說話。自從天子到了河東后,長公主就再也不敢隨便出大將軍的營帳了。

李弘抱住小雨,兩人剛剛溫存一會兒,長公主就派人過來傳話。天太黑,請大將軍到長公主營把風雪夫人接回來。

小雨抿笑。李弘很無奈,「你去吧。這麼晚了,我不能進長公主營。」

「還是去一趟吧。」小雨拽拽李弘的鬍子,輕聲說道,「下午來請風雪,我就知道的用意了。長公主長大了,不是小孩子了,的心意你還不知道?」

李弘苦笑,「我知道又能怎樣?是長公主,我是大將軍,如果……」李弘搖搖頭,「天下誰不害怕?天子,朝中大臣,北疆諸將,誰不害怕?權力制衡一旦被打破,事就不可收拾了。還是小孩子,太任了,一點都不知道輕重。」

十七歲了,如果在已經出嫁了。」小雨同地說道,「不是小孩子了。」

李弘長嘆,把小雨放到了地上,「你去把小雪接回來。」

小雨沒有,眼哀求之

「事關社稷存亡,不能由著。」李弘搖手道,「當今天下,誰敢娶?誰有資格娶?誰娶都是滅門之禍。」

小雨哀怨地看看他,小聲說道:「這都是你的錯。」

李弘吃驚地看著小雨,半天沒說話。

無人可嫁,無人敢娶,都是你的錯。」小雨俯拉住了李弘的手,「如果不是你,怎會嫁不出去?如果嫁出去了,你是不是還要把搶回來?」

李弘閉上眼睛,滿臉愧,「天子年,社稷敗亡,除了,誰能支撐這個朝廷?」

「你都是為了自己,為了你的北疆兄弟。」小雨抱住李弘的脖子,在他額頭上輕輕地吻了一下,「你已經不是那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了。」

李弘地摟著小雨,把臉埋在小雨的口上,一

「你去把小雪接回來,我不能去。」

二月中,太傅馬日磾、太僕趙岐奉旨持節,勸青州田楷、孔融、徐州劉備、揚州袁、劉繇。太常丞許劭、治書史司馬防,太中大夫楊奇繞道長江,逆流而上,奉旨勸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祿大夫周忠繞道塞外,奉旨勸西涼韓遂。

三月上,李弘率軍到達度遼大營,會合度遼將軍閻、揚烈將軍楊明。

單於庭驚恐不安。

李弘要求到單於庭拜見大單於。阿泰很害怕,主提出放棄大單於,讓位於劉豹。左谷蠡王呼廚泉大為生氣,把阿泰臭罵了一頓,然後以大單於的名義傳令諸部落,立刻帶著人馬趕到單於庭集結。諸部落首領聽說李弘在度遼,一個都不敢去。

幾個匈奴部落首領唯恐將來遭到劉豹的報復,把呼廚泉謀攻殺漢軍的消息通告了李弘。李弘大怒,連夜率軍包圍了稷。右賢王去卑眼看單於庭要被漢軍滅絕,急忙聯合一幫匈奴貴族殺了阿泰和呼廚泉。

李弘進駐稷,大肆抓捕匈奴貴族,把擁戴阿泰繼任大單於的匈奴貴族和部落首領全部抓了起來。

三月底,左賢王劉豹、日逐王劉冥回到了稷。劉豹順利繼任大單於。匈奴貴族幾乎被劉豹殺了個一乾二淨。

四月上,朝廷接到李弘奏報,下旨賜封劉豹為匈奴大單於,同時剝奪了單於庭許多特權,規定單於庭每年必須向西河郡和五原郡上繳一定數量的牲畜以沖抵賦稅,必須向度遼大營提供兵戶和戰馬,匈奴貴族和諸部落首領必須象大單於一樣,各自派遣子弟到晉充當人質和學習經文。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