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嫡嫁千金 第 121 章 動身

《嫡嫁千金》第 121 章 動身

“其實你不必裝乖巧的,阿貍。”他道。

姜梨有些迷的看向姬蘅,他的語氣太過稔,能很清楚地聽出來,他喚的是“阿貍”,而不是“阿梨”。

也許是一開始,他就看穿了,正如看穿了他一樣。

姜梨聳了聳肩:“習慣了。”

前生的,是真真正正的乖巧,雖然沒能換來什麼好結果,反而落得一淚,還連累家人。如今的,更謹慎小心,於是扮起乖巧來也就更加得心應手,深骨髓。

wωw▲тt kдn▲¢ 〇 姬蘅總是說戲,又何嘗不是戲子?面上塗抹著油彩,掩藏自己的心思,臺上百轉千回,手下殺氣騰騰。

姬蘅看了一會兒,道:“你回去吧。”他把傘遞給姜梨,彷彿一心爲姜梨著想的多公子,捨不得心上人一點寒涼。

姜梨怔了怔,接過他手上的傘,從石頭上站了起來,巧笑嫣然道:“那就多謝國公爺了。”

“不必謝。”姬蘅道:“維護我自己的東西,應當的。”

“你這麼說,”姜梨沉了一下,“讓我有種自己背後有座大靠山的覺,很想放手一搏,去毫無顧忌的惹麻煩。”

“你惹的麻煩難道還了?”姬蘅渾不在意,“有沒有靠山都一樣兇悍。”

“也是。”姜梨點頭,“我走啦。”見那素白的傘面底,還有一朵線繡的牡丹,淡淡的,倘若不認真看,幾乎看不出來,卻也是姬蘅慣來喜歡的模樣。

持著傘,和桐兒白雪回屋去了。

姬蘅並沒有馬上離開。

他就站在池塘邊上,不知是不是錯覺,天上的雪,微微變大了些。風斜斜的刮起來,雪粒從水面上飄過去,白白的晶瑩的一點,很快消失不見。

Advertisement

文紀靜靜的站在姬蘅後,輕聲問道:“大人,爲何要幫助姜二小姐?”

文紀自打十歲起跟著姬蘅,同姬蘅已經有十幾年主僕之誼,姬蘅是個孤獨的人,旁人畏他,懼他,算計他,陷害他,不敢輕易問他“爲什麼”。文紀敢。

姬蘅道:“把給別人,人生永遠懸掛在刀尖上,還能笑得出來。”他的聲音含笑,卻又似帶著空曠的寂寥,“文紀,你不覺得,和我很像嗎?”

不同的是,他墮深淵,從黑暗中開出花朵,而姜梨卻在荊棘中劈開一條路,企圖從樹林的裡抓到一丁點微末的

走上了一條與他截然不同的路,所以他對了惻之心。就像是他府裡花園中,生長的那些珍奇花朵,起於艱難萬險之地,拼命往上爬,如果不心呵護,就會曇花一現,迅速枯萎,永遠從世上消失。

世上奇花多,姜梨只有一個。

局中一次次攪了他的計劃,雖然無傷大雅,卻讓他發現了這朵兇悍的,與衆不同的食人花朵。姬蘅能看得出來的虛與委蛇,看得出來的利用,也看得出來偶爾的真切與哀傷。

他想要將這株看似溫順卻兇悍的植放進燕京這座花圃裡,廝殺之後,還剩幾何。

他們在逢場作戲中狹路相逢,在棋佈錯峙之中撕下彼此面,虛僞又真誠,於利用之中,又存了一惺惺相惜的真心。

真好。

人生短短幾十載,還能遇到這樣一個和自己十分相似,又截然不同的人,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所以他希活著。

現在是這樣。

……

第二日,姜梨和葉明煜一行人,就啓程回襄了。

Advertisement

桐鄉大半鄉民都主要和姜梨他們上燕京告狀,不僅爲了懲治馮裕堂,還爲了給瘋了的薛懷遠討公道。姜梨本覺得人太多了些,奈何百姓羣——看著神志不清的薛懷遠,許多人都溼了眼眶。

最後,除了不能出遠門的老弱婦孺,其他人都跟著車馬隊。

至於車馬費,當初馮裕堂自己搜刮民脂民膏,打算帶著金銀財寶逃跑。沒料到沒來得及跑出去,就被百姓們堵在縣衙門口。那幾口大箱子也沒來得及帶走,裡頭的金銀財寶,足夠這些百姓們上燕京一路上的銀子了。

在上燕京之前,還得先回襄去拿調令,順便與葉家人說清楚這其中的緣故。百姓們倒是高高興興,姜梨陪著瘋了的薛懷遠坐在馬車裡,薛懷遠看也不看,自顧自的拿著一個小木頭人玩的高興,裡“阿貍”“阿貍”著,一會兒又說“我要拿給阿貍和阿昭玩兒”。

姜梨看的心酸,葉明煜在外,趁著中途趕路休息的時候,問姜梨道:“阿梨,雖然說開始對娘他們說,是我讓你過來幫我辦事。但現在事鬧大了,咱們這下子該怎麼收場。”

這麼多桐鄉百姓,葉明軒他們看了,肯定會大吃一驚。待回了燕京,還有大理寺一行,甚至於打著姜元柏的名號讓織室令過來辦事,姜元柏知道了還不曉得會如何怪責姜梨。

這些都不是小事,端看姜梨怎麼圓回來了。

“無事。”姜梨道:“我來對外祖母他們解釋吧。”葉明煜的確無法解釋這些事,他和薛懷遠本沒有任何聯繫,犯不著做這些事。

姜梨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沒辦法解釋,但葉家人不會,也許還會認爲這些事是姜元柏讓做的,反而不會多慮。

Advertisement

葉明煜想了想,覺得姜梨說得對,便答應了下來。

回襄的路,比來桐鄉的路程還要快。許是百姓們都迫不及待的希早些拿到襄知府的令進京爲薛懷遠平反,趕路趕得也比往日快,沒有一個拖延的人。馮裕堂就跟著人羣被關在囚車以,還有幾個他的爪牙,無打采的隨著車隊一起前行。

他們跑也跑不了,不得,深知大勢已去,皆是心灰意冷。姜梨讓葉明煜的人注意著馮裕堂他們,只怕永寧公主的人馬得了消息,乾脆殺人滅口,將馮裕堂一干人殺了,什麼證據也留不下。

不過,姜梨以爲,有姬蘅在,這件事應當不可能發生。自己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纔將此事辦了一點點,姬蘅既然看戲,就允許阿貓阿狗來將這齣戲搞砸,看不得圓滿結局。

等回到襄,姜梨並沒有先回葉家,讓葉明煜找個地方將百姓們先安頓下來,就直接帶人去找佟知

佟知沒有在知府府,而是和他的外室、兒子住在一間看起來不怎麼樣的小院。

聽聞佟夫人賀氏在那一日和佟知爭吵以後,直接回了孃家。佟父大怒,揚言要殺了佟知來爲賀氏出氣,佟知害怕的連知府都不敢做,事實上,他也做不了了,他這個知府本就是靠著賀氏才能做,如今得罪了賀氏,烏紗帽也保不了。日和外室兒子躲在這間小院,夾著尾做人。

姜梨沒與佟知廢話,道:“我需要的令,佟大人給還是不給?”

佟知對姜梨真是敢怒不敢言,道:“姜二小姐,我現在連知府衙門都不敢進……”

“你夫人如此跋扈,不過是因爲賀氏的妹夫在燕京做兒,做鍾令。”姜梨道:“你若想明正大的做人,不怕被賀家的人追殺,便得讓賀氏無所依靠,讓你那妹夫丟了兒。”看了一眼佟知,“你若是替我做好這枚手令,我就讓賀氏的妹夫在京城做不,賀家沒了依靠,自然不敢你。”

佟知眼睛一亮,問姜梨:“你說的可是真的?”

“我是首輔的兒,”姜梨一笑,“你不相信我?”

“不不不,”佟知連忙道:“我相信,我相信。”他當然相信,姜梨來桐鄉不久,就能讓燕京城的織室令短短幾日就趕到襄爲葉家案子辦事。再看這次要的手令,又是幫罪臣薛懷遠罪。自古以來,幫罪臣翻案,都格外小心,一不小心就會連累自,若非底氣十足,誰敢這麼做,也就因爲是姜家小姐,纔敢這麼有恃無恐,姜梨說能做,肯定能行。

“姜二小姐,我還有個不之請,”佟知抹了把汗,“要是賀氏的妹夫丟了,那是自然的,葉家那些事,就是他們搞出來的鬼,我只是奉命行事……我對姜二小姐,對葉家,那是忠心耿耿!能不能讓我這個知府繼續做下去,我保證日後一定關照葉家!”他充滿希的看著姜梨。

姜梨面上的笑容收起,淡淡道:“佟大人,人心不足蛇吞象。況且,作爲姜家的姻親,任誰一個人做襄知府,我想都會關照葉家的,這一點不勞佟大人費心。況且,現在的佟大人,連這屋裡的母子兩都保不住,自己還有危險。我能讓賀氏的妹夫丟,至你不必躲藏著做人,也不必擔心佟雨被人殺害,已經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佟大人還想要的更多,這就過分了吧。”

佟知看著姜梨,忍不住脖子。姜梨的話並不重,但警告的意味,實在很明顯。

姜梨當然不是存心有意要幫佟知,對於來說,和王綁在一塊兒的右相,遲早也是的對手。賀氏的妹夫是右相的人,除去對來說,也只是順手的事。只要回到燕京,將葉家的事散出去,那位鍾令,自然有麻煩。場上的人,姜梨不認爲老巨猾的右相會講道義,還要爲一個鐘令去周旋。

至於佟知,一個曾經聽命他人去陷害葉家的知府,是絕不會給對方第二次機會的。如今整個襄城都知道葉家和姜家的關係並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無論新的襄知府是誰,總歸會對葉家客氣幾分,還真用不上佟知的保證。

佟知自知理虧,便也沒說什麼,對姜梨道:“姜二小姐請等我片刻。”起進屋去了。

不消一刻鐘,佟知又帶著一張令過來。這令都是依葫蘆畫瓢寫的,需要佟知做的,不過是蓋個印章。索賀氏還沒有讓他把出來,替姜梨寫個令,對佟知來說只是一件簡單的事。

姜梨拿到令,瞧了一眼,見是能用的,就對佟知笑道:“如此,多謝佟大人了。”轉瀟灑離去。

佟知在後面的小跑出來,討好的道:“姜二小姐,鍾令的事……可別忘了啊!”

……

拿到令,阿順奉命來接姜梨回葉家。葉明煜安頓好了桐鄉的百姓,已經先回去了葉家。桐鄉這麼一大幫子人進襄,自然引起無數注目。這麼驚天地的大事,葉家這會兒估計還在盤問葉明煜。

葉明煜記著姜梨說的,由姜梨來對葉家解釋,便什麼也沒說,讓阿順來接人。

姜梨就上了馬車,先到了葉家。

因著薛懷遠和馮裕堂不同於尋常人,姜梨怕出什麼差錯,便讓人將他們幾人安頓在葉家院子裡。剛到府門口,就見門口的小廝都神嚴肅,彷彿葉家出了什麼大事,需要嚴陣以待似的。

見姜梨和阿順前來,門房立刻衝裡頭吼道:“表小姐回來了!表小姐回來了!”

姜梨:“。…。”

好像回來,事就能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似的。

姜梨進了葉家,錦畫堂裡,葉家所有的人都到齊了。葉明煜被圍在最中央,像是犯了錯似的耷拉著腦袋。

“說了讓你不要惹麻煩,這下可好,你還嫌惹得麻煩不夠多,連員都敢綁?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葉明軒數落他道。

葉明煜十分委屈,這回可真不是他惹的事。他雖然平日裡在外面沒惹事,可從來不參與這些場複雜的關係,更何況行走江湖,用的都是外號,誰會用真名。可又不能出賣自家外甥,嗨,真是晦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