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王爺 卷九 決戰紫禁之巔 316 喪事大辦

《回到明朝當王爺》卷九 決戰紫禁之巔 316 喪事大辦

正德癡癡地反問道:“善后,什麼善后?”

“這個...........”,劉瑾一句“關于廠、海事衙門”差點兒就吐出來,連忙改口道:“楊大人宵小之徒所害,為國捐軀,他屢立戰功,威名赫赫,朝廷應該追謚褒獎,辦喪事,以示皇上的恩寵和厚呀”。

李東聽了頓覺不妥,那是堂堂一品大員,尸還沒找到,這就辦喪事,豈不草率了?可是想到那是半座山塌了下來,用了三天外圍都沒清理干凈,那些巨大的石塊壘山,肩扛木撬,真要找出尸骨來還不定猴年馬月呢。

這麼長的時間,風吹雨淋、蟲蛟蛇噬的,服都爛了,誰有辦法找出哪一才是楊凌的尸骨?自已再干預就不免有失長者厚道了,所以話到邊又咽了回去。

正德心里的,全沒了主意,聽了便象木偶似的點點頭道:“好!那就...........為楊卿辦喪事,朕要給楊卿風大葬。馬上傳旨,命翰林院正副掌院學士,都察院兩位主,還有六部九卿及主要大員,趕來為楊卿議定葬儀謚號,朕要追功褒獎”。

他站起來,說道:“你們候著,群臣齊了再來喚朕,朕去看看一仙”。

正德皇帝帶著兩個小太監走了,劉瑾忙活這一陣,出了一汗,只覺鼻管兒亮,傷風好象已經好了,也忙出門傳旨去了。

三個閣首輔大臣相視一嘆,默默地尋了個位置坐下,各懷心思,為政局、為前程憂心不已...........

……

正德的琴簫竹廬中靜靜無聲,路旁植的竹子已經滿枝黃葉,在微風中發出干脆的沙沙聲,顯得蕭索而毫無生氣。

正德踽踽獨行,兩個小太監遠遠的輟在后邊,一聲不敢言語。正德輕步走進竹廬,見唐一仙已經換下了那套緋衫,穿著一,腰束一條白綾,纖腰折,伏在桌上,正哀哀低泣。

Advertisement

正德走過去,見桌上放著一條白絹,應該是唐一仙剛剛撕開的,唐一仙的白的頰上沾著一串晶瑩的淚珠。正德微微一嘆,輕輕的秀發,唐一仙張忽然一下子站起來,撲進他的懷里,放聲痛哭。

正德心中也一陣難過,目瑩然地道:“一仙,不要難過了,朕...........朕聽了心里也難。”

唐一仙泣道:“我想起初次遇到你們的事,想起了在神機營軍營中、想起了在大同和你們重逢,心里難過的很。我本以為你們既是君臣又是手足,我...........也有個疼我我的大哥,又有了你,我們會永遠快樂地在一起,可是...........”。

正德黯然,啞聲道:“在我心中,楊卿實象父兄一般親切,朕也以為可以和他君臣手足,一生一世,誰料...........,一仙,別難過了,人死不能復生,朕放心不下你,才過來探,一會兒還要趕回去,給楊卿辦理后事”。

唐一仙離開他的懷抱,輕輕拭去眼淚,低聲道:“我不只是難過,我還在擔心,不知道娘姐姐知道了消息,會...........會怎麼樣”。

娘姐...........”,正德張了張,也只能無言以對。

兩個人依偎著,心緒飄浮,思憶著往昔種種甜,此刻卻盡是辛酸。不知過了多久,一個小黃門站在門口兒細聲細氣地道:“皇上,諸位大臣都到了,恭請皇上議事”。

“知道了”,正德眼角,起走,瞧見桌上那條白綾,便順手拿起,纏在自已的龍袍上,唐一仙吃了一驚,口道:“皇上!”

“在你面前,我永遠都是小黃、厚照,你的大哥,就是我的大哥”,正德皇帝抿了抿,將白綾系,大步邁出房去。

Advertisement

正德的大宅,那間集臥房、書房、議事廳與一的夸張的不象話的大房子里,著當今朝廷控制著朝政運作的所有主要員,楊凌遇難的消息每個人都知道了,不管是真傷心還是真歡喜,每個人面上都帶著悲傷、凝重之

正德皇帝進了房間,眾人看見皇上居然腰纏白綾,都嚇了一跳,督察院左都使劉琯豎起眉就要上前進諫:豈有此理,君臣父子,人倫大禮,豈有君為臣帶孝、父為子披麻的道理?

楊廷和眼尖,立即瞪了他一眼,目凌厲,飽含警告意味,劉琯不覺止住了步子。

“真是愚腐,這也不分個時候,皇上正滿肚子火沒發呢,現在上前霉頭,最輕也得立馬罷為民”,楊廷和甩了甩袖子,他了多次的釘子,總算了解了小皇帝的任和不拘常禮,現在清流派勢力大弱,豈能再有損失?

辦葬禮的規格要和他的職位相稱。這職位,一般對有功之臣要在原有職位上再加封個職務或爵位,職位定了定謚號,然后再研究喪葬規格。

楊凌已是一等侯,爵位加無可加,眾人便琢磨著給個榮祿大夫或者三師三公的稱號,然后再定謚名,不料正德皇帝早有主意,一開口就是封國公,把眾人嚇了個目瞪口呆。

大明除了開國一朝封過異姓六王和幾十位國公,后世之臣有再大功勛,都沒有封國公的,他們功勞再大,總大不過開疆拓土打天下的開國功臣吧?所以雖然沒有什麼規定不能再封王封公,卻一直沒有大臣再配封這一職,也沒人敢奢這一尊榮。

楊凌雖然北驅韃靼韃、東平倭寇、南降佛郎機、在四川又平定了百年來不斷叛的都掌蠻,揚威于大明諸藩國,可是封國公未免太隆重了,一時群臣面紅耳赤,跪在地上頭磕的咚咚直響,苦勸皇帝收回命。

Advertisement

正德冷冷地掃了他們一眼,淡淡地道:“楊卿的功勛連追謚個國公都不麼?必須有開疆拓土之功?滿刺加失而復得算不算?東海數十島,千里海域被棄百年,淪為海盜巢,如今重回大明治下算不算?都掌蠻一直是國中之國,不奉號令,如今改土歸流算不算?什麼荒唐?朕還想封王呢,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了?都跟朕討價還價”

眾臣左勸右勸,正德冷笑不語,倒是劉瑾先不耐煩了。

人家劉公公是個干實事兒的,追謚嘛,給多大的兒怕什麼呀,就是追封他個皇帝有個屁用,人都死了,縣還不如現管呢,何況死?在這些虛頭腦的事兒較什麼勁吶?趕快把這事兒都解決了,人家還要研究研究廠和江南海事衙門的事呢,那可不是權就是錢吶。

劉瑾把眼一瞪,咳嗽一聲,大步走到案前,高聲說道:“皇上英明,老奴覺的楊大人的功勛追封個國公綽綽有余,要不是有祖宗們的戰功著,楊大人封王都不問題。再說了,總不開國一代可以封王封公,后世臣子統統不能有此功勞吧?”

焦芳趁機跪倒道:“劉公公說的是,這樣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有開疆拓土之功的臣子,不是只有太祖一朝才出。今日追封了楊大人,激勵群臣為大明開疆拓土,如果來日有人封王,臣不認為皇上是逾越祖制,因為那時大明的疆土必是不斷擴大,皇恩浩,遠布于八方極遠之地”。

劉瑾是廷首相,如今還控制的吏部和都察院、使臺的絕大部分員,他一出頭贊,這些人就知道老大的意思了,于是許多出言反對的馬上也厚著臉皮改口贊。楊凌一派的人在威武侯不在京的時候,唯焦芳馬首是瞻,他一出面,便也紛紛應和。

再瞧正德皇帝的臉,越來越長,十分難看,王華和李東換了一個眼神,知道這是大勢所趨,可不能容那些言繼續表忠心了,于是二人齊齊出一步,也拱手贊,這樣一來,楊凌的國公之位就當定了,略略一議,決定追封楊凌為威國公。

隨即,便要由皇帝頌予謚號。謚號常用的吉字共七十三個字,按規矩,在一般況下,親王應贈予一個字的謚號,郡王兩字謚,大臣也多是兩字謚。兩字謚的話,就要分文和武,文的謚號皆以文字開頭,武以武字開頭。

楊凌戰功赫赫,照理說該是武將,以武字開頭,可是他卻是同進士出,詹士府太子侍讀,而且引進農作,改良了農業;開海解,加強了商業,新帝登基后,許多政令條文都有他參予的意見,包括劉瑾進諫的那四十多條激進改革條款,楊凌都在其中提出過自已的見解,并最終經皇帝批準予以頒布,這麼說來該封文謚。

一群學究對人的后之名實比生前的事還要重視,就文謚武謚又爭來爭去,半天不見結果。正德皇帝煩了,“啪”地一拍桌子,來了個一錘定音:“不要爭了,楊卿文武全才,文治武功皆有建樹,賜楊卿四個字的謚號,文謚武謚都要!”

皇上金口玉言,都下了旨了,那就照辦吧。

文在武之前,眾員就開始先議文謚,自宋以來,文謚之中‘文正’是最高榮譽謚號,司馬、范仲淹,都曾獲謚‘文正’,而本朝,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個方孝孺獲此殊榮,稱‘方文正公’。

方文正來之不易呀,那是用滅十族的代價換來的,誰能比他狠吶。楊凌都從世襲侯爺變世襲國公了,榮寵無以復加,再給他個最高封號,誰能服啊?

這些言眼熱不已,天下的讀書人也不服。要知道,職再高,總是一時,可這謚號,可是千秋萬載,永載青史的,那是對一個人一生的評價。

司馬、范仲淹做過宋朝的什麼兒,誰現在還記的清楚,誰還在乎?可你只要一提他謚號‘文正’,凡是讀書人沒有不肅然起敬的。

“生晉太傅,死謚文正”是為人臣者追求的最高目標,便宜不能都讓他占了,于是文正謚號被眾員自忽略,開始繼續議下一個字。

謚號專用吉字共七十三字,文臣適用的吉字排行依次是正忠恭、端恪襄順等等,武將則是忠勇穆剛、德烈恭壯等字,位次定高了大家心里不平衡,定低了皇上不樂意,一個謚號說道大著呢,不好辦吶。

劉瑾很無聊地看著這些掌管著江山社稷、億兆百姓的大臣們為了一個破名號斤斤計較,寸步不讓,在那兒引經據典地講個不停。可這玩意兒學問太深,他也不懂,不上

不但他不上,正德也聽不懂,常常一個字拿出來,大家就能從三皇五帝開始講起,講的頭頭是道,然后說為什麼用這個字行,用這個字不行,正德也覺的莫測高深,畢竟楊卿過世了,這是極為隆重的事,草率不得,所以他也不敢,由得群臣爭執。

眾大臣最后終于取得了妥協,用了兩個既不算太高又不太低,各方都能接的謚字,給這位剛剛出爐的威國公定下了謚號。當下翰林院掌院院士盧瑾滿頭大汗地上前拜道:“啟奏皇上,臣等已給威國公定下了謚號”。

“喔?”心力憔悴,又被他們煩的昏昏睡的正德皇帝神一振,馬上坐直了子:“快講”。

“臣等,三公、六部、九卿及諸位才識淵博的翰林學士,經過仔細商議,依據威國公一生的彪炳偉功和他的品德行,在正忠恭端、忠勇穆剛德這些適宜文謚武謚的吉字中,選取了最相宜的吉謚之字,最后一致決定:威國公楊凌的謚號為...........文武德!”

“文武德?...........準!”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