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攝政大明 第1431章.蝴蝶翅膀.

《攝政大明》第1431章.蝴蝶翅膀.

……嵄

……

在今晚之前,霍正源對于周、趙這兩位權臣屢次打朱和堅的做法,一直是心存疑慮的。

甚至還有些不以為然。

畢竟,從表面上看,朱和堅并沒有犯下任何過錯,堪稱是白璧無瑕,挑不出一點病,乃是無辜迫、被反擊的一方。

太子朱和堉從前總是與這兩位權臣為敵,但趙、周二人對待朱和堉的態度卻是堪稱寬容,最多也就是略施薄懲、讓他點教訓罷了。

相較于朱和堉,朱和堅對待兩位權臣的態度則是要溫和得多,始終沒有公開發表過任何敵視言論,但趙、周二人就是一副完全容不下他的樣子。

霍正源當初還在京城中樞的時候,趙俊臣倒是向他晦暗示過,表示朱和堅此人表里不一、絕非良主,但趙俊臣完全沒有提供任何實證——霍正源估計,趙俊臣也只是約察覺到了一些可疑跡象罷了,同樣沒有掌握任何證據。嵄

雖然霍正源最終還是到了周、趙兩位權臣的影響,把朱和堅視為是南京境最近這幾場“意外事故”的幕后主使嫌疑人,種種跡象也確實加深了朱和堅的嫌疑。

但因為沒有實證的關系,霍正源終究是無法真正的敵視朱和堅,當他布局算計朱和堅之際,也總是心中沒底、忐忑不安。

而此時此刻,隨著各種各樣的線索逐漸串聯在了一起——曾經的朝廷死囚蔣梟、江南第一才子呂德、南京鎮守太監席、慘遭滅門的何明、還有那些到七皇子朱和堅全力庇護的皇莊太監……霍正源終于想明白了趙、周二人敵視朱和堅的真正原因,心中也是充滿寒意。

眾所周知,廷各大衙門一向是對太子朱和堉心存排斥,認為朱和堉一旦上位之后就會不斷打廷權勢,反而是對朱和堅的評價不錯,而朱和堅抵達了南京城之后,就立刻獲得了南京鎮守太監席的鼎力支持,更是證明了廷的立場偏向。

Advertisement

與此同時,面對皇莊太監與江南縉紳的沖突矛盾之際,朱和堅幾乎是毫無猶豫的選擇庇護皇莊太監一方,恐怕也不僅僅是因為朱和堅忌憚德慶皇帝的反應,更是因為他現在還離不開廷的鼎力支持,所以他就絕不能與廷離心離德,即便是引發了江南縉紳集團的敵視,也一定要旗幟鮮明的支持廷。

所以,朱和堅與廷各大衙門,極有可能就是盟友的關系。

再說蔣梟,此人當年已經被府所抓捕,淪為一名死囚,滿朝上下唯有極數人有能力把他從死牢之中悄無聲息的撈出來,朱和堅當然沒有這種能力,但隸屬于廷的東廠衙門卻擁有這種能力!嵄

按照胡梟的說法,蔣梟格殘暴狠毒,這些年來一定是在不斷釀造各種慘案,但這些慘案卻從未引發朝野各方的過多懷疑,也必然是有一勢力在暗中掩蓋真相、轉移焦點……巧了,東廠同樣擁有這般能力!

何明滅門案至今也沒有真正告破,說不定就與蔣梟及其麾下死士有關系,而仔細想來,何明之死的最大益人——就是朱和堅!

還有呂德……各種跡象皆是表明,這位江南第一才子似乎已經徹底投效于朱和堅了,而不久前的瞻園夜宴之際,呂家始終沒有加縉紳隊伍之中向朱和堅施加力,更是證明了呂德以及呂家對待朱和堅的態度迥異。

而這個呂德,竟是與蔣梟一同主導了掘毀堤壩、淹沒皇莊之事,也就更進一步坐實了朱和堅就是掘堤引洪、淹沒皇莊的幕后主使。

總而言之,將所有線索進行串聯之后,霍正源就駭然發現,只要把全部罪責皆是歸咎于朱和堅的謀,只要把朱和堅視為是一個面善心惡、城府極深、不折手段的毒之輩,那麼所有不可理解的可疑之就皆是可以解釋得通了!

Advertisement

想到這里,霍正源面變幻不定,在房間之中不斷踱步思索。

堪破了朱和堅的真實心之后,霍正源也認為自己無論于公于私,皆是應該全力支持周尚景的后續計劃,也就是想辦法掌握朱和堅私下里蓄養死士的確鑿罪證,徹底斷絕朱和堅繼承江山大統的希。嵄

因為胡梟的緣故,霍正源認為自己現在極有可能是比周尚景、宋承仁他們更為接近事實真相,也掌握著更多報與線索。

,周尚景與宋承仁他們大概率并不知道蔣梟的存在!

只可惜,胡梟乃是海盜出,所以霍正源無法讓這些海盜直接站出來指證,也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報消息直接給周尚景,因為海盜的證詞本不足讓世人信服,反而會給自己招致更多麻煩,無法說清楚自己為何會與境外海盜有聯系。

所以,霍正源只好是選擇暫時拋開周尚景與宋承仁等人,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這些報與報單獨行

然而,霍正源來回踱步、仔細思索良久之后,卻無奈發現——自己能做的事并不多。

原因無他,就是人手不足!

因為各種意外事故的頻頻發生,霍正源目前手底下只剩下了三名幕僚與寥寥幾名隨從,還有十幾個完全不能見、也不可完全信任的南洋海盜,僅憑這點人手本辦不任何事。嵄

所以,霍正源不由是大為苦惱,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另一邊,看著霍正源沉默不語的踱步思索,表凝重且又苦惱,胡梟忍不住問道:“霍大學士,您在想些什麼呢?究竟愿不愿意讓我們留在南京城,還您盡快給個準話!”

霍正源轉頭看了胡梟一眼,緩緩道:“你與你手下的這些人,皆是可以暫時留在南京城,我也會盡力庇護你們!而我現在所思索的事,乃是如何利用你所提供的這些報,把蔣梟及其麾下死士一網打盡!”

Advertisement

說到這里,霍正源的眉頭愈發蹙,似乎是喃喃自語、又似乎是征詢意見,緩緩道:“按照你的說法,蔣梟麾下至擁有兩百名左右死士,而且皆是悍不畏死、訓練有素,想要把他們一網打盡,就只能借用府力量,但……無論是南京府、南京守軍、還是南京鎮守太監府,這幾勢力皆是不會隨意聽從本調遣,驅使他們做事之際也很容易走消息……”

見霍正源陷了苦惱,幾位沉默許久的幕僚們終于是紛紛出聲,分別提出了建議。

博率先問道:“是否可以借用‘聯合船行’的力量?以‘聯合船行’的影響力,召集幾百個悍不畏死的壯漢子為咱們賣命,應該并不困難!”

霍正源搖了搖頭,道:“不行!‘聯合船行’部遍布各方勢力眼線,若是利用‘聯合船行’調人手,就意味著咱們的后續行毫無保可言,也就意味著咱們做不任何事!”嵄

郭敏則是提議道:“那……咱們是否可以向黃閣老求援?黃閣老如今是南直隸巡,自然是可以調出一部分南直隸守軍支援咱們。”

霍正源再次搖頭:“更不行!黃閣老可以在別的事上支持咱們,但唯獨這種事不行!他雖然是南直隸巡,但南京城乃是我朝陪都,并不南直隸巡轄制,黃閣老為封疆大吏,派兵干涉南京局勢,這種事太敏了,他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另一邊,見霍正源同意讓自己留在南京城,胡梟當即是心中一松。

再看到霍正源此時也想要徹底拔除蔣梟這個心腹大患,胡梟更是心中暗喜,也積極提議,道:“霍大學士,我剛才說過,南京城魚龍混雜,有許多幫會分子,譬如糧幫、鹽幫之流,雖然盡是一些不堪重用的下九流之輩,但也是人多勢眾,如果霍大學士同意的話,我也可以使用一些不能見的手段,在南京城招募一批幫會份子為咱們賣命……”

聽到蔣梟的這般提議,霍正源更是嗤笑一聲、面現鄙夷,瞥眼問道:“那些民間結社?糧幫?鹽幫?既然你明知道他們盡是一些不堪重用的下九流之輩,也不可信任,又何必說出來止增笑耳?就憑那些烏合之眾……”

說到一半,霍正源突然間表一滯,再次陷深思。

胡梟的這項提議,竟是想要召集一批民間幫會的烏合之眾,與朱和堅蓄養多年的銳死士相抗衡,想之下確實是極為可笑,細思之下也依然是可笑至極,但這項提議也提醒了霍正源,讓他想到了兩可以利用的地方。嵄

其一是“糧幫”。

這個幫會其實就是后世鼎鼎有名的“漕幫”,幫眾大多是運河漕工,可謂是人多勢眾,僅僅是南京城就有近萬幫眾,幫會部也算是組織有序、結構嚴,實力與影響力皆是不可小覷。

重點是,“糧幫”為了謀生,一直依附于漕運衙門,而漕運衙門的后臺則是周尚景!

所以,霍正源突然想到,雖然自己礙于胡梟等人的海盜份,無法講清楚報來源,也就不能把相關報直接通報于周尚景,否則說不定就會讓周尚景察覺到“趙黨”與境外海盜相勾結的事

但若是讓胡梟以個人名義私下里聯系“糧幫”,再借助“糧幫”渠道把相關于周尚景的話,就可以在最大程度撇清自干系的前提下,調“周黨”勢力追殺蔣梟及其麾下死士、削弱蔣梟及其麾下死士的實力、他們的躲藏余地,讓自己擁有更大勝算把這些人一網打盡!

其二,霍正源聽到胡梟提及“下九流”之后,又是心中一

所謂“下九流”,就是指那些從事于各種社會地位低下職業之人,譬如衙差、梆子、打狗、腳夫、高臺、吹鼓手、馬戲、娼等等。嵄

而這些“下九流”之輩,很大程度上是與明朝的“賤籍”階層相重合的。

至于“賤籍”,則是歷朝歷代的罪臣與犯人的親屬后代,譬如明祖朱棣起兵推翻建文帝之后,為了報復那些擁護建文帝的朝廷員,就把他們的妻皆是罰教坊司充當,讓們陪酒賣盡凌辱,又把他們的家族男丁皆是貶為世奴,人人皆可加以捶楚。

如今霍正源急缺人手,希能尋到一批可靠人手為自己賣命,這批人手必須要立場可靠、對自己忠心耿耿,絕不能到各大勢力的滲與監視,也必須是悍不畏死,最好是武藝嫻,與蔣梟及其麾下死士在抗衡之際不落下風,可謂是條件苛刻。

而這個時候,霍正源就突然想到,南京城的一部分“賤籍”,竟是恰好符合自己的這些條件!

當然,絕大多數“賤籍”世代為奴、習慣于人凌辱,早就徹底認命喪失了心氣,再無勇氣扭轉自命運,也沒有任何機會磨練、學習武藝,自然是絕無可能與那些訓練有素的死士們相抗衡。

但近兩年以來,南京場屢次到朝廷中樞的整頓與肅清,大量員被朝廷問罪抄家,其中一部分員罪行較重,他們的親族與家仆也遭牽連,被朝廷中樞貶為“賤籍”一員。

而這些人淪為“賤籍”時間尚短,還沒有徹底認命、喪失心氣,所以只要霍正源暗中聯系他們,向他們許諾——自己會想辦法為他們擺賤籍份,這些人必然是愿意為霍正源賣命的!嵄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皆是失勢罪臣的親族,又皆已是淪為賤籍,沒有任何人留意他們、在乎他們,無論是周尚景還是朱和堅,也皆是不會刻意滲他們、收買他們作為眼線,所以霍正源驅使這些人為自己賣命之際,也不必擔心他們的立場與忠心,甚至不會引起各方勢力的過多關注。

與此同時,正所謂“窮文富武”,在那些朝廷罪臣的家眷與家仆之中,有許多人皆是學過武藝,其中一部分人原本就是員家中的心腹護院,甚至有幾個家學淵源、自練習騎與刀槍之的底層勛貴后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