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又逢君 第四百七十六章 歸京(二)

《又逢君》第四百七十六章 歸京(二)

 沈祐一路護送太子殿下進了東宮。

 袁皇后袁敏還有棟哥兒幾個,都圍攏在床榻邊。誰也不進去。

 沈祐也沒湊上前的意思,低聲對祝統領道:“我這就去金鑾殿那邊。”

 祝統領滿臉激之,拱手道:“這段時日,辛苦沈統領了。”

 祝統領是個知識趣的。過去的幾個月里,一直以沈祐馬首是瞻,敬讓三分。沈祐對祝統領的印象也不錯。

 只除了膽子小了一點了點悍勇了些擔當之外,其他都不錯。

 沈祐悄然離去,出了東宮后,等在東宮外的沈嘉方鵬等人都湊了過來。明朗的下,被養胖了一圈的沈嘉面紅潤容煥發:“我們現在去哪兒?”

 沈祐一笑:“我們的任務已經完了。現在去見皇上。”

 眾天子親衛齊聲應下,追隨在沈祐后,大步去了金鑾殿。

 離得老遠,就能見到肅穆巍峨的宮殿。守在殿外的天子親衛們,一個個著銀甲,在下閃著熠熠芒。

 見到沈祐一行人,親衛們個個出激的神。卻無人張口喧嘩吵鬧。金鑾殿外當值,要沉穩嚴肅,不能輕易張口。

 沈祐按捺住激的心,沖眾親衛點頭示意。然后大步走上前,眾目睽睽之下,一路走到了守在殿外當差的前紅人馮公公面前。

Advertisement

 沈祐,你終于回來了。

 馮君以過人的自制力,按捺下心頭翻涌的激喜悅,笑著拱了拱手:“咱家聽聞沈統領又立大功,恭喜沈統領!”

 沈祐強忍住沖上前抱住的沖,目貪婪地落在的臉上,口中聲音還算平穩:“幾個月沒見,馮公公風采依然。”

 “咱家聽聞,沈統領在邊關了傷,傷勢不要吧!”馮君的目掠了一圈,不地問道。

 沈祐低聲答道:“一點輕傷,早就養好了。”

 短短的四目對視,兩人心澎湃激越,不必細述。

 馮君收回目,笑著說道:“袁將軍孟將軍他們都在殿。皇上有口諭,沈統領回來了,立刻進殿覲見,無需通傳。沈統領請吧!”

 正事要,忙完正事,夫妻晚上相聚時,再閑話不遲。

 沈祐略一點頭,邁步進了金鑾殿。

 ……

 金鑾殿的氣氛,此時并不太妙。

 遠道歸京的袁清,當著一眾文臣武將的面跪下請罪:“……邊軍接連大敗,數萬百姓被擄,死傷無數,皆是臣之過。”

 “朝廷及時派援軍,何將軍拼死燒了韃子糧草,自己卻力戰亡。韃子攻城猛烈,太子殿下親自擊戰鼓,卻被毒箭所傷。臣實在愧對圣上。”

 “守城那一日,沈統領親自上城墻,殺敵無數,大振軍心。之后,孟將軍領兵追擊韃子,殺了萬余敵兵。這才有了邊軍大勝。”

Advertisement

 “請皇上重賞孟將軍沈統領,重賞立了戰功的將士。臣自請領罪,請皇上嚴懲!”

 說完,重重磕了三個頭。

 一眾文臣武將,看著袁清這般模樣,心里既唏噓又慨。一時竟無人為袁清求

 認真說來,袁清沒有大錯。可為武將,接連打敗仗,丟失疆土百姓,就是最大的過錯。更何況,還有戰死的何將軍,太子殿下也了重傷,袁清這個主將難辭其咎。

 大軍歸京的消息傳至朝廷后,眾臣都清楚,到了算總賬的時候。要如何置袁清,端看天子圣心如何了。

 龍椅上的慶安帝,收斂了所有緒,目沉凝。

 一片沉寂中,袁海站了出來,上前跪下:“皇上,袁將軍是臣嫡親的兄長。不過,朝堂之上,只論功過,不論親疏。臣以為,邊軍一開始大敗,確實是袁將軍之過。何將軍之死,太子殿下的重傷,都是因主將不力。請皇上下旨,嚴懲袁將軍!”

 此言一出,眾臣齊齊震驚。

 誰也沒想到,袁海站出來,竟不是為袁清求!而是請天子嚴懲重責!

 袁海開了頭之后,很快,又有幾名武將出列,請天子嚴懲袁清。這些武將,大多和袁家是姻親,或是來往切。

 倒是孟將軍,拱手為袁清說了幾句公道話:“皇上,臣斗膽進言。臣領兵追擊韃子,和韃子的騎兵過手。這些韃子,皆是上馬能下馬能戰的銳。單論戰力,別說邊軍,就是大齊各軍都有所不及。”

Advertisement

 “世間沒有常勝將軍。袁將軍已經竭力苦戰,盡到了主將的責任。戰敗之責,何將軍戰死,太子殿下重傷,百姓士兵們的慘死,確實令人痛心。不過,還是請皇上開恩,從輕置發落,免得寒了為國拼死的武將之心。”

 孟將軍這話說得也有理。當下,又有數名武將站出來,為袁海求

 文臣們也按捺不住了,紛紛出言。

 有贊嚴懲的,也有支持從輕置的。

 慶安帝一言未發,目掠過眾臣神不一的臉孔。

 就在此時,一個修長的影進了金鑾殿,在眾臣的矚目下,走到袁清孟將軍后,跪下行了全禮:“末將沈祐,見過皇上。”

 慶安帝眉頭微微舒展:“起。”

 袁清一直跪著,孟將軍張口為袁清求的時候也跪下了。

 沈祐此時當然不能起,依舊跪著,沉聲說道:“末將人輕言微,斗膽進言。這幾個月來,末將在邊關,親眼目睹袁將軍殫竭慮,為退敵親自上城樓擊軍鼓。曾連著幾日幾夜不眠不休,時常去傷兵營安傷的將士們。”

 “末將懇請皇上,從輕置袁將軍!”

 袁海沒料到,沈祐竟會當眾為自己求,一時心激越難平。

 別看沈祐職不算高,論圣眷遠勝過普通武將。沈祐這一番話,抵得過別人千句百句。

 慶安帝臉稍霽,淡淡道:“都起吧!如何置袁將軍,朕會召閣老尚書們仔細商議。朕又不是暴君,不會輕易喊打喊殺。”

 聽這語氣,至不會置得太重。

 袁清高高提起的一顆心,稍稍落回原位,恭敬地磕頭謝恩。

 沈祐也一并磕頭謝恩。

 他為袁清求,沒什麼私心,也沒有向太子示好的意思,純粹是出于對一個鎮守邊關十數年的武將的敬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