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王爺 290 遙相出招

《回到明朝當王爺》290 遙相出招

“明日朝會,皇上要令百廷議楊凌所提的那個什麼堂..........”。

“水師講武堂”,張文冕笑嘻嘻地提醒了一句,順手將茶杯捧起來,畢恭畢敬地遞給劉瑾,然后向鄰座的張彩笑笑,欠著屁退回自已椅上坐下。

張彩四十出頭,材偉岸,面如冠玉,修眉朗目,英俊拔,正是男人最和最富魅力的年紀,如今他位居六部之首,居吏部尚書,更是神彩飛揚,氣度不凡。

劉瑾頗為賞識他,為了把他提拔到這個重要位置上,他兼施,最后又向李東、焦芳等人部分妥協,讓出幾個其他衙門的職,總算把張彩提拔了吏部天。張彩也因此死心踏地的投到劉瑾門下,劉家他是常客,的都不必家人稟報。

“嗯!對對對,就是那個水師講武堂。哈哈,難得呀,難得這些家伙全都和爺是一個心思,朝中里僚、文臣武將,對此是個個反對呀。不但李東、楊廷和反對,就是焦芳那老頭,這回也不肯出面講話了。”

劉瑾笑地用碗蓋撥弄著茶碗,向桌上一努道:“喏,這些奏折你給爺好好看看,把那些言辭激烈、指斥楊凌培植親信、移奪軍權、意圖不軌的奏折給爺挑出來,爺有大用。哈哈,明天真是個好日子呀”。

兩個俏麗可人的小丫頭在后面給劉瑾打著扇子,他已除去冠戴,穿著一家居的隨意輕袍,斜斜倚在座上,神態輕松愜意之極。

“劉公,這奏折是要挑的,不過依學生看,劉公不該同這些員一起攻吁,相反,劉公還得保楊凌才行”。

“唔”,劉瑾抬起眼皮看了張文冕一眼,呵呵笑道:“你有什麼見地,說來聽聽。”

Advertisement

張彩目中異彩一閃,也盯住張文冕,想聽聽這位劉瑾第一智囊說些什麼。他雖忠于劉瑾,并且為他出謀畫策,出過許多主意,不過對劉瑾一些錯誤的主張也竭力勸止,并不是一個一味阿諛奉承的庸才,他倒是真想利用劉瑾的權勢在政途上一展抱負的。

比如劉瑾有一個很‘真’、很‘嫉惡如仇’的好習慣:他喜歡查帳、喜歡罰款。

如果他的人清查糧倉和銀庫發現有短缺和損耗,哪怕是一丁點損失,他就要罰款,罰重款,而且不罰庫丁和庫吏,而是越級去罰知州和知府。

他很快就要把這些中高級員全都得罪遍了,而劉瑾還樂此不疲。對此張彩屢加勸諫,奈何劉瑾出寒微,從骨子里對高們就有種對立緒。

眼前這位張秀才呢,又是個不得志的,雖說確有真實才學,可是狷狂、心狹窄,由于境遇不順,同樣憎恨那些高。張彩接連勸諫幾次,劉瑾不但不接,還訓斥了他一番,所以最近張彩已經不大說話了。

“劉公,楊凌平倭寇、靖清東海、降伏佛郎機人,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不世之功呀,以當今皇上尚武喜功的心,和對楊凌一貫的寵信,對此早該大肆褒獎,甚至再晉爵祿,可是您瞧皇上那兒有靜麼?”

“嗯,你這話說著了,咱家一直擔心皇上對他大肆封賞呢,早準備了說辭應對,可愣是沒用上,莫非皇上..........也對他起了疑心?”劉瑾喜上眉梢,連忙追問。

張文冕曬然一笑,隨即覺得這笑容對劉瑾不免顯得不敬,忙收斂臉,清咳一聲道:“劉公,帝王心場之道有相通之,亦有相逆之。畢竟天下是皇上的天下,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Advertisement

升遷可以是準備殺人,貶抑也可以是準備用人。這是恩寵薄了嗎?恰恰相反,這是皇上對他更加護、更加信任,不想讓他為眾矢之的。

楊凌有功而無賞,他的六省總督之職待滿剌加一事解決后就得解除,職位未遷,權柄未變,又從未聲稱要自已擔當講武堂主,您想,百的彈劾能奏效麼?皇上一句‘嫉賢妒能、構陷忠良,陷朕于寡恩昏聵之名’,誰還敢再說一句?”

劉瑾一愣,想了想搖頭道:“咱家最了解皇上,皇上雖說現在長大了些,可也沒有這份心計,一定是有人給他支招兒,可是咱家把皇上看的著吶,戴義、焦芳全都逮不著機會說話,還有誰在幫楊凌說話..........?”

張彩欣賞地看了張文冕一眼:“這個秀才確有才學,可惜呀,如果不是他睚眥必報,一朝權柄在手,就喜歡公報私仇,對劉公的助力一定更大。”

他微微一笑,接口道:“劉公,外廷、廷您都看住了,可是有一個地方、有一個人,就是您也看不住..........!”

劉瑾張地道:”是誰?什麼人這麼大膽,敢跟咱家作對?”

張文冕怕張彩搶了他的風頭,急忙接道:“現住威武侯府的唐一仙,唐姑娘!”

“啊!是!”劉瑾恍然大悟:能讓正德皇帝言聽計從,又肯暗中維護楊凌,而且不畏懼自已會構陷報復的,除了那位即將冊封為皇貴妃的唐一仙還有哪個?

張文冕一笑道:“劉公,您還沒看出來嗎?皇上我行我素,可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他帶著一個民間子縱馬午門,那可是只有皇上、皇后和科舉三甲的士子才能出的地方。

結果皇上先前常陪著這位唐姑娘東游西逛,宮里總有譴詞,這回靜弄大了,后宮反而雀無聲,就連太皇太后、皇太后都不敢責斥,誰都看得出皇上這是鐵了心,他那哪是帶著唐娘娘馬踏午門,游騎金殿吶,那是向全天下示威來著。

Advertisement

楊凌如今是不在京中,他的人也沒有誰有資格能在皇上面前進言,可是有這位姑娘在,雖說很乖巧,一直不參予政事,但是偶爾敲敲邊鼓、吹吹枕頭風總行吧?一說話,皇上就得核計核計,皇上只要一犯核計,就沒人能憑這些捕風捉影、夸大其辭的理由參倒楊凌”。

劉瑾一蹙眉,溜溜的下尋思了一陣,放下茶碗道:“別跟爺繞彎子啦,你就直說吧,既然爺不該跟著往里攙和,還找那些彈劾折子干嗎?”

“呵呵”,張文冕“嘩”地一下打開折扇,得意地扇了幾下,微笑道:“朝中那些老臣現在皆以韓文馬首是瞻,這老家伙不吃,雖不是楊凌一派,不過和劉公您也不對付,一逮著機會就給您下絆子,看著就討人嫌。咱們扳不倒楊凌,卻可以扳倒韓文呀。”

劉瑾搖搖頭道:“難,難啊,這老家伙現在學乖了,做什麼事都不肯留下把柄,死賴在戶部尚書的位子上就是不走,他不犯錯,又素有賢名,咱家也拿他沒辦法”。

“嘿嘿嘿嘿,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加之罪,何患無辭呢?劉公啊,您就是太過寬厚了”。

劉瑾被夸的心里一陣,老臉笑得如同一朵花,他抿了抿道:“莫非你有辦法?”

張文冕扇子一收,探過來道:“劉公,皇上準備九月里納唐一仙為貴妃,同時還要修繕豹房,這筆銀子您不是打算從太倉金庫里出嗎?”

劉瑾一攤手道:“不然怎麼辦?總不能皇上不痛快啊,他不痛快,我能痛快得了嗎?戶部沒銀子,那只好掏皇上庫的老底了”。

“著哇!”張文冕用折扇一擊掌心,眉飛舞地道:“銀子咱是出定了,可是皇上大婚,戶部是沒銀子拿還是不想拿銀子,這話在皇上面前怎麼說還不是您一句話?”

劉瑾眉尖一跳,臉上牽起一沉的笑意,他點點頭道:“說下去”。

張文冕道:“皇上也是人,而且是個好面子的男人,這一件事就能他不痛快。學生今晚把奏折清理一下,把咱們的人寫的奏折都出來,單單留下韓文一派的奏折呈給皇上,劉公在皇上面前再義憤填膺地給楊凌說幾句好話,韓文在皇上心里可就臭到家,再也休想香起來啦”。

“哈哈哈哈..........”,劉瑾象只母鴨似的一陣呷呷怪笑,張文冕見他開心,繼續賣弄道:“劉公,所以說呢,這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韓文在打楊凌的主意,咱們卻打韓文的主意,朝爭嘛,不外如是。”

“計策是不錯,可惜還是有點稚”,張彩心中不屑地一笑,口道:“韓文久居場,深諳為之道,方才這些奏折門下也看過了,都是那些使臺、翰林員的言打頭陣,韓文絕不會赤膊上陣,勇當先鋒的。言無罪,只要韓文不頭,又能怎麼辦?”

“這..........”,張文冕苦心想出的辦法,被張彩一言指出其中的不切實際,不有點惱怒,這人心狹窄,最不得旁人兌,張彩位居吏部尚書,人又長的神儀然,翩翩男,原本就他嫉恨,這時心中更加厭惡。

張彩在小人窩,卻不知道防范小人,哪知道自已一句話又把人家得罪了。他呷了口茶,思索道:“韓文吃了幾次大虧,已經謹慎多了,現在敢利用此事彈劾楊凌,是因為他看準了一件事!”

張彩頓了頓,才繼續道:“創辦講武堂,劉公反對、李東、楊廷和反對、文臣們反對,就連那些各有派系,位居高位的武將們也是竭力反對,韓文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想借風借雨再作一搏,如果這樣都失敗了,那他也無話可說了。

韓文,不是看不出皇上對楊凌的維護,只是他實在是再也等不到更合適的機會而已,反正若是不功,法不責眾之下,也不會對他有什麼損失。可他不是莽夫,明日朝議他一定會先察,見到有掀起風雨的機會他才會出頭,所以我們不能把其他彈劾的奏折出來,還要讓咱們的人多多配合,給這老匹夫一點盼頭..........。”

劉瑾一點就,嘿嘿笑道:“不用說了,咱家明白了,楊凌一派的人縱然對設立講武堂不那麼心甘愿,也不會出面彈劾。李、楊一系的人充當和事佬的可能。咱家正和楊凌爭權,韓文這是希咱家打頭陣吶。

搖旗吶喊的活兒,咱家干過好多年了。下套子絆人更不在話下,等他鉆進來,咱家就搖一變,義憤添膺,讓他老韓里外不是人。嘿嘿嘿..........,不過..........”。

他親熱地喚著張彩的表字道:“尚質啊,憑這樣就扳得倒他嗎?我想李東、楊廷和是一定會出面保他的”。

張彩微笑道:“文冕這帝婚而不輸銀、聚眾攻吁忠臣兩策,只是用來造勢,堅定皇上厭憎之心,明確他在朝廷上的被,至于真正用來行致命一擊的..........”

張彩頓了一頓,道:“戶部員外郎涉案貪污,已經被抓起來了,他的履歷檔卷,昨兒廠衛剛從吏部調走,劉公,戶部員外郎,可是他戶部尚書衙門口兒的人吶,就是不知道,他韓大人是否也有牽連呢?”

“砰!”劉瑾一拍桌子,喝道:“一定有,怎麼可能沒有?”他本來就有下級員犯罪,越級追究上級員的好習慣、好傳統,何況現在正想整韓文,趁機奪取屬于他的政治地盤,所以立即應聲。

張文冕眼珠一轉:“那員外郎是個貪,怕也沒什麼骨頭。這樣的人都不用大刑伺候,只要把劉公造出來的那種重達一百五十斤的大枷往他脖子上一套,烈日底下那麼一站,還不是想讓他招誰,他就招誰?

張文冕急忙起道:“劉公,這件事就給學生來辦吧,三日..........不,一日之,學生必有好消息呈劉公”。

劉瑾笑地站起,滿意地拍拍他的肩頭道:“好,這件事就給你去辦,不過也不必過于著急,總得等明日廷議之后再去,免得打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