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第1072章 國際人道主義精神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第1072章 國際人道主義精神

第1072章國際人道主義

冬至前半個月,驪山湯泉離宮翻修完畢。

始皇帝在早朝上宣布前往湯谷休養的決定后,並未泛起太大的波瀾。

一來是消息早就傳得滿天飛,大家都有心理準備。

二來湯谷在周朝時就是天子用浴場,始皇帝前去過冬合合理。

蒙毅神複雜,心中既惋惜又悲痛。

陛下應當會趁此機會去視察皇陵的營建狀況吧?

陳慶這廝上總是說的天花墜,雄才大略、威震四海、千古一帝……

可陛下如今的狀況禍福難料,卻連像樣的陵寢都沒準備好!

你這逆賊真該千刀萬剮!

同一時間。

陳慶不慌不忙地吃完了早飯,放下筷子后清了清嗓子。

「夫人先別著急出門。」

「為夫發現了一個重要的況。」

嬴詩曼好奇地轉過頭來:「什麼況?」

陳慶表嚴肅:「咱們家中出了一個叛徒!」

王芷茵詫異地著他:「叛徒?哪來的叛徒?」

陳慶言之鑿鑿地說:「神槍營的軍服剛定下樣式,工坊中正在加趕製。」

「可為夫竟然在街面上見到有人已經穿上差不多的了,而且更加奢華,用料更好。」

是那一排華而不實的玻璃扣,沒個幾百貫都下不來」

「穿著它招搖過市的人名字王元。芷茵,是你的好大侄。」

「東西哪來的?」

王芷茵心虛地不敢看他:「我怎麼知道,或許是他家裡的裁仿製的吧。」

陳慶譏笑道:「他能仿製出軍服的樣式,還能仿製的出玻璃扣?」

「天下間有這個本事的絕對不多……」

嬴詩曼打斷了他的話:「是我命人做的。」

「人家又不是沒花錢,大幾百貫,上千貫一件呢。」

「他們托芷茵來傳的話,一共訂製了五十多件。」

Advertisement

「這兩天陸陸續續還有人來下訂,賣得好著呢。」

陳慶兀自不敢相信:「上千貫一件?」

嬴詩曼理所當然地說:「咸城的面人家,哪個差這千八百貫?」

「扣子要用金玉玻璃的,領子要用火狐皮、白狐皮。革帶的花樣更多,一條總要幾百貫上下。」

「看在都是小輩的份上,我沒好意思讓他們太過破費,每件就賺了一點點。」

王芷茵頓時有了底氣:「陳慶,你別不識好歹。」

「這些將門子弟家境殷實,又捨得花錢。」

「當初要是別聽你的,把貴重皮草做軍服的樣式,咱們早發了!」

……

陳慶兇地瞪了一眼,你就別擱這兒事後諸葛亮了。

將門子弟為什麼喜歡新軍服?

那是因為它造型別緻時尚,而且代表太子親軍的超然份!

嬴詩曼喜滋滋地說:「芷茵說的沒錯,我私下裡算過,要是按這個勢頭,很快就能把補神槍營的十萬貫給賺回來。」

「若是明年它還賣得好,那可就不得了啦!」

陳慶若有所思,沒有再說話。

該不會讓他搞出一場軍服熱吧?

後世建國初的很長一段時間,軍服、軍帽風靡全國。

將校呢一度為男青年的裝,地位比之後的加拿大鵝高幾百倍。

「會賣得好的。」

「詩曼你盡量多儲備料吧。」

「上千貫一件的高檔貨要做,幾十貫的低檔貨同樣要做。」

陳慶心中暗暗浮現出幾分愧疚。

如果不是因為他的緣故,嬴詩曼的商業帝國繼續擴張下去足以令一眾小國俯首。

可惜了……

「你們慢慢吃,為夫出門了。」

嬴詩曼打量著他的背影:「夫君是因為我們仿造了神槍營的軍服,心生不悅了?」

王芷茵不服氣地說:「什麼仿製?本來就是咱們家做的好不好?」

Advertisement

「姐姐勿需理會,他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咱們可得為家業打算。」

嬴詩曼點了點頭:「說的也是。」

——

皇莊的暖房裡,充沛的熱量沿著地下通道逸散出來。

陳慶著厚實,沒走出多久額頭上就冒了汗。

「侯爺,您看。」

「這是新發出的種芽。」

一名小吏在前頭引路,指著沙地里青翠滴的紅薯秧苗介紹道。

「不錯,不錯。」

陳慶神,蹲在地上輕輕撥弄著秧苗孱弱的葉片。

「一共培育了多種子?」

「登記造冊了沒有?」

「未能生發芽的種子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或許暖房燒得不夠熱,或許水土有問題。」

「你們多試幾遍,與不明年春耕前要知道結果。」

「切記小心謹慎,千萬不能馬虎大意。」

「這些良種來之著實不易。」

小吏連聲應諾,繼續往前走介紹其他種苗。

「侯爺。」

蒯徹找了許多地方,好不容易才探詢到陳慶的下落。

「匈奴婁煩部遣使而來,已經駐番館。」

「據說是攜帶重禮,特意來慶賀大秦太子監國。」

陳慶冷笑一聲:「都上門討飯了還拉不下臉,整這死出給誰看呢?」

「秦國的太子監國,跟匈奴有什麼關係!」

「其餘的部落來了沒有?」

蒯徹作揖回答:「暫時未有音信傳來。不過草原上也有通天象的巫師祭祀,多半提前預測到了今年會有白災發生。」

「婁煩部來了,相信其餘部落也不會落於人后。」

陳慶思索片刻:「給北地傳信,邀請匈奴諸部前來見禮。」

「誰不來讓他們後果自負。」

蒯徹驚訝地說:「侯爺,您此時傳信恐怕來不及了。」

陳慶態度堅決:「草原人號稱在馬背上長大,晝夜兼程一定來得及。」

Advertisement

「秦國如此熱好客,他們還不識抬舉,那就是敬酒不吃想吃料酒了。」

「休怪本侯無。」

蒯徹立刻答應下來:「諾,下這就去起草書信。」

他走出兩步后,又掉回頭來。

「侯爺,您說……」

「此沒有外人,蒯先生儘管暢所言。」

蒯徹在陳慶的眼神鼓勵下,猶猶豫豫地說道:「匈奴此來必有所求,無非缺食,難以度過白災。」

「方才經侯爺一番提點,下突然想到……」

「所謂缺食,是因部族人口太多無法養活所致。」

「若是……讓匈奴把拖累部族的老弱婦孺送到大秦來,他們能答應嗎?」

李左車最近時常念叨,革除了眾多匈奴礦工的奴籍后,不人見勢不妙,連夜逃進了附近的山野中。

在寒冬過後,他們大部分都會為一冰冷僵為草木萌發時的料。

一下子了這麼多人手,礦的出產到了很大的影響。

李左車心急火燎,不停從各調人手填礦山,忙得腳不沾地。

「蒯先生,本侯果然沒看錯人!」

「此乃上上之策!」

陳慶眼睛一亮,爽快地接了他的建議。

「維護世間公義乃是大秦的本分。」

「匈奴人在關外迫,挨凍,大秦自當發揚國際人道主義神,為他們排憂解難。」

「諸部使節提要求的時候,你儘管讓他們拿人口來換。」

「無論老弱,能挖……自食其力就行。」

蒯徹抬手作揖:「下知曉了。」

從暖房離開后,他不苦笑連連。

侯爺上說的大義凜然,可從來就沒把匈奴當人。

我這當的倒好像助紂為一般。

匈奴把部族中的老弱婦孺送過來,等春暖花開之時,拿什麼還給他們呢?

正在他慨萬千之時,一隊人馬快速朝他近。

「蒯先生,府丞大人命我等前來尋你。」

侍衛下稟報。

「哦。」

「府丞有何吩咐?」

蒯徹盯著馬上一位頭戴面紗,目冷冽的,暗自揣測份。

「此乃月氏使節茹仙公主,手持一封故好友的書信來覲見侯爺。」

侍衛低聲音稟報。

蒯徹面微變,重新抬起頭來來回回的打量。

李府丞不仗義啊!

我費盡心機為你打算,結果你可倒好,把這棘手的差事給我!

「在下蒯徹,見過茹仙公主。」

蒯徹著頭皮上前,作揖行禮。

「你家侯爺呢?」

茹仙公主的聲音清脆聽,帶著養尊優的傲氣。

「侯爺在暖房中,在下為您引路。」

蒯徹客客氣氣地走在前面,心中憂慮難安。

該不會……侯爺跟這位月氏公主春風一度,這是找上門來討說法的吧?

依他對陳慶的了解,肯定幹得出來!

禍事了!

萬一詩曼公主追究起來,會不會連累到我頭上?

蒯徹腳步匆匆,只想儘快離開這是非之地。

半刻鐘之後。

「茹仙公主?」

怎麼來了?」

「月氏不是舉族遠遁了嗎?難道遇上了什麼麻煩?」

陳慶皺著眉頭百思不得其解。

月氏雖然在大秦面前不值一提,但是放在域外絕對是一方霸主。

對了,或許是都隆自的問題。

當初我贈他佩玉,許諾生死危機時救他一命,難道這麼快就應驗了?

「本侯去瞧瞧。」

陳慶拍掉手上的泥土,迅速走出暖房。

天高雲闊,秋風瑟瑟。

茹仙公主怔怔地牽著坐騎,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奇跡般的盛景。

從未想過,世上竟然會有如此麗的宮殿,哪怕傳說中的神明所居之地亦無法與之媲

和煦的灑下來,一片片玻璃折出五彩繽紛的彩,讓人如墜夢中不可自拔。

「都隆呢?」

一隻大手在眼前晃了晃。

陳慶目掃視了一圈,沒能見到知己好友的影,頓時大失所

茹仙公主驚慌地往後退了一步,定下心神后單手放在口:「見過雷侯。」

「你是那個什麼……茹仙公主對吧。」

「都隆呢?」

陳慶重複了一遍。

茹仙公主按下心中的不悅:「都隆被父皇委以重任,難以。故此由本公主代勞,前來秦國拜會。」

陳慶出手:「他的書信呢?」

饒是茹仙公主領教過對方的無禮蠻橫,也在一而再再而三的無視下惱怒。

「侯爺不先問問本公主的來意嗎?」

陳慶詫異地看了一眼。

你這婆娘腦子有點病吧?

說來說去不就是月氏有求於秦國嗎?

難道還能反過來不

「不知茹仙公主所為何來?」

陳慶耐著子問道。

「我……我想來秦國看看。」

茹仙公主磕磕地回答。

按照都隆的說法,秦國簡直是不可戰勝的陸上神國。哪怕月氏與匈奴結盟,也不可能撼秦國分毫。

父王再三考慮后,決定聽從他的建議,舉族遷移別,待勢明朗之後再回來。

結果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

先是秦國的西征軍東進,佔據了月氏故地。

然後匈奴大,部族互相攻伐河。

月氏貴族慶幸不已,若是之前沒有當機立斷,恐怕已經步了匈奴的後塵。

茹仙公主卻始終芥難消。

去過秦國邊境的關山牧場,也見過守關的兵卒。

一樣是凡胎,一樣喝酒吃

月氏怎能未戰先怯,白白將水草的故地拱手送人呢?

「哦,是來旅遊的呀。」

陳慶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重新出手:「都隆的書信呢?」

茹仙公主翻了個白眼,不不願地從懷中掏出羊皮紙寫就的書信。

「侯爺,這是貴國皇帝的宮殿?」

指著不遠的暖房問道。

「什麼宮殿?」

「這特麼是種地的!」

「裡面還有大糞的味道,不信你聞聞。」

陳慶低頭匆匆瀏覽,沒好氣地回答。

「種地?」

「侯爺的意思是,它的用途是耕種?」

「會長出糧食的耕種?」

茹仙公主萬分錯愕,不敢置信地問道。

「對,一點不錯。」

「秦國從萬里之外取回了產的良種,暖房下設風道,爐火晝夜不息,所以它能讓種子在隆冬季節照樣發芽生長。」

陳慶一字一句地閱讀著都隆的來信,心中百味雜陳。

他能想象到對方在營帳里埋首伏案,懷著激的心描述自己的近況,整個人上都散發著理想的芒。

可敬、可嘆、可悲又可憐。

以大秦的工業發展進度,很大的可能會把這條路給走絕。

世上不會再出現第二個外族為主的工業國家。

秦國廉價的工業產品會傾銷到天南海北,戰無不勝的虎狼之師會消滅任何可能的威脅。

「侯爺,您在說什麼?」

茹仙公主恍恍惚惚,疑地詢問。

陳慶說的每一個字都明白,但連起來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你來的正是時候。」

「太子殿下即將監國,月氏可為上賓觀禮。」

「走吧,本侯帶你去番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