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韙和龐義找到蒯良,質問他用意何在?如果劉表和劉備有心聯手佔據蜀,大家就一拍兩散。蒯良從容而笑,撕破臉對誰有好?我們打起來了,劉璋的軍隊隨即就會殺過來,你們死定了。我們幫助劉璋擊敗了你們,劉璋會非常激,我們一樣有機會北上蜀郡,殺進都。趙韙大怒,說來說去,你們還是想霸佔益州。蒯良不屑地搖搖頭,你把益州送給我們,我們都不要。我們待在益州幹什麼?待在益州能擊敗李弘平定天下?能北上征伐重振社稷?大漢有你們這樣無恥的臣子豈能不亡。
趙韙和龐義又驚又怒,想了半天也沒弄明白劉備率軍進益州的真正目的,不過蒯良那幾句話倒是對的。現在北疆軍還沒有打進,劉備的軍隊應該在豫州戰,他沒有任何理由到益州,除非北疆軍殺到了長江邊上,他無路可逃,只能到益州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另外,蒯良的威脅讓他們一籌莫展。西征軍人數眾多,尤其是劉備的軍隊,都是剛剛從中原戰場上撤下來的悍卒,打起來了自己純粹是找死。看樣子,今天不認栽是不行了。
趙韙和龐義商量了一下。他們只有一個選擇,沒有別的路,不過認栽之前要把事問明白。蒯良於是把中原形勢解釋了一下,西征軍的目的是先幫助你穩定益州,然後由益州給大軍提供糧草,幫助大軍進駐漢中,從漢中方向北上攻擊關中。兩人恍然大悟,不過心裡還是很警惕。西征軍如果遲遲不能攻克關中,益州豈不要給活活拖垮?等打下都后,無論如何要想個辦法把這支軍隊送出去。
=
大軍休息兩天後,劉備隨即召集劉磐等西征軍將領和趙韙、龐義等益州吏軍議,商討如何北上打都。
趙韙有竹,站在地圖前侃侃而談。
從江州有三個方向通往都。一是循涪江北上到涪城(今綿),兵臨都北部,這條路一般稱做「水」,其中涪城、墊江(今合川)是路途中最重要的一個關隘。二是從江州溯長江、岷江而上,直殺都南部,這條路一般稱做「外水」,路途上的南安(今樂山)是最重要的城池。三是從江州西上進沱江,再由沱江北上直殺都,這條路一般稱做「中水」,漢安(今江)是途中最為重要的城池。
當年大將軍岑彭討伐公孫述,就是在江州(今重慶)兵分兩路。一路由大將臧宮率軍走水,殺往都北部。一路由其親自率軍走外水,直殺都南部,形南北夾擊之勢。
「下建議大軍一分為二,一走水,一走外水。行水的大軍為主攻,悄然殺向都北部,而走外水的軍隊為輔攻,把劉璋的主力軍隊吸引到都南部。」趙韙指著地圖說道,「、外水自古以來就是江州和都之間的主要通道,水涪江尤為重要。涪城和墊江是涪江上的兩個重要關隘,分上、下游。涪城居都之北,拿下涪城等於奪取了都之險。墊江乃三江彙集之,地形極為險要。一般來說,保都,只要上守涪城,下守墊江,控制住整個涪水則都無憂。」
趙韙著劉備,微微笑道:「不知大人走水,還是走外水?」
「我走水。」劉備毫不猶豫地說道,「大軍明日出發。我們都再見。」
=
一名交易分析員因為一場事故,穿越到大明朝萬曆年間,成為一位大牙商的上門女婿。他原以為自己也能像穿越小說中那些主角,在古代混得風生水起,富可敵國,妻妾成群。直到他遇見了萬曆皇帝.....。「陛下,關於草民的傭金.....?」「你無須著急,朕這就戶部發給你。」「我擦!陛下,你先前讓我幫你掏空國庫,充盈內府,如今國庫隻有老鼠屎!」「這倒也是,那就這樣吧,朕將國庫承包於你。」「陛下,草民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講?」「你但說無妨。」「MMP!」
瑞根歷史官場養成文,絕對夠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隱憂。四王八公鮮花著錦,文臣武將烈火烹油。內有南北文武黨爭不休,外有九邊海疆虜寇虎視。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關鍵在於你身處其中時,該如何把握。勇猛精進,志願無倦,且看我如何定風流,挽天傾!歷史官場養成文,兄弟們請多支持。
原本,他只想做個混吃等死的逍遙王爺。但是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既然你們不讓老子有逍遙日子,那就都別過了!於是乎,劉登憤然而起,親自提出,並把這個口號,宣告萬方: 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率土之濱,莫非漢臣。有蠻夷不服大漢王化者,雖遠必誅!什麼叫王化?王化就是,我大漢天軍所到之處,即是我大漢國土!
明朝末年,天災人禍,戰亂四起! 李建安穿越成為破軍戶,窮困潦倒。 叮! 系統來了! 可以複製物資! 「糧食X100袋」 「盔甲X100套」 「火槍X100把」 「大炮X100門」 哈哈哈,李建安徹底發了,富可敵國! 「你一個小旗?有自己的騎兵?」 「你一個百戶?敢和韃虜對陣?」 「你一個千戶?有自己的艦隊?」 崇禎皇帝哭了;「李哥,幫幫忙,借我點糧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