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太子入戲之后 393:過河拆橋蘇辛夷

《太子入戲之后》393:過河拆橋蘇辛夷

 朱蟬看看皇后又看看容王,再想想蘇辛夷的話,自己的心里也起了波浪。

 晏瓊思是皇后疼的外甥,是容王一直護著的表妹,但是晏瓊思跟太子妃的關系十分惡劣。

 現在出了這樣的事,太子妃跟江家好,肯定站在江家這邊,但是皇后與容王肯定更心疼晏瓊思。

 至于,當然是站在太子妃這邊,晏瓊思那樣的秉,誰沾上誰倒霉。

 但是,朱蟬謹慎地沒開口,剛嫁給容王,還沒能得到皇后的信任,此時幫著太子妃開口,不僅幫不到,說不定反而害了

 心里焦灼,面上不能表

 就在此時,朱蟬聽著太子妃又開口了。

 “母后,我知道您心疼潤儀郡主,說起來我與郡主之間雖然曾鬧得不愉快,但是當初家兄傷一事,還承了郡主的指點之,前怨盡消。況且,如今母后這般護著我,我心里激不盡,自然也希郡主能有一門好親事,也了了母后對郡主的擔憂之心。”

 朱蟬:……

 就沒想到太子妃居然這麼會說話啊,上次倆私下說話,對晏瓊思可并沒這樣的分,得跟著太子妃學一學。

 瞧著皇后面上的神緩和下來,朱蟬又看了一眼容王,果然容王的臉也好看多了。

 佩服。

 蘇辛夷可不知道朱蟬在想什麼,看著皇后很認真地接著說道:“可是母后,你想一想這門親事怎麼來的,我現在更傾向于江大人還不知道,江夫人有可能還在瞞著。江大人管著戶部多年,父皇一直對他信賴有加,就是因為江大人那一的風骨。若是江大人知道了真相,我想江大人就算是拼著被父皇遷怒斥責,也不會讓自己的兒子這樣的委屈。如果真的鬧到那一步,您想最丟臉的是誰?只有郡主啊。”

Advertisement

 皇后聞言臉微僵,自家事自家知,當然知道瓊思現在在京城的名聲不太好,都是與商君衍有關系。

 但是皇后不能昧著良心說都是商君衍的錯,現在瓊思與江家定了親,江家皇后很滿意,又是次子就更滿意。

 心里滿意,但是也知道這親事有些古怪,雖然妹妹進宮來說得很是冠冕堂皇,不過兒子都跟說清楚了。

 原想著江家就算是心有猜疑,但是事已經到了這一步,兩家也和和氣氣地議了親,這事就算是安穩了。

 如今蘇辛夷這樣一說,皇后心里也打起了鼓。

 江浚這個人沒打過道,但是有一點知道,能在戶部尚書的位置上做了這麼多年,可見陛下對他的信任有多深厚。

 就憑這一點,如果兩家真的鬧起來,不好說陛下會如何置。

 歸究底,廣平郡王只是一個閑散皇室,前段日子還被皇帝勒令在家反省,廣平郡王妃雖然是自己妹妹,但是陛下遇到真正的大事前,可不會輕易因公徇私。

 如果……假如蘇辛夷說的是真的,如果江浚眼下還真的不知道,那等到知曉之日,必然是反擊之日。

 皇后很是頭疼,頭疼得要命。

 就不明白,怎麼瓊思的婚事就這麼一波三折的。

 而且,蘇辛夷話中還有一點告知,瓊思跟許玉容還有伏云之間瞧著沒什麼關聯,但是玉靈庵這個地方就讓不安。

 獵場的事就不說,這次益王與季侍郎見面也是在這里,選擇這個地方就讓人心驚跳了。

 皇后心思如涌,一時間也有些煩

 容王就直接多了,看著蘇辛夷問道:“大嫂,你的意思是江浚會反對這門親事?”

 蘇辛夷知道容王的想法與一般人不太一樣,他這人也有點護短,大約是跟廣平郡王府的表兄妹一起長大的,也深一些,所以就算是知道晏瓊思做得不對,還是愿意為了幾次周旋。

Advertisement

 蘇辛夷想到這里,就看著容王笑了笑,“七弟,我來問你,如果你的兒子要娶一個名聲不太好且用了不明的手段定下婚事的子,你愿意嗎?你著良心說,你仔細想一想,是你與七弟妹捧在掌心養大的兒子,恨不能把世上最好的東西都給自己孩子的父親,你會愿意嗎?”

 容王那句愿意瞬間被塞了回去,下意識的看了自己的王妃一眼,就瞧著似笑非笑地盯著自己。

 這一刻,容王忽然就把自家王妃這張臉跟江尚書那張老臉重合了。

 這倆人的脾氣都不太好的樣子。

 如果……如果他真的做了這樣的決定,估著家里要鬧翻天了。

 瞧著容王瞬間變幻不停的臉,蘇辛夷心想還有救,在晏瓊思的事上,容王雖然過多的維護,但是如今他也是娶妻的人了,做事自然就更多了幾分顧忌。

 “七弟也不會愿意的吧?”蘇辛夷的聲音放得更和了,“江夫人與江大人為長子挑選的婚事,我想七弟也知道是誰,放著滿京城的勛貴江家不找,卻找了不在朝為的人家,為的是什麼?如今江二公子這般被算計,江大人如果知道真相豈能干休?”

 說到這里,蘇辛夷看了一眼皇后娘娘,意味深長地說道:“況且這門親事……母后,還是要細細思量潤儀郡主到底是怎麼想的才是最重要的。”

 皇后沉默了。

 容王的眉頭也更了,直接問道:“你懷疑瓊思跟益王有關系?”

 朱蟬驚了,就這麼問了?

 蘇辛夷看了容王一眼,也干脆利落地回了一句,“不敢肯定,這事兒就得七弟去查了。如果益王與糧倉一案,還有當初商隊被刺殺一事毫無瓜葛,潤儀郡主與益王府有往來沒有毫干系。但是……”

Advertisement

 說到這里蘇辛夷嘆息一聲,沒有看容王,轉頭卻看向皇后,“母后,當初糧倉一案是七弟主揭發,再三請父皇徹查,如果真的跟益王有關,您說益王對七弟會如何想?”

 當然是恨死他了!

 皇后的神這一刻終于不再遲疑,事關容王安危,便是晏瓊思也得靠后。

 “你是懷疑益王故意接近利用瓊思,進而報復容王?”皇后看著蘇辛夷沉聲問道。

 蘇辛夷搖搖頭,“現在不好說,殿下不在京城,兒媳有孕在,很多事都不能親自去查。而且殿下不在,東宮的人不能。”

 這話當然也不全是真的,是能的,但是為了人耳目,確實表面上的人一個都不能,至于私下里,就得看張鑒這個總管了。

 不過,事關東宮,蘇辛夷不能與皇后說明。

 只要太子還是儲君,沒有登上那個位置,皇后的立場就有一定變數,東宮的底子,不能全都給皇后知曉。

 再說,皇后都不能手前朝的事,自己一個太子妃卻能調太子的人馬,皇后會如何想?

 蘇辛夷不能冒險,只能謹慎再謹慎。

 朱蟬此刻心極為不平定,沒想到這后頭還有這麼大的干系,下意識的就去看太子妃。

 蘇辛夷眼眸一轉對上朱蟬的眼神,不地眨了眨眼。

 朱蟬眼睛微微一亮,倆人做了這麼久的朋友,默契是有一點的。

 嫁給容王之前,家里人就跟細說過,朱家支持的是皇家正統,那就是東宮太子。容王現在與太子一條船,這是最好的事嫁給容王之后,努力維系的便是娘家與夫家利益一致。

 現在不就是的最好機會?

 朱蟬定定神,這才開口說道:“母后,太子妃的顧慮是對的,兒媳也覺得郡主此事可能另有。不如這樣,兒媳請家里人代為察訪,您看如何?”

 現在的形勢便是,蘇辛夷假裝不好出面,皇后這邊更尷尬,娘家了庶民,查的又是妹妹家的外甥,自然不能讓廣平郡王妃出面,那就面臨著無人可用的局面。

 至于容王,現在益王肯定是盯著他盯得,容王也不好直接出手,相反,朱蟬這個新嫁門的新婦,所有人都會認為在王府沒有站穩腳跟時,自然不會知道或者是敢管這樣的事。

 所以,如果朱蟬請了朱家人私下里去查,反倒是燈下黑了。

 朱蟬查的是晏瓊思與江家結親的事,蘇辛夷這邊就能借此事讓益王心生忌憚,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獲。

 容王大喜,“對,讓岳父出面更好,益王也不會想到這一點。”

 皇后眼下也沒別的辦法,雖然說此事不太彩,但是也只得讓朱家去查,于是看著朱蟬道:“若是鄭國公府肯愿意幫忙自然最好不過,此事還是辛苦你了。”

 朱蟬大方一笑,“母后,我既然嫁給了王爺,自然為王爺著想,王爺的事便是我的事,母后放心,兒媳一定把事辦好。”

 皇后很是滿意朱蟬這個兒媳婦的態度,神都輕松幾分。

 前半輩子自己與李貴妃不相上下,斗了這麼多年分不出勝負,但是下一輩可就不一樣了。

 襄王娶了尤香薷,可不如自己的這個兒媳婦心又能干。

 皇后看向太子妃,“你看如何?”

 蘇辛夷就對上皇后的眼神滿面激地說道:“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兒媳只是覺得七弟妹這才過門沒多久,就讓鄭國公府如此出力,委實有些愧疚。”

 皇后得了蘇辛夷這表態臉上也笑了,“都是一家人,也不用如此客套。你這個做嫂子的還能讓吃了虧不。”

 “那自然不會。”蘇辛夷爽朗地大笑,“母后與七弟如此為殿下著想,等殿下回京我一定會跟殿下好好說一說。”

 皇后就滿意了,做這麼多,太子若是不知,豈不是眼拋給瞎子看,白費力了。

 容王也滿意,能讓蘇辛夷激的人可不多,但是他媳婦辦到了。

 從元徽宮出來,蘇辛夷毫不客氣地對著容王說道:“七弟,我這邊還有些事與七弟妹商量,不如你先回去?”

 容王:?

 過河拆橋說的就是蘇辛夷吧?

 容王氣呼呼的走了。

 朱蟬跟著太子妃往東宮走,邊走邊笑著說道:“還是太子妃厲害。”

 蘇辛夷也樂了,“就咱倆說話,也不用喊我太子妃,多生疏外道。私下里,你還是喊我名字,我覺得那才親切。說起來,你雖然嫁給了容王,做了我的弟妹,但是咱們嫁他們兄弟前可就是朋友了。”

 朱蟬也不扭立刻就答應了,“我這段日子真的是過得最淑的時了,憋死個人。”

 倆人一路說笑進了東宮,倒像是又回到了嫁人前相的時候,分外的舒服。

 蘇辛夷帶著朱蟬去了殿,倆人坐在臨床的大榻上,擺了茶點,邊吃邊聊。

 朱蟬看著蘇辛夷便問道:“你說晏瓊思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

 蘇辛夷嘆口氣,“皇后娘娘待是真的疼,真的當自己兒般,容王也把當親妹妹,只可惜啊,我覺得晏瓊思怕是要辜負皇后娘娘與容王的厚了。”

 朱蟬的神就很難看,“你覺得?”

 蘇辛夷知道要想讓朱蟬或者說是鄭國公府真的能查出點東西來,自己這邊該說的就得說,“有件事,我在娘娘面前沒有直接說明。”

 “什麼事兒?”朱蟬便問道。

 “之前我與娘娘說晏瓊思提醒我一事,你還記得嗎?”

 朱蟬點頭,“記得,但是跟江家定親的事有關系?”

 “連翹,拿紙筆來。”蘇辛夷對著殿外喊了一聲。

 連翹很快就送上紙筆,又彎腰退了下去。

 蘇辛夷拿起筆在紙上寫了晏瓊思的名字,然后又在另一角寫了益王,“你看,表面上看晏瓊思與益王毫無關聯,但是他們有個共同點。”

 朱蟬道:“我知道,玉靈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