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的水可比江南冷得多,待春暖雪化了,大軍恐怕隻能在船上待著,還下不了水。”
“畏懼水寒,可練不出軍來,咱們在西北時也沒怕大漠日頭烈不是?”
“朝中隻給一年時日練兵,來年就要閱兵,也不知想江北水師練出個什麼樣子來。”
“能練出什麼樣子來?也就是個能給朝中那些糊塗兒瞧瞧的樣子。大澤湖怎能跟汴江比,船下了水,連個浪都沒有,能指在湖裡練出的兵到江上打仗?”
“可眼下隻能在湖裡練,何家絕不會允許江麵上出現江北水師的。”
“那江北水師可就難練了。”
趙良義和王衛海在後頭聊著,暮青獨自走在前頭,話聽到了耳朵裡,卻沒進到心裡,心裡空落落的,一路想的都是那選妃立後之事,不勝心煩。
回了府中,聽聞暮青領了江北水師都督一職,闔府大歡,楊氏喜道:“日後不能再將軍了,該改都督了!”
劉黑子笑道:“得跟侯爺說一聲,咱們府門上那左將軍府的匾額可不用做了,得改都督府!”
石大海道:“這事兒俺去跑!”
劉黑子平時在府裡負責都督的起居,他腳不便,這跑的事兒他攬下了。
崔遠帶著崔靈崔秀兩個小姑娘給暮青道喜,“恭喜都督。”
暮青隻點了點頭,韓其初見似有心事,練兵之計便未急著跟說。果然,暮青隻喝了盞茶便說昨夜沒歇好,回了後院閣樓。
這一歇便歇到了午後,元修來了府裡。
“街上熱鬧著,我帶你們都督去街上逛逛。”
“我們都督昨夜沒歇好,還歇著呢。”月殺臉不好看,一口回絕。
元修一愣,這纔想起昨夜暮青又是斷案又是守歲的,今早又起早上朝,定沒睡多時辰,這才道:“好,那改天!”
改天也不行!
月殺冷著臉,話沒說出口,元修已轉離開。
剛走兩步,聽後頭暮青的聲音傳來,“不必改天,就今日吧。”
元修回,見暮青披了大氅從閣樓裡出來,不由麵喜。
月殺的眉頭卻擰出了個疙瘩,問:“你不是歇著了?”
連午飯都沒吃!
“醒了。”
醒得真是時候!
月殺瞪了暮青一眼,眼神冷嗖嗖,見戴了風帽便與元修往前院去,隻能跟了上去。
暮青昨晚與元修說好了,改日對他說說微表的事,今日心中煩悶,在府裡睡不著,看醫書也是眼難心,不如與元修出去,反正約好了,早說晚說都一樣,不如就今日。
一出府門,門口停了輛馬車,那馬車烏篷素簾,普通得很。
月殺一掀簾子,見裡麵有些窄,問:“這馬車是給我們都督一人坐的?”
元修有些尷尬,道:“我和你們都督在京中風頭太盛,騎馬去街上,若被人認出,終是不便,不如乘車。”
盛京門閥士族府上的馬車皆有家紋,簾上有府字,車後彩旗,駿馬鐵麵套子上烙著家紋,百姓一看馬車便知是哪家府上的,遠遠的就會讓路。
但他今日帶著暮青出去可不想有這架勢,騎戰馬乘華車很容易被人認出來,若是被百姓認出來倒也無妨,若被盛京一些士族子弟認了出來,可就擾人了,因此他隻能找了輛普通的馬車來。
暮青沒那些貴習氣,不嫌馬車窄小,上了馬車坐好後,元修也鉆了進來,放下簾子前對月殺道:“你家都督暈車,駕車慢些。”
月殺死死盯著簾子,恨不得出個來,他堂堂刺部首領淪落到給那人當車夫也就罷了,現在還要給對圖謀不軌的登徒子當車夫!
“駕!”月殺冷喝一聲,鞭子往馬上一,那馬便直往外城而去。
盛京有外城城之分,百姓皆住在外城,出了城門便見街上熱鬧繁華,暮青挑開簾子瞧了眼,見街上人著人,鮮花佛香、胭脂釵環、茶點小吃,賣聲不絕於耳。
元修的親兵與月殺一同駕著馬車,過兩條街,在一家茶樓前停了下來。
那茶樓臨街而建,暮青下了車來見茶樓裡賓客滿座,茶香沁人,不由問:“這茶樓煮的是什麼茶,怎聞著有些香鬆味兒?”
元修聞言驚詫的看了一眼,失笑道:“什麼鼻子!”
今日佛香茶香脂香飄了滿街,竟然還能聞出香鬆味兒來,鼻子這般好使定是屬狗兒的。
“看上頭。”元修道。
暮青隨即抬頭,見茶樓三層,梨木匾額,草書三字——山樓。
“山樓是百年老字號,我時常來,這匾額上的字是我五哥寫的。我五哥也是家中嫡子,乃我爹的原配夫人所出,他子弱,未曾出仕朝,但擅書畫印雕,乃當朝七賢之一,常有文人墨客來山樓裡相聚,煮茶詩,談古論今,詩興大發時便提筆而書,墨多用茶樓裡備著的香鬆老墨,那些詩畫也多不帶走,大多贈了店家,店家便裱掛在茶樓裡,時日久了這茶樓裡新茶香老墨香,總有子在別的茶樓聞不見的舒心氣味兒。”
元修爽朗一笑,依舊能讓人想起西北的炎炎烈日,大漠熱浪般的風。
暮青道:“這茶樓的老闆倒有生意經。”
文人墨客對筆墨紙硯要求頗高,這香鬆老墨可不易得,用了人家的好墨,自不好意思把書畫帶走,留在茶樓裡掛著,一可供茶客觀賞,二可提高自的名氣,三可為茶樓聚些人氣提高名氣,這等雙贏的事那些文人也願意。這茶樓老闆舍了些墨錢,但得到的也不,倒是有生意經。這不由讓想起在汴河時去那春秋賭坊,魏卓之經營那賭坊也頗有生意經。
說起魏卓之來,倒是有些日子沒見了,他也算西北新軍裡的人,這次也跟著回了盛京。他雖是傳令,卻與他們孤軍深過狄人部族,立過軍功,雖然沒能當殿封,但也定升了職,想來過些日子回營便能見到他了。
“改日得閑,我帶你見見五哥,我在家中隻與五哥說得來話,他為人謙遜,很好相,沒京中士族子弟的那些習氣。”元修道。
是嗎?
暮青抬頭著那匾額上的草書,那字如狂風,可不似一個謙遜之人的字。
沒想到元修的母親竟非元相國的原配夫人,隻知道從未聽說過相國府裡還有別的嫡子,一直以來,民間都道元修乃相國府唯一的嫡子,這位元家的五公子不為人知,子又不好,一腔意難抒,皆付詩畫中。
見字如見人,此人至是個有抱負的人。
“走吧,先進去。”元修看了看後,暮青這才發現兩人在茶樓門口站的有些久,已有不路過的百姓注意到了兩人。
暮青整個人罩在大氅裡,紫貂貴重,尋常人披不得,元修那容貌和一男兒氣太過紮眼,兩人在茶樓門口站了會兒,後便有路過的百姓駐足圍觀了。
暮青攏了攏風帽便與元修進瞭山樓。
元修與暮青速去了三樓,進了東麵最末的一間雅間。盛京茶樓素講局麵,雅間裡正中掛著幅大興名家吳子賢的畫,畫的是七賢竹林煮茶論道之景。暮青到了桌前坐下,見這雅間前可天井大堂,後可瞧古街繁景,西邊還有麵窗子,位置頗佳。
元修走過去推開那窗子,笑道:“你瞧。”
暮青抬眼去,隻見窗外遠山花林,有一古寺在半山間,鐘聲悠悠,山路蜿蜒,百姓如,因盛京城墻頗高,隻能見半山。但半山已見人間繁華,怪不得這茶樓要山樓。
這時,外頭有人敲了敲門,進來的人年紀打扮卻不像小廝,應是茶樓老闆。
山樓的老闆見到元修一臉驚喜,忙行禮道:“哎呦,侯爺,十年未見,小的都不敢認您了!”
元修哈哈一笑,把那人扶了起來,道:“認不出我來,倒給我留了這老地方。”
“瞧您說的,小的自打聽說您要回京,這間雅間兒就沒再讓人進來過了,小的就知道您得了閑定會來,連這畫都翻找了出來給您掛上了,這屋裡就跟您十年前常來時一樣!”
元修又一笑,拍了拍那老闆的肩膀,道:“既如此,我喝什麼茶你一定也記得,老樣子!”
“好嘞!”那老闆歡天喜地的應了,忙出了門去沏茶了。
人走之後,元修纔在桌邊坐了下來。
他一坐下,暮青就問:“說吧,你遇著什麼煩心事了?”
------題外話------
最近看見評論區打兼職廣告的比較多,提醒姑娘們一下,別相信那些廣告,都是騙錢的。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一品仵作