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王爺 304 修羅刀下證菩提

《回到明朝當王爺》304 修羅刀下證菩提

李森親自督率一路軍隊進攻安寧驛、飛星渡,一路青山迤邐、怪石嶙峋,腳下流水潺潺,風景甚是殊麗。可是兵卻如臨大敵,本顧不上去欣賞。

最前邊是藤牌兵,雙手舉著近一人高的大型藤牌,小心翼翼地向前行走,前邊已沒有路,只有一條野草倒伏,似被人踩過的野徑,只容一人經過,軍隊要布這樣的隊形必然不堪一擊,大軍到了此再難前行,不由停止了前進。

李森打量著四周的地形,見有一條溪流從山中蜿蜒流出,雖說溪流兩旁也是野草叢生,灌木橫椏,可是相形寬闊一些,更難得的是在那淺溪中行進,可以避免半人高的野草叢中層出不窮的陷坑、竹釘、套索、絆發竹槍、荊棘刺等障礙,那些難以發現,令人頭疼的小機關不但嚴重阻礙了大軍的行程,而且已經殺傷了大批的士兵。

李森立即命令軍隊向下轉移,沿溪流溯源而上。

這條溪流螃蟹溪,水深不過膝,寬度可劃一條竹筏,雖說曲曲折折,不時還有被水流沖的不溜丟的巨石攔路,大軍行速反而比在路上快了許多。

蠻人既能在草叢里、樹稞里、土地下、石塊下布設重重陷阱,沒理由會放過這條通向谷中的溪流,李森并不敢大意,仍士兵全力戒備著,空中、兩側風的草叢中,甚至水下的溪流,生怕會突然從里邊竄出個什麼東西。

前方兩峰并峙,形如雙門,山勢奇險,山頂遍布叢林,郁郁蔥蔥,峭壁上匝匝布滿懸棺。李森立即令大軍止步,他正準備派些探子去前方探路,已防中了埋伏,忽地前方枝搖樹頭,一陣怪嘯聲起,猝不及防的兵紛紛慘倒下,有的還沒吭一聲,就腦漿迸流,死狀慘不忍睹。

Advertisement

士兵們紛紛舉起藤盾,可是前方來的既非弓箭,也非梭槍,而是至碗口大的石頭,藤牌沒兩下便砸得稀爛,士兵們一個敵人也看不到,盲目地了一陣箭,實在抵不住從天而降的大片石雨,便紛紛向兩側草叢中躲避。

草叢中早布設了陷坑、竹釘、套索、荊棘刺待,盲目闖腳下不能視兵在一陣慘聲中再次死傷遍地。蠻子有用之不盡的樹木和石頭,他們以樹干為弓弦,以石頭為箭矢,摧枯拉朽,無人能敵,明軍丟下大片死尸開始向山外潰退。

陣勢大,李森也阻止不了了,尤其是一枚碗口大的石頭就著他的肩頭飛過去,勁風刮面生疼,后的一名親軍被勁石砸口,骨盡碎,倒在地上只是搐,口鼻鮮狂噴,縱是李森這樣悍不畏死的沙場老將也之心寒,只得一咬牙,喝令后陣變前陣,向山外潰逃..........。

*** *** *** *** *** *** *** ***

再說參將李澤所部,大軍沿著峽谷旁一條矮窄的山脊布一字長蛇陣,迂回繞向狗頭山。此地勢險要陜窄,大軍只能拖長長的隊伍緩緩前進,不過這條矮山脊右側是峽谷,左側是一路傾斜向下的青山坡,雖說草木繁盛,可是居高臨下,如果里邊藏著人馬,還是能夠看到的,倒不虞中了埋伏。

大軍越行越深,始終不見蠻子人影,沿著山路,明軍已拖了長達數里的隊伍,猶如一條長蛇,蜿蜒前行。忽地,先鋒部隊左側山下林中沉沉的銅鼓聲驟然響起,與蠻子已鋒多次的明軍知道林中有蠻子埋伏,好在彼此離的尚遠,此又居高臨下,諒他們也未必沖的上來。

Advertisement

明軍盾牌手豎盾于地,后邊弓弩手、火銃手嚴陣以待,后面的士兵也急急涌過來,準備布第二道防線,可是他們愕然發現,從林中狂奔出來的竟然不是蠻人,而是牛馬騾子,這些牲口都戴了嚼子,尾被點著了,象瘋狂的戰車似的向山坡上猛沖上來。

這樣的牲口只有幾十頭,那景就駭然可觀了,瘋狂的牛馬向山坡上狂奔,整片的野草齊刷刷地為之傾倒,那景尉為壯觀。有個眼尖的校尉大聲驚起來:“這是連環馬,快放箭!放箭!”

連環馬的戰原本就是數民族最先發明的,在歷史上也曾起過大用,幾十匹牛馬布的連環馬陣本來沒什麼用,可是在這樣狹窄難行、后邊是懸崖深谷的地方其作用可就十分恐怖了。

驚慌的明軍開始放銃放箭,屁上著火,正瘋狂奔上山來的牲口已經犯了死兒,只知向前,不知左右逃跑,一旦中了火銃、箭矢,負痛之下奔勢更急,后邊,持著竹槍的蠻人穿著子,大聲嚎著追殺上來。

傾刻的功夫,牛馬連環陣沖到了山頂,狂奔的牛馬止不住步子,連一聲悲嘶也來不及發出,就向深谷中摔去,牛馬相連的繩索老藤,將無數的兵將行帶下深淵。有那機靈的士兵就地打滾兒,從繩索下避過去,剛剛驚魂未定地站起來,揮舞著竹槍的蠻兵殺到了。

長蛇陣的中央和尾部,坡下有林可供藏的路段,也同時到了攻擊,蠻人雖不懂兵法,可是從行圍打獵中索出來的戰倒是狠辣有效,先放敵深,然后切頭斷尾,破腹掏心,把一條長蛇切幾段,首尾不能相顧。

‘連環馬’的第一撥打擊已重挫了明軍銳氣,明軍不清敵人還有什麼招,擁有多實力,不免虛心怯戰,數千兵馬瞬間潰敗,待大軍退出山口時十停兵馬已損了三停。

Advertisement

*** *** *** *** *** *** *** ***

三路齊頭并進的大軍中,只有火燒僰王山的游擊將軍崔貴所部損失較小。他率領軍隊大張旗鼓地進了蠻牛口,剛剛走進去不遠就后隊變前隊又繞了出來,改走另一條比較難行的茅峰壩。

這是一條山,兩山夾峙,中間一條小路,但是道路兩旁長滿荊棘叢,兵固然難行,可是蠻人在這些長滿刺的荊棘叢中肯定也不能設伏,相對更加安全。

兵們在山約走了半個時辰,后隊還在外。這時,忽聽兩邊山巖上響起打雷似的銅鼓聲,吶喊聲震天地。先是一陣利用樹枝發的石彈,看著雖然恐怖,但是中間隔著荊棘叢,明軍只要趴在地上,石頭要麼從頭頂飛過,要麼被荊棘叢所阻,除了最初不曾防備的部分兵,傷者廖廖。

隨后千余名都掌蠻男持著刀矛,驅趕牛馬為先鋒,從前路掩殺過來。焦貴一見形不妙,這麼狹窄的地形若被牛馬一沖,全軍大,只能任人宰殺.

他立即命全軍后撤,同時集中火銃手擊斃了三牛一馬,阻礙了蠻人攻勢,大軍這才逃出谷來,雖然狼狽,折損倒不多。

分路齊進之策再度失敗,三路潰兵在回途相遇,大軍皆垂頭喪氣,偃旗息鼓趕回大營..........

****************************************************************************************

李森剛剛回去大營,就有校尉來報,欽差大人楊凌親臨軍營,要李森回來后立即去見。李凌聽了心中一凜,連忙整整狼狽的軍容,急忙趕往帥帳。

自剿叛以來,李森挑營拔寨,勢如破竹,還從來沒有打過這樣的窩囊仗,就連險要無比的銅鑼嶺,他按照楊凌的輕騎深,回馬拔釘之計,也輕而易舉地拿了下來,可是在這都都寨,集合了全部的銳兵馬,不但寸步難進,而且屢吃敗仗,他還真有點愧見楊凌。

李森匆匆回到帥帳,唱名報進道:“大人,李森告進!”

“快請進來”,楊凌和封參政、蘇使還有二王子正端詳著沙盤,聽到聲音抬頭說道。

這本是李森的帥帳,不過此次巢匪平叛楊凌是節制三軍的大帥,他是副帥,楊凌來了,他也得避席以讓,統帥之權得移楊凌,所以神毫不敢馬虎。

李森進了帥帳,單膝跪倒,抱拳過首,愧然道:“大人,末將慚愧,集合五萬大軍,都都寨卻久攻不下,有負大人所托”。

楊凌若無其事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剿蠻戰事,打了百余年,名將不知派了凡幾,大軍不知派了幾萬,要是都打勝仗,今天咱們也不用來這兒了。”

他走過去扶起李森道:“起來吧,這都都寨的地形我和幾位大人看了半天了,實在看不出都都寨比博山、銅鑼嶺、凌宵城險要在哪兒。你在這兒打了十多天了,給我們介紹一下況,六縣之敵,如今不過在都都寨、九城兩而已,我就不信取之不下”。

李森見楊凌輕描淡寫,將他損兵折將的事一筆帶過,心中激莫名,他站起來,先問道:“聽大人的口氣,凌宵城已經拿下了?”

楊凌微笑道:“本也是剛剛得到消息,宋總兵智取凌霄城,如今九城的一對翅膀已經折了一只,只待取下都都寨,本就可以放心讓大軍長驅直,直城了。

宋總兵那里的一萬多兵馬,本沒調他們過來,我已下令讓他們在九城和都都寨之間的險隘關口筑堡設卡,切斷彼此之間的聯系,這都都寨,就要由我們來獨自剿滅了”。

李森聽說與都都寨齊名的凌霄城已被宋小一介流輕而易舉地拿下,心中更增力,也不斗志陡生,他走到沙盤前,長吸了口氣,凜然道:“楊大人,各位大人,都都寨和銅鑼嶺、凌霄城等有所不同。

乍看起來不如以上幾險要,以上幾關隘皆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隘口,而都都寨沒有。但是都都寨不同之在于,它雖名為都都寨,其實并不是一座山寨,而是都掌蠻人頗為集中的許多山寨的集合。

都都寨分為大都都、二都都直至五都都,這是都都寨的主,五座山峰連綿起伏,中間有險峰、有斷崖、有峽谷、有沼澤、有林,可以設伏,皆有伏兵。

包括它的外圍,地形也是錯綜復雜,本原想先剪除外圍,一步一營向,奈何這里的地形本不合適在其他各圍剿的方法。大人請看,都都寨的這一側有藍崖、洪崖鬼坡崖幾不可攀援的險要,旁邊有阿兒寨等大大小小十幾座山寨為齒。

彼此之間既近且,試圖先奪任何一寨,都會到其他各寨的援助,即便搶下一寨,我們也無法在蠻軍日夜不停的襲擾下長久駐扎下去。如果分兵同時攻打各寨,卻又恰好中了他們的計,一旦進連綿不絕的山區,各種險要的地形全都變了殺人的武。我們在這里打了十多天,吃的就是這個虧。

再看這邊,有高寨、平寨、董木壩,東邊有落豹寨,彼此互為犄角,攻擊一則諸寨聯,分兵攻之則陷叢林戰,我軍優勢毫無發揮的余地。

南面,是冠嶺寨,也是都掌蠻的重要關隘,附近也有寨、釣猴寨。尤其犯錯誤猴寨居于險崖之上,險不可攀,然后我軍一旦攻打諸寨,他們卻能輕易下山,利用對山中極為悉的特點,從各種莫名其妙的地方鉆出來,襲擊我軍,令我軍首尾不能兼顧,皆有敵襲,皆有陷阱,人常說草木皆兵,這里可真的是草木皆兵了。”

楊凌、朱讓槿等人聽的眉頭越皺越大,臉也不由凝重起來,難怪這里最難攻克,這里險要的地形層出不窮,蠻人的山寨又星羅棋布,簡直是都掌蠻的大本營。

可是越是這樣這都都寨越得拿下來,否則其余諸縣諸寨被克,本直毫無作用,都掌蠻有此據地,朝廷大軍一走,很快便能死灰復燃,重新占據諸縣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