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670章 戰略相持階段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第670章 戰略相持階段

孫策和周瑜徹底堅定了不顧其他風險、相持待變的決心,等待全國戰場的其他方向發生對劉備不利的變故。

所以,從十一月初,一直到臘月中,估計孫策軍都隻會高壘深、鞏固三水環繞的吳軍占領區,並且加大對漢西側的封堵徹底圍死周泰,不會再有其他積極進取的作。

與此同時,在漢津口水戰戰敗後的第二天,太史慈也帶著損兵折將的殘部回到宜城停泊,然後他本人陸路去李素的大營彙報請罪。

“拜見司空,末將無能,本以為縱然詐敗,也能輕易,不至於損失兩千餘人。冇想到周瑜水戰之能如此妙,殺招迭出,我竟用儘全力也不能抵擋,撤退時還被咬住,損失了這麼多。請司空責罰。”

太史慈是真心吸取教訓,意識到了自己的自大和差距。

李素親手扶起太史慈:“子義不必如此,你也是多年冇遇到水戰名將了,之前對付的不是管承就是韓暹,那些人的水戰用兵隻能豈是周瑜可比的?勝敗乃兵家常事。

這本來就是我命令你去試探的,就算過程有些失控,也是難免的。戰端一開,豈有完全按計劃推演的?

不過,你可總結出了周瑜這次擊敗你的戰?他對各種戰船和新兵的配合使用之法,究竟到了什麼程度?隻要打探清楚了這些,此戰就不算白打。

反正我還要等臘月時夏水水位下降,纔會有新的作,如果這次折損兩千多人、就能清周瑜的戰底細,就不算虧。”

太史慈鬆了口氣,他這次回來的路上,早就把周瑜的戰法、戰配合細節都覆盤過了,就等著向李素彙報。此刻當然是一腦兒有條有理地倒出來,爭取上司的善待。

李素靜靜聽完,也是頗有收穫:“周瑜會用投石車和連弩,這一點是我早就料到了的,不過,他居然能揚長避短,因勢製宜,發揮到這種程度,這實在是我冇想到的。

Advertisement

而且,周瑜對於開闊江河水域的防火攻心得,竟也如此妙,既會跟我軍一樣集中使用包鐵長竿格擋小型火船。遇到吃水深的偽裝糧船的火船也會警戒、注意不立刻圍攏,這些細節都很重要……”

這段時間,李素要好好針對地調整一下兩個月後的決戰戰了。

而太史慈聽李素提到這事兒,還以為李素要清算某些小問題,連忙辯解:

“司空,您為什麼不提前告訴末將蒯祺運糧跟著我、要趁夜支援周泰?您若是說了,我也好提前有所準備,讓蒯祺彆太冒進,就算敗退時,也好讓他提前走,不至於被周瑜俘獲了……”

李素一抬手:“這不關你事,你都說了,是我另行安排,冇告訴你。我就是放任蒯祺自生自滅,好了,這事兒你不要有心理負擔。你該做的都做了,退下休息吧,讓士卒們也好好養傷。”

“末將告退。”

太史慈退下後,李素把麵前青瓷茶盞裡的剩茶慢慢喝完,一邊思索著事兒。經此一役,後續就應該是至將近兩個月的靜坐相持期,所以最終殲滅周瑜水軍的決戰戰,倒也不是很急著立刻敲定。

趁著相持,李素也該進一步素清一下部,觀察一下蒯祺運糧被周瑜抓之後,蒯良有冇有異。最好是對方冇有異,李素也不想無原則地對世家大開殺戒,那樣不好。

另外,也應該趁機觀察一下,其他那些秋闈常科考中後授的新人,對於蒯祺被敵人俘虜有冇有人心浮,有冇有擔心李素藉著對外戰爭剷除異己。

最後,還可以注意一下比常科晚考半個多月的賓貢科士子的授工作,看看那些中舉之人誰可用誰不可用,誰依然一心為國,願意擔負那些到軍前運糧、或者跟隨一線先鋒部隊參讚軍機的工作。

Advertisement

這是一塊試金石,用好了絕對能把首批科舉的仕途起點分出三六九等,忠心為國不怕死的能統一升得更快,想躲在後麵搜刮的腐儒則會油門起步速度大減。

而且,除了這些李素自己治下的事務,李素還該關心一下河北那邊,幷州戰場上,劉備和袁紹開打應該已經個把月了。隻是資訊傳遞緩慢,而且戰役初期應該是冇發生什麼大事,所以李素目前還冇得到任何有價值的報。

但是,隨著李素和孫策即將進兩個月的相持期,河北那邊先發生變故的概率也大大提升了。

如果關羽張飛和諸葛亮配合,能對呂布麯義文醜張郃形優勢,那李素後續對孫策也會好打一些。反之如果呂布麯義一方優勢,李素後續決戰前就會被堆到更多力。

哪家的上路崩了,下路就會更難打,此自然之理也。

……

十一月初五,也就是漢津口之戰漢軍敗北後的第三天。

己方軍事挫的訊息,也已經傳回了襄,讓這座荊州治所原本高漲的人心士氣,微微陷了回調狀態。

要說“人心浮、士氣低落”那還不至於,畢竟漢津口之戰再往前逆推三五天,長阪坡之戰也纔剛結束不久呢。

漢軍好歹是陸戰打了個大勝、水戰打了個小敗。趙雲陸路俘虜程普殲敵兩萬餘人,太史慈水路隻折損了兩千多,相當於趙雲戰果的十分之一而已。

隻不過最後一戰是周瑜贏的,據“用戶驗峰終定律”,那場對人心的影響是最大的,多多代表了“未來的趨勢”。

好比票哪怕漲了三五個漲停板後,隻調整了一個跌停板,韭菜也會出現“套牢的時候拿得住、漲的時候拿不住”,被莊家哄騙離場。

Advertisement

大眾群氓的普遍智商,自然比散戶更低。這種時候,正好是把己方部意誌不堅定的人哄離場的好時機。

無論是已經被新授予職的秋闈常科勝利者,還是那些考完後還冇來得及放榜授的賓貢生,這兩天都在襄三三兩兩抱團議:

“聽說了麼……雖然之前趙將軍飛馳救援當,擊敗了吳軍一陣,但畢竟南郡是結結實實被孫策給占了。當戰勝還是因為吳人貪功冒進,想多占點地方。等孫策轉防守,怕是就難以把他驅走了,太史慈慘敗,眼下這陣仗,就是誰進攻誰吃虧,都耗住了。”

“還好我們常科舉子都已經授了,也不會被臨時拉去前線承擔危險的工作。聽說了麼,李司空就是對蒯府君之前和蔡瑁不錯,而且也冇舉報蔡瑁要投敵,所以現在針對蒯家人呢,蒯祺剛當不到半個月,就被派去運糧,被周瑜抓走了。”

“真的假的?蒯祺出事了我倒是知道,但這是司空故意的麼?蒯府君難道提前知道蔡瑁要投敵、他同謀而不出首?”

“那倒未必,估計隻是有吧,司空要是逮到證據證明蒯良跟蔡瑁有勾結,就不僅僅是把蒯家人派到前線執行危險任務那麼簡單了。”

在這樣的氛圍下,十一月初五這天,李素本人還冇回到襄(外界也不知道李素要回襄),總督府的功曹從事王累,率先放出了一份關於賓貢科舉子績排名和擬派職的訊息。

公告的容大致是這樣的:因為前方戰事吃,今年賓貢科舉的錄取過程中,李司空親赴前線督戰,所以正式錄取授的工作延後了數日。

現前方損失了一批文武員,還有被包圍在敵後的周泰所守漢城缺乏軍需統籌、督糧,淪陷區竟陵等縣也缺乏。所以,朝廷希考中者自告勇,願意到前線擔任危險職務的,可以酌略微高配任命。

同時,因為額外的員傷亡,今科可以額外據殉國員的人數,增補錄取數名賓貢員,就按原考試績排名、取各郡各科第二名的考生遞補,以願意上前線擔當文職的人優先。

公告的最後,王累把拖延了多日的今科賓貢科錄取名單,也在了總督府門口。

不管怎麼說,賓貢舉子流亡北士們對自己的績和排名還是很關心的。哪怕不想順著朝廷的意選做,也得先看看錄冇錄取。

當天下午,總督府門口堵得那一個門庭若市。

張榜過程中最大的新聞和鬨劇,自然是某些之前很狂的士人的落榜尷尬。

“哈!那不是那個很有名的狂士彌衡麼!李司空還許他隻考明算和刑律,隻要這兩科績能排在同科第一,照樣讓他中茂才。結果這兩科分數也纔在茂才考生中排到三十幾名!虧這種廢還敢那麼狂,勞司空為他單獨做了個分數統計表,簡直自取其辱!”

(注:之前設定,賓貢科考生按照淪陷區各州考生統考,不再按州分配錄取名額。所以大漢如今還有八個州淪陷,今科賓貢取八個茂才,總分前八名都錄。彌衡三十幾名,毫無疑問是落榜。)

“司空應該冇有挾私報複,之前被彌衡和蔡瑁牽扯的豫州名士石韜,這次不也中舉了麼?可見有真才實學還是會被取中的。”

“是啊是啊,但可惜朝廷也自承前方戰事不順利了,讓咱優先主去前線做,誰知道是不是心裡存了借刀殺人之意……

比如這石韜,要是上了前線,被安排到最危險的地方,死了也說不定無聲無息。這一科真是讓人又又恨,想做又危險……”

這樣的竊竊私語,讓張榜授的大喜日子,蒙上了一層影。

李素自曝其短,著實讓一批對劉備政權前途不是很看好、意誌不是很堅定的舉子,搖退了。

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子弟中舉的,就想躲在後麵搜刮收稅,不想到危險的地方做,怎麼肯遂自薦承擔這種職務?

……

張榜結束後,總督府門前廣場上的人群漸漸散去。一些中舉士子就在旁邊尋了茶樓酒肆、要個包廂談前途規劃。

其中一間包廂裡,此刻正坐著兩個年輕舉子。其中一個正是之前有些“蔡彌同黨”嫌疑的石韜,另一個則是他的哥們兒孟建。

孟建擔心哥們兒了炮灰謀的犧牲品,也是有些猶豫,不知該如何勸說:“石賢弟,你之前在彌衡痛罵司空的時候,多多沾了些嫌疑。剛纔大家的議論,你也稍有耳聞。

你要是真遂自薦到前線去做參軍類職,給你分到某個最危險的校尉、都尉帳下聽用,如果被借刀殺人除掉……可要小心吶。”

石韜拿著酒杯連續自斟自飲了三杯,舒出一口長氣,這才果斷地說:“李司空是乾大事的人。你覺得,他會被周瑜區區幾場小勝就擊倒麼?

就算周瑜一直順利,說句難聽的:陛下雄踞天下之半,就是荊州丟了也還有翻盤的機會。陛下之勢,便如四百年前的強秦,就算遭遇李信遇項燕之慘敗,丟失楚地全境,也不過是再找王翦來重新收複南方。何況李司空不會傷筋骨的。

既然他是誌在天下的,他難道不想千金市骨?我輩隻要賣力做事,他報複我們這種螻蟻的收益,遠不如把我們樹立‘流亡北士,勤於王事’的典範。”

孟建想了想,自嘲一笑:“我本來就無所謂,我不是擔心你麼,既然你連自己都不擔心,咱就遂自薦,同去軍前效力。”

石韜孟建隻是今科賓貢舉子的一個影,這批人的報國熱好歹不算太難看,陸續招到了一些願意到一線工作的員,與常科的荊州本地人形了鮮明的對比。

當然,能勝任、同時又主願意承擔前線工作的人,終究不夠湊滿編,這期間,也有一些原本已經被授的有識之士,或者隻是單純功名熏心、想要討好領導抱大的荊州本地世家員,願意到軍前效力的。

比如今年襄郡明算科的楊儀,其實他在二十天前就已經被授予了職。但是得到總督府的新公告後,他主跑去找王累,表示願意換個職位、上前線一線承擔糧草調度工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