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陛下的籠中雀跑路了 第二百七十一章:肉體凡胎

《陛下的籠中雀跑路了》第二百七十一章:肉體凡胎

晃眼就進了七月份,天氣變得格外無常,時常高溫與暴雨錯著,一天的氣候變幻不定。

算著時間,嘉人的胎也快近,皇後著意為玉芙宮和重華宮安排的產婆、醫們也進了宮。

不知是否是因為被皇嗣的事牽了心神,皇後竟索將宮務丟手給了尤聽容,連帶著青町等人都忙的腳不沾地。

好在尤聽容前世執掌宮務多年,對宮中事宜嫻於心,千萬縷的事也能理的清楚明白,否則指不定要出什麽子。

七月初,宮局收到秋彌的示意,劉總管便趕著趟跑來宜秋宮。

尤聽容正在翻閱詩冊,隨口道:“一切隻管照著規矩來。”

劉總管得以上位,也算仰賴了尤聽容的功勞,他也順理章投奔了宜秋宮門下,對於尤聽容的得失格外上心。

低聲提醒道:“宜婕妤有所不知,後宮嬪妃們的事都還好說,隻皇太後的慶安宮,按照慣例都是皇後私下補著,遠遠超出月例銀子,多的甚至會達十倍之巨。”

“您這乍一下收了,隻怕,太後那邊……”畢竟皇太後是陛下的長輩,得罪了,恐怕不好收場。

尤聽容不為所,“按我說的做吧。”

“陛下不是先帝,國家仗事才歇,也不可能一直由著太後花用。”尤聽容為了安劉總管的心,著意解釋了兩句。

劉總管一聽宜婕妤與陛下通過氣了,這才放心下來,“奴才領命。”

劉總管走後,蘭影悄聲上前,“主子,孝字大過天,陛下顧忌聲名都對慶安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咱們何必惹惱呢?”

Advertisement

向荊點頭,“皇太後隻怕不會善罷甘休。”

“就是要惹惱。”尤聽容的目落在手中的詩文上,“鬧的越大越好。”

燭蛾誰救活,蠶繭自纏縈——作繭自縛,不外乎如此。

“太後年紀大了,做事也溫吞,若是一直任由著不溫不火地試探,占著長輩的資曆,反而不好對付。”

“皇太後是塗家的主心骨,把惹急了,才能拖著塗家下水。”尤聽容娓娓道來,一切盡在掌握之中,“我與皇後鬥的跟烏眼似的有什麽趣?塗家才是皇後立本,塗家不倒,皇後的地位就不可搖。”

尤聽容言語之間,毫沒有掩飾自己對中宮寶座的野心。

雖然不知道單允辛打的什麽算盤,但他大費周章縱容嘉人私通,除了給董家提前留下滅族查辦的把柄之外,絕對是另有一盤大棋。

前世塗家倒臺之事,董家也已經是風雨飄搖、大廈將傾,隻單單是為了政,他犯不上給自己腦袋上戴綠帽子。

單允辛作為帝王,能值得他周全至此的,定然涉及他的宏圖霸業。

為王者,為天下、為社稷,數十年布局也不算久。

正因為如此,嘉人的這個孩子一定對單允辛有大用,短時間之,皇後的“嫡長子”都能穩穩當當的當下去,出現頹勢的塗家,還能借著“嫡長子”重獲聲勢。

即便有單允辛袒護,但在朝臣心中,庶子始終是矮了一頭,即便隻是一時,但作為母親仍然不忍視之,因而不得不好好為自己的孩子預先籌謀。

Advertisement

奪取宮務是其一,打塗家勢力是其二,塗家不捅出點簍子,如何好借機發難。

“也就這陣子的事了,吩咐下去,膳房送來的點心、菜肴,都要你們親自再驗過,但凡近都不許旁人過手。”

“我也借著後宮兩位嬪妃即將臨產的名頭,格外調了巡邏護衛,你們夜裏也警醒些。”尤聽容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這一次,要自己把握,不會再依賴單允辛的庇佑。

——

慶安宮

流雲雕花檀木桌上,規整漂亮地擺了足足四十八道碗碟,樣樣味,彰顯著皇太後的尊貴份。

單允辛孝敬皇太後,唯有慶安宮留了小廚房,其中八大菜係的廚子三十五人,備菜、幫廚的宮太監上百餘人。

依照宮中規矩,太後每日吃食為豬30斤、羊十斤、鴨各三隻、果蔬米麵等更是不計其數,已然是比乾清宮的聖上還要鋪張。

“小廚房的人是活膩歪了麽?上的都是些什麽菜!?”可皇太後悠然落座之後卻麵有不滿,“倒是會躲懶,都是些上不得臺麵的東西。”

彩月一聽就知道緣由了,皇太後吃海鮮和蛇,最的兩道菜,一個是太史五蛇羹,一個是八仙過海鬧羅漢,都是材料複雜的。

太史五蛇羹需用眼鏡蛇、銀環蛇、金環蛇、水蛇、錦蛇,浸之後,再加果子貍、鮑魚、珍品奇、冬菇、木耳等,熬製足足兩個時辰,方可做到滋味鮮湯

至於八仙過海鬧羅漢就更是繁瑣,需得耗費四個時辰熬製湯,而後用海參、魚翅、鮑魚、魚肚及魚骨等食材做“八仙”,剁碎泥再製羅漢錢狀,擺布一圈,最後才能用熬製好的熱湯澆灌食材,集鮮和爽口於一

Advertisement

但奈何宮局撥下來的份例死板的很,隻說沒有,今日擺上桌的四十八道菜肴,已經是彩月和彩星著意補了些,以免太後不滿。

現在見太後問起,言語間有責備廚子的意思,彩月擔心那五大三的廚子沒個分寸,為了保命指不定把事全抖落,更要讓太後發怒。

彩月隻好出言周全道:“太後息怒,並非小廚房不上心,那都是伺候您的老人了,哪裏敢疏忽。”

“是在是今年夏天格外長些,沒到海鮮最的時候呢,宮外進貢也遲了些,隻能委屈您先吃些鴨魚的,勉強果腹。”

彩星幫著盛了燕湯,笑道:“以您在宮中的地位,依著陛下對您的孝敬,一旦有了好的,必然第一個送到咱們慶安宮。”

太後這才稍稍緩了臉,興致缺缺地用過午膳,半躺在貴妃榻上。小宮端著白玉金足果盤跪侍在太後前,為皇太後進獻瓜果。

太後懶洋洋生了手,撚起雕風金叉,紮了一顆圓球形狀的西瓜瓤,可才吃了三塊,太後便掀了果盤,坐起了子,“去把小廚房的掌勺給哀家進來。”

彩月心知不好,趕讓小宮收拾幹淨了退下。

不一會兒,一個高瘦的廚子弓著背進來了,向皇太後行了叩拜大禮,麵容愁苦地解釋道:“奴才冤枉啊,實在是宮局隻給小廚房供應了八個西瓜,奴才隻能從周圍的果瓤裏取了些果,絕不是奴才貪沒!”

皇太後講究,吃西瓜隻吃中間那一勺果,往常慶安宮一日供應三十個西瓜,如今生生砍了大半數,即便廚子們再小心,養刁了的皇太後還是一口就嚐出來了。

“皇後這是要反了天了?”太後臉沉。

彩月隻得如是相告,極力寬太後,“太後娘娘,等忙過了這段,皇後娘娘定然會整肅宮規。”

“沒用的東西。”太後對皇後的境遇毫不在意。

“倒是哀家小瞧了。”太後眼中淩厲之迸出,緩緩吐出一口鬱氣,“再厲害的人也不過是凡胎,總有藥石無醫的時候。”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