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我在1982有個家 第174章 173.企業發展兩條腿——衣食(1W大

《我在1982有個家》第174章 173.企業發展兩條腿——衣食(1W大

然後王憶給撕掉了。

我好心提醒你結果你卻說我是鄉佬?行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鄉佬報仇一個小時!

回去的路上一行人都有些們七八舌的討論著,說著說著又說到了剩下的海鮮冷盤。

們扼腕嘆息:「早知道不如答應王老師捎回來的提議,不如捎回來分給咱社員。」

劉紅梅這會倒是看開了,說道:「行了,王老師這樣做也好,跟那兩個賣啤酒的朋友了,多條朋友多條路。要不然咱買賣做的好,讓他們去舉報咱們投機倒把那不是來事了?」

其他人聞言恍然大悟。

王憶笑道:「咱們不怕舉報,咱們有社隊企業的營業證,怕什麼舉報?不過紅梅主任說的對,我送那些海鮮是為了跟他們兩個拉關係做朋友。」

「我把這事跟你們好好說說吧,要不然你們還是心疼,其實本來我準備去賺他們一筆錢的。」

「咱的冷盤賣的好,這個他們看在眼裡,如果咱降價給他們讓他們可以自己去賣,那他們十有八九願意接這買賣。」

「但是我過去后才發現他們兩個是徐經理的手下,他們專門給供銷公司搞推銷,現在是推銷啤酒。」

「所以我尋思了一下,咱以後能用得著他們——這兩人賣啤酒而咱賣的冷盤算是啤酒伴,這樣哪裡啤酒賣得好咱的冷盤也能賣得好。」

「下次見面我就可以去把這些適合賣冷盤的地方給探出來,到時候咱就換地方去賣冷盤,把生意慢慢做大一些、賺錢多一些。」

聽他講了其中的利害關係眾人更是恍然大悟:

「王老師說的有道理。」

「是這麼個理,要不都說王老師有能耐,走一步看三步呢。」

王東峰問道:「在鐵廠賣不行嗎?今天賣的好,我估著收了一百來塊錢。」

Advertisement

「收多?」婦們大驚。

們沒錢所以沒有數。

王憶擺擺手,進一步解釋道:「鐵廠的市場不夠大,冷盤不是米面,不是每天必須的,工人們嘗過鮮后逐漸的就買的了。」

「而且你們要考慮一件事,咱在鐵廠門口賣海鮮冷盤賣的好,那其他人會不會眼饞?眼饞了他們會不會也拌冷盤來賣?」

「他們味道沒咱們的好。」王東峰自信的說。

王憶說道:「他們可以比咱更便宜!」

一聽這話,王東峰頓時沒話說了。

王憶說道:「所以以後咱們要利用起社隊企業的優勢,多多的派出人手去各地售賣,把規模擴大。」

「放在軍事上這多用開花彈、用實心彈,放在咱漁家這廣撒網、多斂魚!」

他們說著話回到島上。

今晚碼頭上聚集的人尤其多,生產隊上下都知道他們去賣冷盤,都在翹首以待、等候戰果。

來燈下聊的外隊人倒是不多:多數人見識了外島的電燈齊開盛況后便興趣不大了,不會再費力氣搖櫓來聊天。

王憶他們的漁船駛回來,老遠就有人看見了他們的影:「是王老師的船!」

「回來了,賣冷盤回來了!」

「我去接他們,他們又賣菜又搖櫓的,這會已經很累了。」

大膽領人劃船過去,換了他來搖櫓,漁船頓時嗖嗖嗖的便靠上了碼頭。

碼頭上的社員們立馬問了起來:

「怎麼樣?冷盤賣了嗎?」

「那價錢能行嗎?那麼貴,縣裡海貨多的很呢,有買的嗎?」

「沒被公安抓吧?咱這不是投機倒把對不對?」

聲音雜

王向紅沒出聲但在關注的看向王憶。

王東峰這會神氣起來,說道:「剛才誰問『有買的嗎』?這是瞧不起人呀,王老師親手從首都帶回來的廚藝能沒人買賬?告訴你們,我們帶去的冷盤全沒了,空著扁擔回來的!」

Advertisement

歡呼聲頓時響了起來,還有人鼓掌。

然後王東峰又說:「我們沒賣掉,嘿嘿,然後全送人了。」

有些人臉上剛浮現出笑容,還沒有笑出聲呢,被這一句話給打的面如土

形就像:

大雪天我這邊冷,你給我支棱了個篝火燒旺,我正要道謝一抬頭看見你放鳥撒尿把我火給呲滅了!

太傷人了!

劉紅梅當場給了王東峰狠狠的一掌:「瞎咧咧什麼?告訴人家你長了一張就你能說?難怪你娘讓你去當上門婿,是真了解你,你看你多大年紀了還沒個輕重?你這樣的人配得上娶個姑娘回來撐起個家來。」

王東峰不服氣要回懟。

王憶說道:「開玩笑,以後你遲早要在這上面吃虧!」

這下王東峰沒話說了,只好趕彌補過錯:「我們賣了一些,好賣的,然後剩下一些送給徐經理的兩個手下了,他們了解縣裡的況,王老師以後想通過他倆往外賣更多的冷盤。」

王向紅皺起眉頭:「這都是什麼有的沒的?一團了,王老師,這個生意能做嗎?」

王憶點頭說道:「能做!」

有他這句話就夠了。

碼頭上的人又重新歡呼了起來。

王向紅擺擺手說道:「行了行了,王老師你們跟我去大隊委,其他的回去歇著吧,知道這個生意能做,咱社隊企業能幹就行。你們該回去歇著了,明天還要上工呢。」

大膽喊道:「都回去都回去歇著了,明天早上起來早點,趕趁著落趕海,咱現在是每天都需要海貨了。」

王憶一行人去了大隊委。

他把錢兜子拿過來,將裡面的錢全給倒出。

有兩張大團結,另外是小額的鈔票,多是一塊兩塊和五,也有一乃至一分兩分五分的鋼鏰,不

Advertisement

王向紅點點頭:「數數錢。」

王東喜立馬點了起來:

「十塊,二十,二十五,三十、三十五……」

「一百四十二塊八!」

最後數完他興道:「老天爺啊,就那些不值錢的海貨竟然賣了一百四十多塊錢?一百四十多塊錢啊!」

王向紅、大膽等人也大驚。

一堆家家戶戶沒人在意的海貨,結果出去一天換了一百四十多塊錢?

這是撿錢嗎!

王憶擺擺手:「你們都太激了,裡面還有四十塊錢的本錢呢,帶著四十塊的零錢去的。」

眾人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哦』了一句。

大膽興的說道:「那一百四十多塊減去四十塊還有一百塊、不對,九十塊,不對,就是一百多塊。」

「一百多塊也不啊!你們這是一天呀,就五個婦的勞力加上王東峰半天的強勞力,然後這就是一百多塊錢!」

王向紅也出喜:「不錯,真不錯,真不錯。」

劉紅梅等人歡天喜地的湊上來:

「往外出冷盤的時候就知道不了,沒想到這麼些呢。」

「我也沒敢想這麼些,我尋思能賣五十塊就了不得了,那些工人也不捨得花錢,買的都是便宜海貨,貴的鮑魚麻辣蟹沒要呢,海瓜子、蛤蜊還有淡菜賣的倒是快!」

「一天一百零二塊八錢,一個月的話是多?誰來算算?我不會算了。」

「算簡單的,算一天一百塊,一個月三百不是、三千塊!」

「三千塊啊!一年呢!」

眾人算著算著再次驚呆了。

王東喜弱弱的說道:「一個月三千塊,一年的話三、三萬六?是不是哪裡算錯了,那些沒人要的、不值錢的小海貨,一年能換三萬六?!」

王向紅看向王憶。

他只信王憶的話。

王憶說道:「差不多這些錢,我覺得沒什麼問題。」

王向紅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大膽一拳頭砸在桌子上說道:「咱隊里一年能多三萬六的收?這分到挨家挨戶,差不多一家子一年多三百元啊,這是三百元現錢!」

王憶說道:「不要激、不要著急,聽我來說,其實你們的賬算的不對,我給你們好好算算。」

「今天一天賣了不到一百一其實不算多,一百零二塊八錢,扣掉工錢、扣掉調料錢、扣掉我和工人的分紅,這還能給集留多?」

「不過今天只是剛開始,是去試營業的,收差一些,我估計後面咱們縣裡市場打開后,每天收翻一倍甚至兩倍沒有問題,一天全隊能進個四五百塊。」

「但冷盤是有旺季和淡季之分的,就像咱捕魚有漁汛,旺季就是夏天,夏天人才吃冷盤,冬天人就想吃點熱乎的,誰還吃冷盤?」

「所以咱們能賣冷盤的好季節不多,這個月都不行,曆月的話得是六七八九這四個月。」

「當然四個月也足夠了,四個月一百二十天,哪怕一天收回來四百元,那合計起來也有四萬八千元,再加上淡季咱也能多多賣一點,這麼下來一年五萬塊的總收應該問題不大。」

屋子裡的人面面相覷。

三萬六已經是不敢想的大錢了,王憶直接把數給提到了五萬塊?!

王向紅下意識說道:「王老師,你這是、這個,就是有點浮誇風你知道吧?靠這個冷盤,一年五萬塊?」

王憶說道:「五萬塊算什麼?」

不等他繼續說下去,好幾個人忍不住的了起來:「五萬塊算什麼?!」

「王老師咱今天是賺錢了,可也就賺不到一百塊,你直接五萬塊算什麼!」

王憶說道:「我有信心,讓咱社隊企業,一年能賺十萬塊!」

大膽下意識的說道:「這不可能,王老師,我不是說你不行啊,我王祥臭這輩子佩服的人不多,支書一個你也算一個,可我不信你能領著咱社隊企業賣那些冷盤賺十萬塊!」

王向紅說道:「王老師,那是十萬啊!十萬!」

他後面一次是咬著牙吐出這個詞的。

王憶懇切的說道:「如果你們不信,那咱們就走著瞧吧,咱們都不要爭辯,就讓時間來說話。」

王向紅想了想說道:「王老師,咱生產隊里的支書和主任都是我干,不是我貪權力,是咱生產隊真沒有個人才。」

「這樣你既然敢說你能領著咱這個社隊企業一年賺10萬,那我把話說下了,我把主任給你干!」

「我全力支持!」大膽說道。

劉紅梅說:「其實現在讓王老師干我也全力支持。」

王東峰弱弱的說:「我也支持。」

王憶笑著擺擺手:「我哪有那麼多力呀?又干教師又干大夫又干主任的,反正還是那句話,讓時間來說話!」

王向紅堅定的說道:「我的話也算話,你能完諾言,你就是咱天涯島上的主任!」

他說著又嘆了口氣:「其實我還是擔心,王老師,咱雖然是社隊企業了,可是你去這麼弄錢,我心裡怕,真有點害怕!」

王憶說道:「支書,依然是那句話,讓時間來說話!我把國家政策吃的的,國家一定要發展經濟了,為什麼?因為國家實在太窮了!」

「你還不了解,支書,現在是科技時代了,窮就代表落後、代表貧困,落後就要挨打,貧困就要挨欺負,國家絕不允許咱們中華民族繼續落後、繼續貧困!」

大膽嘀咕道:「我覺得王老師說的有道理。」

王東峰說道:「我也覺得。」

王憶說道:「而且支書你放心,咱們社隊企業發展還耽誤不了咱生產隊捕魚,我現在有兩條發展路子了,都用不上強勞力,只要婦同志就足夠了。」

社會發展最基本四個行業,食住行。

這是離不開的四個行業。

王憶瞄準了食二行。

先用調料將島上不值錢的小海鮮變冷盤去賺錢。

服則是他去學裁剪西服,然後把手藝給生產隊的婦,去供銷公司或者百貨商店扯布做西服。

西服將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而且就在這兩年市場就要打開了。

島上婦都會裁布做裳,所以他不需要完全學會做西服,只要學個原理回來教給們就行,這不是什麼高尖技活。

看看今天那輕工業店裡的西服就行了,皺皺、拖拖踏踏,他起碼知道怎麼能把西服弄板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