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王爺 306 勒石載功

《回到明朝當王爺》306 勒石載功

蛙神在蠻人中有著神圣無比的地位,搞不清狀況的蠻子敢跟數萬兵對抗,卻不敢和神靈手,等到他們看清楚這些神靈也要用刀殺人、也會流死亡,醒悟出這些人十有八九是兵假扮的神靈時已經大勢已去,守關蠻兵中僅余的三百名銳被殺的七零八落,其余老弱一哄而散。

這些狼兵并不急追,一邊縱火燒寨,一邊四劫掠。外圍各路兵到了指定時刻便一齊發起攻擊來,這一次他們不但全力搶攻,而且軍中全用了蠻人的大銅鼓擂鼓助威。代表著自已這一族戰神之靈的銅鼓在對方的軍營中響起,給各路蠻軍造了不小的恐慌。

兵事先都學了幾句蠻語,此時齊聲吶喊起來:‘諸葛武侯作法,天神已經拋棄你們啦,快快棄械投降,九城已經被攻破了!‘

城方向,果然一濃煙沖霄而起,本來最是鼓舞軍心士氣的銅鼓,此時卻聽得令人發慌:漢人請來了諸葛亮,九城都破了,這仗還能打麼?各路蠻軍再也不聽蠻將指揮了,撒丫子便尥。十險關,至有八不攻自破,漫山遍野都是追殺的兵和跑路的蠻兵。

雙壁上的蠻軍只抵擋了片刻功夫,前方銅鼓一響,后寨火一起,山上拋下的巨石擂木便寥寥無幾,兵一鼓作氣,沖過九雙壁,殺向九城大本營。

蠻人大敗,兵進了九城,一邊放火燒屋,一邊揮軍掩殺,阿大王聞聽報告驚駭莫名,他穿上自制的龍袍皇冠,揮舞著大刀親自率心腹死士沖出大王殿迎敵,奈何他的人雖然悍勇,卻架不住蜂擁而至的明軍兵。

從凌晨殺到中午,阿大王已退守到西關口,此時城中失火,兵把大王倉也點著了,那里邊儲薦了堆積如山的稻谷粟米,這糧倉一燒,就算阿大王請了蛙神上,奪回九城,也無法在這里堅守了。

Advertisement

這時候阿大王的皇冠已經不見了,上的龍袍也碎了一條條的,眼見大王倉燃起熊熊烈火,阿大王淚流滿面,只好率殘兵棄城而逃,出西關口,逃了莽莽叢林當中。

楊凌和二王子、李森等主將趕到九城時,大王倉仍是烈火熊熊,城中殘存的反抗者不多了,兵正在收攏俘虜。九城是阿大王盤踞多年的巢,大王殿有不金銀,都被兵們搜羅了揣在上,所以一個個雖然渾,大戰剛畢,可是材都臃腫了不

大殿居然還有來自景德鎮的上好瓷,可見這位阿大王雖然是蠻人,倒也識貨,知道,只可惜這蠻人識貨,那些兵反不識貨,這些其薄如紙、其如玉的珍貴瓷,大多在兵中被摔的碎。

楊凌站在被洗劫的空的大王殿上,下令道:‘阿大阿二方三,一個都沒有抓到,立刻命令兵搜索追剿,各路關卡要隘加盤查,不可逃走一個‘。

朱讓槿跟著道:‘把九城被抓的蠻將帶來,立刻加以盤問,一定要找出我王兄的下落‘。

楊凌暗一聲慚愧:這碴兒我倒忘了。于是忙伍漢超、宋小去提人。經過一番盤問,伍漢超帶了一長串的俘虜進殿,楊凌本想坐下盤問,可是扭頭一瞧,這位阿大王學皇帝倒學個十足,大王殿里除了他那把石頭做的大王椅,一只小馬扎都找不到。

細看那石頭椅子,上邊有不的撬痕,估計原來也鑲著金銀珠寶,都被兵撬走了,可那椅子上畢竟刻著龍呢,雖說那雕龍的工匠手藝差點兒,這石龍長相有點可磣,楊凌仍不愿給人留下什麼把柄,只得站在殿中,人用蠻話一一詢問。

Advertisement

眾蠻將聽了都閉不語,楊凌使人問了兩遍不得要領,朱讓槿火了,喝道:‘爾等再不供出我王兄下落,便把你們全拉出去砍頭!‘

其中一個年紀較老的蠻人嘮嘮叨叨地說了幾句話,然后閉起眼睛不屑地扭過頭去,楊凌問道:‘他說什麼?‘

懂蠻語的那個士兵張了半天,才吃吃地道:‘他..........他說朝廷這是要趁機滅了他們,才找借口攻山,世子早被漢人的諸葛亮悄悄救出去了,卻還一口咬定在他們手中‘。

‘什麼?‘楊凌和朱讓槿齊齊變,一齊搶前一下,把那小兵嚇的倒退了兩步:‘被人救出去了?什麼時候?‘

那士兵又向蠻將追問幾句,威一番,蠻將這才答道:‘都都寨被攻破的消息傳來,阿大王就想用世子來換九城的安全,可是..........你們漢人救走了他,然后卻又派人上山來跟我們要人,這不是明擺著找借口要滅掉我們麼?‘

楊凌和朱讓槿聽了面面相覷,過了半天,朱讓槿才結結地道:‘大..........大人,真是你救了我的王兄?‘

‘沒有哇!‘楊凌莫名其妙,忽又一眼瞧見宋小,這小妮子滿臉崇拜的表,楊凌不又好氣又好笑,他頓了頓腳道:‘看什麼看?我又不會飛,怎麼進九城救人吶?‘

‘可是..........從都都寨被剿滅,到現在也有近一個月的時間了,王兄如果被救出去,為什麼沒有去找我們?為什麼府方面一點消息都沒有?大人,您一定要幫忙找到王兄呀‘,朱讓槿又喜又急地道。

楊凌點點頭,忽然想起方才頓地有異,他低頭瞧了瞧,一下子矮趴了下去,眾人好奇地看著楊凌的作,只見楊凌撥開地面七八糟的東西和碎瓷,仔細端詳半晌,忽地驚了起來:‘金磚!這是金磚!‘

Advertisement

旁邊一個士兵聽了頓時痛苦地閉上了眼睛:‘懷里揣那倆銀項圈兒才值幾個錢吶?早知道這是金磚我撬一塊藏起來,還用當兵嗎?‘

‘金磚?‘宋小也好奇地蹲下來,拔出刀來用刀柄敲了敲地面,說道:‘非金非木的..........不象是金子呀,大人‘。

楊凌著那細潤的巨大磚面,兩眼出神地喃喃道:‘沒有錯,這就是金磚!是金鑾殿上才能鋪的磚。原來在這里,原來是這里..........原來是這樣..........,這阿大王倒學了個十足‘。

眾人都不知道他在念叼些什麼,不過卻都明白了這種金磚是什麼意思,敢擅用皇帝才能使用的磚,這位阿大王還真的把自已當皇帝了。

那個痛苦莫名的士兵也一下子從地獄又回到了天堂,他滿足地懷里兩個重的銀項圈,輕輕吁了口氣:‘知足..........真好‘。

‘原來這金磚竟是一心想在山里當皇帝的阿大王重金買來的,這麼說蜀賢王造反,竟是子虛烏有了?也是,廠衛的人要是打聽到四川方面有人購買金磚,唯一想到的可能就是蜀王造反,誰會想到居然是小小的都掌蠻酋長在買金磚?這下好了,解決了這個問題,總算可以馬上回京差,讓皇上放心了‘,楊凌想到這里,心中歡喜不

可他站起抬頭一看,殿中眾顯然沒有人關心金磚問題:擅抬大轎,黃傘蟒,僭號稱王,這幾條已經夠得上造反了,再加一條擅鋪金磚又算什麼?問題是:蜀王世子哪兒去了?

楊凌這才想到眾人關心的問題,他尷尬地一笑,正要吩咐人窮搜全城,忽地焦貴押著幾個漢人闖進殿來,大聲道:‘啟稟大人,這幾個家伙是依附蠻人的流民山賊,被我們抓起來后說有萬分要的大事要面奏欽差大人‘。

他說著抬在一個人屁上踢了一腳,罵道:‘這小子還他娘的威脅我,說是耽誤了大事我承擔不起,我把他們牽來給大從瞧瞧,要是沒甚麼要事,非砍了這幾個孫子不可‘。

楊凌瞧那幾個漢人,穿的服似蠻似漢,可五相貌卻分明是漢人了,他的心中忽地一,便走上去道:‘我就是你們要見的欽差楊凌,你們有什麼事告訴我?‘

幾個被抓的人上下看看楊凌,又瞧瞧左右圍著一大幫兒,這才信了,領頭的那個連忙跪倒磕頭道:‘欽差大人在上,小的是草民王二狗兒,我們幾個蜀小王爺點化,決心投靠朝廷,所以我們暗中救了小王爺,把他藏起來了,可惜蠻子看得,一直送不出去,我們..........‘。

他還沒說完,眾員已經一齊圍了上去,朱讓槿沖在最前,面孔漲紅,激地吼道:‘你說什麼?我王兄被你們救下了?他在哪里,快快帶我們去見他!‘

王二狗兒也不知道這人是誰,反正這屋里誰說話他都得聽,忙不迭答應著,領著眾人出了大王殿,七扭八拐地繞向他們的住

一路上聽這幾個人說,眾人略知道了大概。原來世子朱讓栩被阿大王假意他談判,把他誆進山里扣為人質后,倒也很重視這個犯人,希能從世子上大撈一筆。他于看守監牢的蠻人大多不懂漢語,所以特意找了這幾個犯案上山的漢人去侍候。

探照他們的說法,小王爺那是才識淵博,很會教化,經常和他們講些為人之道、世之理,使他們頗深,等到凌霄山失守、都都寨再失守后,這幾個人就慌了,覺得小王爺說的大有道理,于是小王爺點化,使酒弄昏了守牢的蠻兵,把他救了出去,然后把那蠻人弄死,尸首也拋掉了。

蠻人雖然恭順,卻不會說些阿諛奉承的話,這幾個人卻是口舌如簧,時常拍的阿大王飄飄仙,所以對他們很是信任。經過他們一番詭辯,阿大王竟沒有疑心到他們,何況派人搜過他們住,也確實毫無可疑。

恰在此時楊凌是諸葛孔明下凡的消息也經過多人之口不斷傳到山中,兩相一對照,幾個漢人又趁機攛掇一番,楊孔明使五鬼搬運大法救走蜀王世子的事兒便板上釘釘兒了。

看看無人懷疑了,幾個家伙怕小王爺藏在山上被野叼了去,忙又悄悄接回來藏在家中地窖里。

楊凌等人一邊聽,一邊隨著他們急急走著,到了地方,幾個漢人忙掀開一塊腥臟的破皮,拉起木板朝里邊喚道:‘小王爺,我們把欽差大人帶來啦,您快出來吧‘。

過了片刻,梯腳晃,一張蒼白的面孔從了出來,瞇起眼打量眾人,朱讓槿仔細一看,滿臉喜地喚道:‘王兄!王兄,你果然活著,天可憐見!‘

那人面目清秀,與朱讓槿有七分相似,只是氣差了許多,他這時也看清了朱讓槿,不喜悅地道:‘槿弟,你們果然來了‘,朱讓栩撲出口,兩兄弟抱在一起,不由涕然泣下。

*** *** *** *** *** *** *** *** *** *** *** ***

‘聽說世子在牢中對那幾個附庸蠻賊的漢人多方化,才使他們幡然醒悟,舍救下世子,不知世子到底用的什麼手段點化的這些賊人放下屠刀、立地佛?‘

幾個人步行下山,楊凌邊走邊對旁的朱讓栩道。

已經是第三天了,阿大王逃到玉屏墩后的冠嶺被狼兵捕獲,為防意外楊凌沒有押送囚犯進京,直接斬了將人頭呈送京城。方三逃到母豬寨負隅頑抗,被兵利箭殺,都掌蠻三雄將如今只有阿二下落不明。

楊凌在九城設置府衛兵,兵和俘虜逐批撤出山去,他們是最后一批出山的人。

世子已經換了套儒服,這一來不止相貌,神、氣質也與朱讓槿十分相似,只是他看起來更老一些,年紀雖不甚大,卻總是一副老氣橫秋的模樣,或許是因為家中長子,經常代理蜀王理公務養病吧,所以楊凌一直沒有問起他,直至現在要下山了,大家心都很輕松,楊凌才裝作無意地問起這個一直很好奇的問題。

朱讓栩仍是一副不茍言笑的模樣,他輕輕抹了把頜下,淡淡地道:‘也沒什麼,說起來還要謝欽差大人。我用來點化那幾個山賊的,不外乎金錢、、功名,本來他們還有些猶豫,不過大人攻下都都寨之后,我的籌碼又加了一條命,于是他們便大徹大悟了‘。

楊凌一愕,隨即放聲大笑起來:原來蜀王世子,也是個如此的可人兒。

******************************************************************************************

敘州事已了,都掌蠻三雄將的最后一人阿二逃到貴州大盤口時,也被守軍抓獲,就地斬首,將首級呈來,都掌蠻的叛被楊凌以雷霆萬鈞之勢徹底瓦解,從此再也難以形有規模的叛了。

各部軍隊論功行賞,已陸續返回駐地軍營。朝廷的旨意也下來了,正式任命鄢高才為敘州六縣巡使,節制當地軍政律賦學諸項事務。楊凌與他約定:以三年之期,由鄢高才治理一方,待三年后理順一切,另派員接替他的職務,保薦他進京做

楊凌與朱讓栩、朱讓槿隨宋小部回都,鄢巡送至一高崖下,楊凌止馬回頭道:‘鄢大人,送君千里,終有一別。敘州事務繁忙,均需大人勞心竭慮,請就此止步‘。

鄢高才含笑一揖,大大方方地道:‘是,卑職恭送欽差大人、世子、二王子、宋總兵和諸位大人‘。

楊凌微微一笑,撥轉馬頭揚鞭喝道:‘駕!‘

大隊人馬走出里許,回頭看,鄢巡仍立在高相送。

正向前走著,宋小忽地指著對面河上一面陡峭的石壁驚喜地道:‘大人,您快看!‘

楊凌抬頭去,只見如鏡的青石面上,有一排排斗大的紅大字,行書遒勁有力:

平蠻碑

明正德元年,十月既,欽差巡狩大臣楊凌、蜀王子朱讓槿、都指揮使李森、布政使參政..........。僰王山、銅鑼嶺、凌霄城、都都寨連戰連克,勢如破竹,大軍會師于九城。

當天兵大捷,為經略萬世之雄圖也。惟時風卷長云,日開谷。相與酬觴絕頂,躍劍懸巖;俯視萬灶星屯,蠻巢鞠為焦土;西南諸夷厄塞,盡在目中。誠千古奇觀,是用勒石,以志不朽。

敘州巡使鄢高才詠詩記事,以載千古:

寇神兵出峭壁,同來睥睨接鉤陳。

扶桑日出乾坤辟,玉壘云堆虎豹屯。

沃土已歸神禹貢,中興重拓鬼方賓。

歡諧瘁力諸文武,勝軍回時萬壑春。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