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六這場論功行賞的大朝議,在達了那麼多共識之後,總算是圓滿落幕。
李素本人不在長安,所以對他和南方諸將的賞賜和授爵,還要朝廷派天使去千裡宣召。
河東眾將況也差不多,隻有一個諸葛亮,因為是親自進京,所以對他的升是第一時間瞬間兌現。
另外,李素去年南下總督荊益州諸軍事的時候,還留了兒子在京,留了個小妾周櫻照顧兒子。
周櫻經常跟貴妃甄薑走,李素的嫡子也經常帶到宮中小住十天半個月的,跟皇子公主一起玩耍。算算時間李素南下已經超過一週年了,所以他的長今年已經快五週歲,兒子也馬上三週歲了。
諸葛亮跟李素有師生名分,所以朝議結束後,要去李素在長安的侯府拜見一下,把恩師加公爵的好訊息提前報喜一下,順帶幫著解讀一下。
周櫻心細,考慮到夫君不在邊已經一年了,雖然跟諸葛亮差著輩分,可實際年齡也就大兩三歲,所以隻是在侯府正堂、讓婢設了一道簾子接見。
諸葛亮很坦,直接向師孃傳達了賀喜之意:
“恭喜師孃,恩師蒙聖恩加為公爵,昨日朝議論定,以會稽郡北部十縣為封邑,稱會稽郡公。含山、上虞、餘姚、句章、鄞縣、剡縣、始寧、諸暨、烏傷、長山。”
這些地名,很多不用解釋,後世也這名字。山就是紹興,句章就是寧波,烏傷是義烏,長山是金華。
大致來說,劉備第一次封給李素的地皮,按絕對麵積來算,其實隻占了整個會稽郡總麵積的極小一部分,相當於後世的兩個半地級市(紹興寧波,半個金華)。
不過,如果從人口和戶數來說,這已經不小了。
整個會稽郡22個縣,一共是12萬戶55萬人。這十個縣就有9萬戶42萬人,已經占到了全郡的八。(江東三郡總共有兩百多萬人口,會稽人最,丹、吳郡人多)
而會稽郡的麵積,相當於後世錢塘江以南的三分之二個浙江省,外加整個福建省。按地級市算,有浙江八個市加福建九個市。
後世最北邊的三個市,如今就要分十二個縣(後世金華境還有吳寧、安兩個縣冇有封給李素)。
南邊的十四個地級市,加起來才十個縣,可見漢末會稽南部大部分地區山越橫行、齊民編戶的納稅百姓極。
尤其是福建境,後世整整一個省的麵積,現在總共就仨縣:東治(福州,孫策唯一屠城過的縣,攻王朗的時候)、建安(建甌)、將樂。
曆史上孫吳一直在南方種田平山越,也是種到了260年,才把福建從會稽郡裡拆分出來,單獨設郡,建安郡。拆完後總算是讓福建境有七個縣了。
周櫻流之輩,對於這些地理和冊封背後的政治思考並不是很懂。所以聽了諸葛亮的轉述後,一時不得要領,也不知道劉備這是對李素慷慨還是有所保留。
周櫻便謙虛地求教:“妾一介流,不明朝廷大事,不知這封地劃歸,可有深意?”
諸葛亮何等聰明,他哪怕隔著簾子,隻要從對方的語氣停頓和猶豫裡,就能到周櫻的不解。
他今天過來,就是私下裡解釋聖眷的深意,幫助劉備和李素君臣通的。
因為李素之前跟劉備暗示“為了後世表率,三十歲前不為丞相”時,李素就想到他會比關羽先拿到公爵。
為了避嫌,李素冇有參加公爵待遇的討論。現在討論結果出來了,其中一些深意和用心良苦的地方,自然要讓李素這邊心裡清楚。
諸葛亮便幫著解讀:“師孃放心,陛下與三公如此議定,乃是用心良苦、為李師計長遠。
會稽二十二縣,隻封十縣,則未來再立其他功勳,加賞的空間還很大,不至於功高不賞。或許等建業攻破、孫靜授首之後,吳寧、安就會加封給李師。
因為本朝新設郡公製度,在一郡增縣封地容易,要郡增設封地極難,容易逾越,還會導致後世胡效法。陛下對李師之封,是要垂範子孫的。
其次,如今雖然隻給十縣,但會稽賦稅膏之地,都已經封給了。實際上占了會稽八之利,可謂實利重而虛名輕。
再次,朝廷規定封郡公者,子孫封地世減一縣。陛下選在縣數極多的會稽,給李師繼續立功加縣的機會。
如果他好好利用,將來晚年二十二縣全部獲封,傳之子孫。那就能子孫二十一世之後,才減到隻剩最後一個縣,然後纔不再減,永持一縣。
遍觀朝廷輿圖地理,再要找出會稽這種偏遠、人口戶數不多,但縣數如此之多的郡,也是非常難的了。
縱然中興功臣、未來封公者有三五人,也絕無其他郡公能如李師這般,襲二十一世才減到剩最後一個縣的。”
諸葛亮把這幾點製度設計的關竅所在解讀給周櫻聽,周櫻這才知道原來裡麵有那麼多門道,已經是用心良苦既給夫君讓利,又不至於讓製度本變得鬆弛、施恩氾濫。
周櫻冇見識過那麼長遠的打算,在簾子後麵下意識咬了咬,歎道:“二十一世才減到隻剩一縣……這也想得太長遠了。
先漢傳一十二帝,後漢傳一十二帝,兩漢一共才二十四帝,還有不是平輩兄終弟及。除掉那些,先漢九代後漢八代,人君才一十七代。二十一世怕是五百年才用得完。”
周櫻不懂政治,心還是很擔心陛下這次中興,能不能兌現五百年……
不過,這番隨口慨,其實還是算了,因為皇帝普遍比大臣壽命短。
比如東漢那些“四世三公”,哪個不是超級長壽——當然這也是倖存者效應,可以理解為要靠資曆熬到三公,都得上年紀。原本有這種潛力的家族可能有幾十家,但隻有楊袁這兩家連續五代人都足夠長壽。
袁家西漢開頭的時候不算族,無法考證四百年裡繁衍多代。但楊家是劉邦的時候就封侯了,傳到楊彪才第十一輩,楊修第十二輩。而同期皇帝已經傳到第十七輩了,楊家生生靠壽命出來五代人的差額。
(注:楊家在兩漢之的那兩代人壽命特彆逆天。楊家東漢第一代三公楊震,初次拒絕鄧騭征辟是107年,他父親楊寶拒絕王莽征辟是7年(當時還是西漢,王莽冇稱帝,傀儡了孺子嬰)。父子兩代人拒絕征辟的間隔居然整整100年,經曆了王莽和、明、章、和五代皇帝。)
然而,周櫻已經覺得五百年遙不可期,那麼久的所謂“皇室心積慮施恩”很難足額用到。
可是,在諸葛亮眼中,這一切還遠遠冇完呢。他意識到簾子對麵的小師孃冇見過大世麵,隻好稍稍停頓一下,等對方消化了這些資訊,他再往下解讀後續的籌碼和深意,並且把措辭組織得更加委婉一些,免得嚇到對方。
隻聽諸葛亮繼續分辯:“師孃切勿胡思想。李師擅察治之道,革數百年弊政、續貧庶之民生,除妖人心之輩的邪說,將來天下承平之久,豈凡俗可料。
陛下希李師的爵位傳續五百年,這還隻是基礎,背後還有其他深意,希李師的後人也勤謹協治,安地方,家國兩利。如此,還有可能讓公爵的多縣封地傳承更久。”
周櫻已經聽得目眩神馳無法想象,隻是心虛虛心地請教:“不知還涉及到什麼朝廷法度?”
諸葛亮:“國朝法度,地方諸縣,萬戶以上設令,萬戶以下設長,品秩也據戶數有所不同。
縣過萬戶、不足兩萬戶者,縣令秩六百石,多餘兩萬戶者,縣令秩千石——當然,陛下去年改革俸祿之後,改了年俸六十萬錢至百萬錢。
另外,據慣例,如果一縣人口經過多年治理後暴漲,超過四萬戶,則多半會拆為兩個縣,各兩萬戶左右,以便治理,防止一個縣令的權柄和直轄百姓過眾。”
諸葛亮說到這兒,稍微停頓了一下,周櫻理解後立刻追問:“這跟陛下冊封‘會稽郡公’這個決策又有什麼關係呢?”
諸葛亮:“李師之前的封地在郫縣,屬於蜀郡。師孃若是翻開輿圖看看,就不難發現,郫縣周遭,乃至整個蜀郡,縣城已經極為集,凡相隔三四十裡置一縣。
都周遭四十裡便有郫縣、江原、廣都、新都。七十裡還有雒縣、綿竹、都安、臨邛。這便是因為蜀郡乃天府之國,都平原沃富饒,之前雖短曆世,但戰事不久,人口依然極為稠。
如果陛下不給李師移封,隻是把他的封地從郫縣擴大到蜀郡,那也已經冇有人口繼續增長拆縣的餘地了,會被都平原的麵積困死。
至會稽則截然不同,那裡地廣人稀,雖也有山川阻隔,地形破碎,但李師擅造海船,可以海路通封地,把那些被山險割裂、往常難以開發的沿海狹地都開發了。
會稽在安、順二帝巔峰之時,也曾有八十餘萬口,如今多年戰減到12萬戶55萬人、分22縣。按照四萬戶拆縣的朝廷法度,將來會稽人口如果發展到88萬戶以上,那就是22縣都達到四萬戶了,到時候李師後人的封地,就會從22縣變23縣、24縣……
如此一來,治理地方的紅利,就與封郡公的家族休慼與共。為公爵者也不應魚鄉裡,而要寬仁輕省、勸農勸工、與民休息。發展得好,拆得多,那每一代人還朝廷一個縣,剩下的依然可以多撐幾代。”
周櫻聞言驚呼:“要把會稽發展到88萬戶才能拆縣?那不是整個會稽至四百多萬人口?!怕是有大漢天下的十分之一了吧。而且公爵不是隻有食租稅之權,不能乾政地方的麼?發展和勸農工,那是地方員的職責吧,會不會犯忌諱?”
諸葛亮:“呃,其實也不用那麼多,真到88萬戶那就是從22縣拆到44縣了。實際上隻要一個縣先到了四萬戶、鄰縣也有一兩萬戶,就能拆了。
至於治權,公爵確實不能在封地乾政。收稅治民也都是地方之職責。但陛下昨日朝議,與群臣商定,給公爵查賬查稅之權。畢竟是要食租稅的,有權查驗地方是否有貪墨漂冇。另外,在地方發展工商和產業,這些是民間行為,不算乾政。”
漢朝法度,為了防止地方上拆縣“卡BUG”,對於要拆的縣的鄰縣發展水平也有要求。以防“拆出來一個縣後,鄰縣的人口湧,擴大到四萬戶以上,再拆。結果鄰縣卻一個個被吸冇多人”這種況。
所以要是一個縣四萬戶了,隔壁鄰縣一萬戶都不到,那時候就會選擇把四萬戶的縣的一些鄉村麵積割給人的鄰縣,而不是直接拆。
所以,會稽隻要發展到所有縣都萬戶以上、部分縣兩萬戶、個彆縣四萬戶,就已經可以開啟拆縣進程了。按照這個演算法,基本上有個30好幾萬近40萬戶,就開始拆了。
也就是後世浙南八市加整個福建,人口接近200萬人就可以開始拆。
這還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就拿福建地區來說,西漢的時候一個省的麵積隻有東治一個縣,到東漢有了建甌和將樂,都是沿著東治這個閩江口的縣城、往閩江流域上遊開墾,人口多了之後拆出來的。
福建中部的泉州流域,曆史上要孫權晚年纔開發到能設縣,南部的漳州流域,更是唐朝才設縣。至於對岸的夷洲,什麼統治都冇有,法理上算是東治縣的一個鄉或者一個村吧。
要是李素將來發現了周瑜的藏之地,從東治過去把周瑜再滅了,那夷洲也就合理為他這個郡公封地的一個縣下麵的一個鄉。
一朝穿越,重生異界!她是帝都豪門的千金。上流的名媛圈內皆傳,她是一朵高級的交際花,對男人,皆來者不拒。她發現自己患了一種致命的癌癥,在某一夜的大廈之上,她被曾經的情敵下了毒香,與情敵一起墜樓而亡。再次睜眼,她卻發現自己變成了王妃。還穿越到了一個玄幻的大陸!修煉、靈氣、煉藥?但是……所謂的夫君竟然與前任長得一模一樣?並且還非常地渣?嗬嗬,沒關係,那她就將計就計讓他用一紙休書將自己休了!回到將軍府,她依然是備受疼愛的寵兒。隻是她卻意外地惹上了某個男人!“女人!你若是再敢招惹外麵那些野男人!我保證他們見不到第二天的陽光!”男人那張邪魅俊逸的麵上冰冷無比,散發著一股唯我獨尊的霸氣!她小聲地嘟囔了一句,“我隻是看看而已,又冇勾引他們!”男人麵色一黑,一個閃現,將她禁錮在懷中,望著女人絕美靈動的麵容,他卻是不能打也不能罵!那麼既然如此,他就讓她給他生個孩子!他要昭告天下,她是他帝流夙的女人!
重生到一個貧苦的農家女身上,這不算倒黴,倒黴的是,她竟然要嫁給一個窮酸秀才沖喜,沖喜就沖喜吧,待他死去,便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可誰知,他卻越發生龍活虎,好像變了一個人,本是搭夥過日子,各自尋良人,哪知,他卻織了一張網,將她越網越緊,逃不脫了,隻好玩一次養成,本想培育一代權臣,可哪知這小秀才搖身一變,成了……威武大將軍?
竟然穿越成了一頭會說話的豬?!爲了變身成人,她只能以豬身,爲穿越後第一眼見到的“種馬”邪皇侍寢!沒想到,這個變態皇上竟然對她上了癮,夜夜強寵不止,還強行把她封爲豬皇后!後宮不好待,但她好歹也在21世紀混過,宮女叫板?斬了!妃子陷害?砍了!殺人栽贓?破了!太后找茬?平了!王爺調戲?這個嘛!可以有
精英小隊SSS成員蘇若男,為救隊友不幸一命嗚呼,再度睜眼已成了獵戶家的大女兒蘇若瑯。 家徒四壁,繼妹刻薄,繼母惡毒,還有個指望不上的窩囊爹。 一身本事在手,蘇若瑯一點也不慌,拳打綠茶腳踢白蓮,順帶把自己嫁了個天之鴻鵠一般的美男子。 什麼,美男子竟是位高權重的冷麵異姓王?蘇若瑯:「當初說好成親一月就和離,現在一月之期已到……」 秦墨卿:「撩了本王就想跑?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